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公司的力量
95人已评分
很差
1.0

主演:未知

类型:纪录片记录导演:任学安刘军卫李晋雄程乐平李宁张旭王晓峰裔欣状态:已完结年份:2010地区:大陆语言:国语豆瓣:8.7分热度:623 ℃时间:2024-06-26 13:30:27

简介:详情  该片由曾取得重大社会反响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总导演任学安率原班人马,历时两年、跨越八国、实地拍摄数十家公司、采访百余位中外学者,精心创作完成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该片由曾取得重大社会反响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总导演任学安率原班人马,历时两年、跨越八国、实地拍摄数十家公司、采访百余位中外学者,精心创作完成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不是一部介绍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不是一部介绍公司内部结构、体制、管理方法的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公司的力量》一片共10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  第一集  公司!公司!  第二集  市场无限  第三集  猎富时代  第四集  进步之痛  第五集  危机时刻  第六集  谁执权杖  第七集  各领风骚  第八集  创新先锋  第九集  本土雄心  第十集  地球无疆
  • 头像
    维维安的天空
    从第三集:猎富时代,开始看的。

    觉得这部纪录片总体来说水平很高,画面精美,解说很深刻。

    其中,采访到很多经济学和经济时方面的专家,包括哈佛商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系的教授,以及为美国著名企业家写传记的作家们。比如说第三集讲财富积累和托拉斯,就特地采访了洛克菲勒和卡内基传的作者。

    以历史的角度来看私营经济,向前借鉴一百年,向后预见下一百年。在经济自由化和经济危机的今天,这部纪录片很有现实意义。听说还有一部《华尔街》,我也一并期待一下。
  • 头像
    猫宁

    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 头像
    Våg
    哲人叔本华曾说:金钱和女人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在很多情况下,这句话都是无可辩驳的正确。人类历史发展至今,物质文明已相对鼎盛,但贪婪的人性本质还是绝对的丑陋,而且也很难得到根本改善。公司的发展史,糅合了血与火,征服的快意与被奴役的痛楚。公司,它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同时也是人类自私与物欲的放大镜。
    公司盛,则国盛。无论是历史上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还是如今的美国,日本无不验证着这个道理。公司对物质财富的聚敛,无论其方式是否合理,都对国力的兴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日本明治维新,政府厚植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大力扶植财团,这才有了政府以一元的价格将长崎造船厂转让给三菱财团的壮举。美国的强大,同样离不开背后360多万间公司的支持。公司正是经济社会机器的齿轮。对公司发展成长的重视,应该成为现代世界的共识。
    然而,对中国来说,真正值得国人骄傲自豪的公司其实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投机取巧,欠缺创新,垃圾型的低品质公司。这样的公司是不具备力量的。因此,在如此情况下,回顾成功公司的要素也具有警示的意义。粗暴野蛮的公司竞争时代(早期殖民阶段)已经过去,但如今公司的成功要素并无二致,它注重的更多应该是公司整体的健康发展的素质。成功的公司应该得民心。像三鹿一类的,是永远不能够作为一间公司给国家带来力量的,公司的力量不仅来自于追逐金钱的技巧,更应该来自远见和运筹帷幄的大局观。
  • 头像
    Bill
        是什么让公司脱离了最初的“官办”,走入民间?是什么让公司告别了个人,成为了劳动分工的重要组织?是什么让公司逐步从小壮大,成为国家强盛的标志?是什么让一些公司成长为业界霸主,而另一些成为过往云烟?是什么让公司开始关注福利和员工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把他们视为公司的零件?是什么让日本公司在崛起之后再度落后?是什么成就了硅谷现在的辉煌?

        竞争,竞争,还是竞争。在《公司的力量》这十集的纪录片当中,我读到的,是竞争,永无止尽的竞争。唯有竞争,才让公司拥有了持续发展的力量和不竭的动力;唯有竞争,才让公司不断的考虑研发、改进服务、持续发展,而不是沉浸在现实的幻觉中。一切源于竞争。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个人认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竞争。经济学告诉我们,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时,是垄断;两家企业,可以串谋;即便上升到n家企业,托拉斯之类的垄断组织也依然存在。在垄断市场完全存在的情形下,市场效率并不会有太大的下降,但是生产者会完全占据整个剩余(surplus)。此时下降的,是社会福利。但是在这一段分析中,没有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时间。短期内,固然社会效率不会有很大的下降,生产者由于占据全部利润,生产的动力依然存在;只是长期的情形下,这样的局面很难维系。无论中外,一律逃脱不了这一规律。无论是东印度公司、南海公司还是中国的招商局,在政府特许的垄断下,这些特许经营的公司无一例外的经历了内部腐败、官商勾结、欺诈,这些政府公司手中的特权,超越了经营创造的利润,成为了公司领导们获取财富的源泉。

       上面的分析,主要是想说明,即便是2家以上的公司,不竞争的垄断情形照样存在,公司依然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那么,什么带来了竞争?我认为,是制度安排。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通过立法废除特许经营权,是解放公司竞争性的第一步。然后,就是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出台。这一切的目的,是确保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外部环境。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在公司可以自由申办之后,发挥自身的才智,找到合适的人才,拓展市场空间,寻求合作和竞争,是企业必须要做到的。纵观公司的发展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技的推动。这也可以用来理解日本公司的“怪现象”。日本公司通过“快速复制”获得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当前技术的水平上的。日本公司的生产效率要高于美国、欧洲的公司,并且在成本和质量控制上,日本公司的执行效率更高。但是在R&D方面,在创新方面,日本公司的执行力却没有用武之地。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前方道路明确之后,日本人动身更快,步伐也更快,他们更加接近目标;但是一旦前方需要探索的时候,他们就无所适从了。美国公司在经历了80年代的昏暗之后再度崛起,所依仗的就是开拓了竞争的新领域——创新。

        过往的竞争,我们通常会认为是基于现有技术能力的竞争。公司之间比拼的,是成本、效率和质量。现代的公司已经不同了,不同点在于除了这三样之外,还有我们忽略的外生变量——技术。前三样的竞争,太过于普遍,以至于大部分人只盯住了竞争的这些特质。对于技术创新而言,竞争一切才刚刚开始。

        正如在纪录片最后所谈到的,印度公司的突然崛起,班加罗尔的新硅谷,其实正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此前,我们不曾了解印度和他们的公司,此前我们熟知的名字,来自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当传统的第三世界国家通过技术竞争登上舞台,而不再仅仅是剪刀差中被剪掉的那一环,我们必须承认,全球的竞争真的来临了。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的转变,适时的验证了这一点。

        竞争的魅力有多大?看看我们身边,无论是街头买菜的小贩,还是步履匆匆从写字楼出入的人流,他们被竞争所驱使,他们体现的是公司的力量,更是竞争的魅力。
  • 头像
    骄傲无可救药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
    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
    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
    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
    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
    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
    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
    我要梦想,我要创造,
    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
    骄傲而无所畏惧。
    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自豪的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Entrepreneur’s Credo
    I do not choose to be a common man,
    It is my right to be uncommon … if I can,
    I seek opportunity … not security.
    I do not wish to be a kept citizen.
    Humbled and dulled by having the
    State look after me.
    I want to take the calculated risk;
    To dream and to build.
    To fail and to succeed.
    I refuse to barter incentive for a dole;
    I prefer the challenges of life
    To the guaranteed existence;
    The thrill of fulfillment
    To the stale calm of Utopia.
    I will not trade freedom for beneficence
    Nor my dignity for a handout
    I will never cower before any master
    Nor bend to any threat.
    It is my heritage to stand erect.
    Proud and unafraid;
    To think and act for myself,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my creations
    And to face the world boldly and say:
    This, with God’s help, I have done
    All this is what it means
    To be an Entrepreneur.
    (Excerpt from Common Sense, written in 1776 by Thomas Paine)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d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