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汉字五千年

汉字五千年  汉字5000年

989人已评分
很棒
7.0

主演:李野墨

类型:纪录片记录导演:刘军卫状态:已完结年份:2009地区:大陆语言:国语豆瓣:8.5分热度:541 ℃时间:2024-06-19 11:32:33

简介:详情  介绍五千年来汉字的演化、使用过程的纪录片...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介绍五千年来汉字的演化、使用过程的纪录片
  • 头像
    谷仙人

    母语侵蚀这个现象真的会发生在英文系学生身上的吧?(不知道…最近上课老师布置阅读的论文似乎在反驳这个观点,现在想想它可能想说新学的语言扩展了一个人的linguistic repertoire,所以母语和二语加在一起算语言能力,而不是衡量单一的母语能力或者二语能力,有一定道理,但不敢苟同…因为若是如此,这个想法不就觉得bilingual和monolingual对话的时候引得monolingual听不懂的尴尬也是合理的了?

    另一点,看完深深体会到了民族、文化、语言文字之间紧紧相连的关系。如果说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携带者华夏文化基因,那么汉字就是激活这串基因的密码,无论身在何处绝不能丢。汉字与儒家文化,汉字与社会统治稳定,书法与科举,汉字与现代化,甲骨文演化出的汉字与腓尼基文演化出的拉丁文(农耕与游牧、内在|道义与外在利益|思维认知),汉字的统一(《说文解字》、秦大一统)…很多议题。将文字统一对于民族向心力形成的意义呈现地了然于胸,辨证地讲了汉字存在的意义。庆幸汉字即使简化也没有被完全拉丁化而保持了原有形状的痕迹流传到今天。一个待详述的话题是汉语使用和创新的关系,如何才能让汉字使用不限制monolingual汉语使用者的思维拓展,同时传承汉语的民族性?(因为表音文字比如英语词汇拓展的速度和能力都贼快,但是汉字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保守了…)钱玄同还是谁说的“摆脱照搬照抄古人的想法的文言文,创造一种真的用来交流想法的语言”这个好? 结尾被大亨冠名的丁龙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忠孝礼义的incarnation?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是儒家崇尚礼仪道德与基督教崇尚上帝之间的矛盾。虽然存在过调和期(利玛窦受到爱戴,建立教堂获得皇帝支持)。最后落脚到“People are born equal”(Voltaire) vs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两个思想中都存在着“平等”的概念。我觉得有些牵强,只在孔子的话中体会到换位思考的意思…以和为贵是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的主流这一点可以是真的但是还需要多论证,目前只能感受到农耕文明以秩序和和谐为贵这点还有统一文字结束诸侯征战这第二点。

    Q:在新时代,汉字还依然有着传播儒家思想来巩固统治的意义吗?学习第二外语的人数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际政治地位的崛起吗?语言学习和文化/身份认同的关系?语言学习和文化环境的冲突……为什么最初甲骨文时期,汉字只能被权利机构使用,而禁止平民百姓和女性识字?Literacy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什么?

  • 头像
    绿

    1.1 人类奇葩n古巴比伦-通天塔-巴比-混乱n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哈拉本文字-古代中国甲骨文nn古巴比伦-楔形文字-贝希斯顿铭文(歌颂波斯王)n古埃及-象形文字-罗塞达碑(大英博物馆)n法国-天才-商博良-法国巴黎n古印度-印章文字n腓尼基人(希腊语紫红色/衣服商人)-22个腓尼基字母-字母文字的源头-进一步(希腊人创造希腊字母)n-进一步(罗马帝国创造拉丁字母)n狄奥多西一世-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拉丁语(西罗马帝国)+希腊语(东罗马帝国)nn五胡乱华-南北对峙n北方:大兴安岭来的游牧民族(鲜卑)建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停止说鲜卑话,一律讲中原汉语的正音,将皇族的姓氏由拓跋改为汉族的姓氏元,并将鲜卑族的姓氏全部改为汉姓。-太子元洵(密谋复辟)n南方:汉nn1.2 高天长河n西安-碑林博物馆n仓颉造字-华夏始祖黄帝的史官n最早文字:距今四五千年的长江黄河流域/距今八千年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贾湖遗址-种植水稻/丹顶鹤骨笛+刻有符号的龟甲n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伟大女人)n殷墟YH127坑-出土6吨甲骨n孔子(向平民介绍文字)n侯马盟书-春秋战国n秦统一文字小篆(书同文字)-隶书(隶变-秦代:古今汉字的分水岭)-秦隶?汉隶(西安碑林博物馆)-许慎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nn1.3霞光万道n河南安阳殷墟-商朝-甲骨文n牧野之战-以多胜少-商周之战(周武王四五万人vs殷纣王几十万人)-西周利簋-分封制(打破王室专用文字)n商朝末年,中原一小队人来到楚地,后变成楚国贵族阶层。n楚-百越-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把语言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夏商周-夏通雅,雅言n孔子整理的诗经记录了15个诸侯国的民歌n春秋后期-周没落-楚改造文字-鸟虫书(信仰/辟邪)n越王勾践n战国-秦统一-赵佗和他的五十万大军创建南越国(广东)-汉高祖刘邦-丝绸之路nn1.4华夏心灵n秦丞相吕不韦门客-吕氏春秋-商代只有春秋两季5/6月至11月-西周起有夏n农耕-传承-尊祖-团结-血缘团体大家庭(族)n游牧-天下为家,天下为我所用-平等(圣经)n西周-诸侯分封制(亲戚家族)-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敬天而远鬼神-政治统治力空前nn1.5翰墨情怀n唐-李世民-“法的时代”-楷书n书法家:秦-李斯/赵高||汉-蔡邕yong1/张芝||魏晋-钟繇yao2/索靖/卫瓘||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n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龚自珍(馆阁体-由盛转衰)-康有为(尊魏卑唐)-科举制度废除(文人必须是书法家的时代结束)nn1.6天下至宝n蒙恬(修建长城/制笔-笔祖)-毛笔是为了画彩陶制作的(可能在文字出现前就已经有了毛笔)n蔡伦(尚方令-造纸术)n信陵君窃符(魏)救赵nn1.7浴火重生n同文馆(奕訢)n严复-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李鸿章)/太平天国-胡适(白话文-新文化运动开始)nn1.8芳华永驻n世界语-人类应该使用同一种语言(柴门霍夫)nn

    汉字五千年(2009)
    8.5
    2009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刘军卫 / 李野墨
  • 头像
    放马草原
    还没看完呢,不好评分

    第一集
    采用东西方对比的手法,解释关于“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还在延续”这一论点的论据,那就是甲骨文在清末,通过两个人的努力,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没有其他文字的对照,就被破解了。而古巴比伦、古埃及的文字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被破解。古印度的文字现在也没有被破解。


    对比欧洲和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和东西罗马时期的对照,诠释汉字这一表意文字在统一中国,统一中国各种族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不时地“嘲笑”欧洲的分裂。
    腓尼基文-希腊文-拉丁文-欧洲各国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还有欧罗巴,原来是宙斯看上的一个女人的名字。

    开篇为孔子学院做宣传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不过还是挺长知识的。
    "五胡乱华"一词用得挺跟不上时代的。还说各游牧民族从长城外打进来。刚开始是内附进来做苦工的好不好。

    第三集
    甲骨文和金文是商代文字,西周灭商之后继承商的文化,所以在周原也发现了类似商代甲骨文的周代文字。
    周各诸侯国的人民讲各种不同的语言,无法交流沟通。雅言(普通话)是官方通用的语言,雅言背后的周文字是对商朝文字的继承。楚国在周文字的基础上改造出了楚文字。而蜀国有自己的文字,与商代文字完全不相同。
    秦崛起于西周故地。因而秦国的小篆也是对周文字/商文字的继承。
    比较汗的是,说汉朝的时候,连漠北也划入了汉朝的领土。真是汗!更汗的是,说北宋没有对西夏和辽朝进行政治干预。宋朝顾得上对西夏和辽进行政治干预吗。。。

    第四集
    这一集还不错。“中华民族”这个词一次又一次暧昧的出现,搞不清楚到底是指什么意思。对古代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大加赞许,是我们的都是好的。成于此,也败于此的,难道不就是那个家天下吗。。。

    后来介绍书法的历史,颜真卿的故事还蛮有趣的。毛笔的历史也很有趣。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有些细节的介绍,但是总体还是比较经典老套的说辞。讲清末的历史就更是毫无新意。

    还有受不了的是,每次说到西方就会说他们游牧民族怎么样怎么样。西方也有很多农耕民族的嘛。

    最后一集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建立,挺有意思,缘由和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建立有点相像。在海外的中国人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知道后面会有什么机缘哪!
  • 头像
    天,颠也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合,合口也

    一,道立于一,化成万物

    源,水泉本也

    仓颉
    黄帝时代,史官,开始“书契”(文字)

    远,辽也


    建, 手握着毛笔,站在大街上

    享, 祭祀祖宗的庙堂


    斗 左右两个,扭打的模样

    户,关门

    窗 月亮在窗

    流,水行也

    长,久远也

    春,推也

    夏,中国之人也 徒手光脚劳作者

    秋,禾谷熟也

    冬,四时尽也 两头打结的绳子,下面是太阳。即太阳之终结。

    字 ,小儿站在象征宗祠的屋檐之下

    身,躬也,象人之行

    一年之说春秋,不说冬夏。 春天祭祀种地,祭祀秋天收获。夏热冬冷并不太重要。

    艺, 农人栽培苗圃的图案

    香 粮食最香

    种地是“男”人的本分

    秀,成熟的庄稼

    年 将粮食收回家


    周,耕田 秦 农作

    人,恭敬的样子

    天,人是天的一部分

    家,居也(里面是个猪)

    帝,甲骨文是指宇宙的主宰。武丁以此自称

    族 旗与两支箭


    父 刀斧权杖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臣,竖起来的眼睛(郭沫若,解释为奴隶害怕的样子)

    民,被刺瞎的眼睛

    宰, 屋子下的辛,辛是一种用来在脸上刺字的刑拘。脸上刺着字干家务活的奴隶。

    保衡 伊尹的工作。保,男人怀抱孩子的图案。衡,平衡

    命,使也

    王,孔子解释天地人的联通。而甲骨文的王,是一个大斧子,类似玉字

    道,所行道也

    法,刑也

    自,鼻也

    然,烧也

    引,开弓也

    书 甲骨文中,由口和一只握着笔的手组成

    经,织也

    据,仗持也

    殊,死也

    途,道也

    同,合会也

    归,女嫁也

    礼,事神至福也

    义,己之威仪也。我上面的羊,我守护羊(牺牲)

    智,无所不知也

    信,诚也







    赶着牛的“牧”人

    舆,四只手抬着的轿子
  • 头像
    东牙
    当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国之时,中国的国土也分成了南北两朝。但是罗马帝国从此再没有统一过。不到百年,西罗马帝国就在内忧外患中衰落;东罗马帝国在经过多年的经历后,到1453年最终为奥斯曼帝国所灭。于此同时,中国的南北对峙,由南方的汉族文明和北方的鲜卑族文明之间发生的。但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却进行了一次改革,主动向南方的汉族文明靠拢。他放弃自己的语言,要求人们用汉字,并改自己的鲜卑姓氏拓跋为元。他的用意何为?他是为了本民族的利益,我想其中也是为了自己的民族能够一直的延续,而不像之前的五胡十六国,兴盛的快,灭亡的也快。甚或者是为了更好的统一中国。但是在一次南征的途中,年仅33岁元宏病逝了。从此国家再次分裂。但汉族在动荡之后,却又迎来了一个唐朝的升平之世。其中汉字一直静静的体现着他那不同寻常的凝聚力。
        汉字从能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开始,一直在不断的演变。其中秦始皇统一文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让汉字可以检索。蔡伦对于纸张的发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到河南人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输入法”。一系列的时间,其实都在凝聚一种文字的力量。它于是,渐渐的成为了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意义了。当毕加索看到中国文字后曾说过,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可能就是一位书法家,而不是油画家。中国一直以来的四大艺术课程,琴棋书画。各种包含着文字的魅力。
        早在公元前13世纪,位于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活跃着一群穿着紫红色衣服的商人。于是人们称呼他们为腓尼基人。腓尼基即紫红色的意思。他们活跃于各国之间,对于不同的语言,他们用特定的符号做着记录,这样方便贸易。而这些符号慢慢发展成了22个腓尼基字母。而这些字母用来交易沟通非常方便。于是这些字母风靡整个欧洲。因为一个新建的国家需要一种特殊的文字,而腓尼基字母只要稍稍改动便可以形成一种新式的语言。英语的雏形也是因此产生的,同样的欧洲直到今天也还保存着各国不同的,但孕育在商业字母上的各国语言。
        如此对比下来,我觉得英语是有其扩张性的,或者说英语更容易沟通。同时,汉语在经过这么多的演变后,他成为了一种艺术,成为了一种贵族之间的文字。而在沟通和交往上与其他文明的文字相比成为了其弱项。在十九世纪,各国列强环伺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了需要废除汉字的想法。甚或者是把汉字演变为一种字母文字。胡适写了《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要打倒贵族文学,打倒山林文学。而在清末风雨交加的岁月中,人们也开始学习外语。并且最终探索出了一套汉语的字母方案,汉字要从象形文字变化到字母文字了。陈独秀说:‘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蔡元培称:‘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改用拉丁字母了。’而鲁迅则写道:‘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能自己死。’
        1931年9月26日,中国第一次新文字代表大会在海参崴举行。讨论从瞿秋白撰写的《中国拉丁化字母》的基础上开始,认为汉字如今已经变成了统治阶级压迫劳苦大众的工具之一了。最后确定改革的方针是,根本废除象形文字,以纯粹的拼音文字来代替它。此后民国政府也在简化汉字和汉字的拼音上做过努力。但是时局动荡,人们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具备,所谓的文字改革不过是天空飘过的几朵白云。或许也是因为如此,汉字的改革等来的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时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10天后‘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在种种条件下,中国选择了一种最理智,也切实可行的文字改革方案。简化了汉字,加上了拼音,普及了大众包括少数名族。从1958年秋开始,《汉语拼音方案》进入了小学的课堂,。对于古老的汉语而言,多了拼音的汉字相当于多了掌握汉语的拐杖。之后,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输入法”又把古老的汉字带到了世界信息化的前沿。
        我想中国文化如此璀璨,汉字就像是历史传承中印在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深深的记号。在世纪交替,风云变幻的时节,汉字体现出了它的一些陈旧,但如同我国各个时代的交替时一样,他仍旧体现出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很多人或许希望恢复繁体字,因为繁体字更美,我曾经也有这样的盼望,但当我认真思考了之后,我想繁体的汉字在这个时代有着它的很多不足,最重要的一条是他的普及很难。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还是不认字的。汉字其实没有变,它如同凤凰涅槃。又重新来到了这样一个时代。当我们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静下心来,拿起毛笔,写上古老的汉字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会有所得的。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d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