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ickup Game is an inside look at the emergence of the 'pickup' industry - a business where self-styled seduction coaches travel the world, charging a small fortune to teach men skills they claim will guarantee success with women. For the instructors who are successful, it is a highly lucrative occupation, with many companies earning millions of dollars a year. It is also an industry rife with controversy and scandal. Several teachers have been deported from countries for their contentious methodologies and pickup businesses are often the subject of fierce public criticism. Despite this, men the world over collectively spen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o attend seminars, download online courses and have one-on-one coaching sessions with instructors they feel can give them the dating life of their dreams. In the minds of students, many of these instructors become more than just teachers. They become idols. From the glossy exterior, where courses are packaged a
PUA英文全名“Pick-Up Artist”,直译就是“捡拾艺术家”或“捡拾专家”,联想一下夜店“捡尸”,虽然小学英语水准都理解得来,但媒体出于对大众的理解力的怜悯往往将其翻译为“把妹达人”,随后这一名词的意涵拓展为整个泡学行业的代称。
80 年代美国出现了的一本书,叫《How to Pick Up Girls》,宣告现代PUA在美国正式出现。
在90年代借助传统媒体、互联网、培训,PUA开始跑火。基于NLP(神经语言学)理论,罗斯·杰弗里斯(Ross Jeffries)成为现代泡学的奠基人,代表作“How to Get the Women You Desire into Bed”。后续还出现了诸如迷男方法,型男方法,万人迷派等诸多流派。
这一点十分好理解,大致的行业框架出来之后,各色人马为分一杯羹,各立山头,造了些独有关键词开宗立派以此打造各自品牌切入市场,或出书或直接搞培训。
国外这段历史不是重点,俺来跟大伙儿重点说一下PUA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吧。
洒家最早知道这个行业起码有六七年的历史,互联网嘛,兜兜转转无外乎那么几个项目门路,其中“男人好色,女人爱美,小孩要聪明,老人怕死,穷人贪财”更是被誉为互联网5大暴利板块。
泡学属于色流转化产业链上的一个纯良项目,不作死的情况下,不黄不爆甚至有利于促进两性关系和谐。更重要的是这一板块变现花样多,客单价容易做高,色流是互联网上最汹涌澎湃最易于获取的流量。
模式和产品形态上——
早期,行业毛毛糙糙,十块八块给你一堆泡学资料,基本以文档,电子书(国外翻译)为主。
渐渐地,开始有人搞起了网站,做起了图文自媒体,视频教学培训开始出现,做的比较早的是泡学网和坏男孩学院,模式主要是网站会员,一两千块钱开个VIP会员就可以通学,当然为了促转化部分免费+单科售卖。做得早做得大的都成了先烈,目前他俩都扑街了,微信账号和网站都被关停。
再后来,各种团队,各种工作室如雨后春笋(如浪迹教育,核心情感),从简单的十几块的语音分享,到上千的系列课再到几万单价的一对一私教课,理论教学+现场培训,甚至还有周边电商业务的拓展(穿搭)。
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别以为只有把妹,以撩汉、钓凯子为核心的女性泡学项目早已风生水起,不少账号阅读量远超男性账号,江湖更有《撩汉108式》广为流传。诡异的是教怎么勾引男人社会舆论基本没给啥压力,对男人没有丝毫怜惜,这意味着有关部门也暂时相对宽容,这对一个项目的存活周期至关重要。
以微信生态为载体的立体变现体系被搭建起来,变现姿势空前丰富。
至于具体的成交套路(重点关注互动技巧,话术,成交流程),各位去淘宝或者网上搜一批资料,加十来个所谓的“导师”,他们的套路都在朋友圈和公开课里头。这个行业很会玩心,将其方法技巧迁移至其他项目往往会给你带来惊喜。
ps,做长线的,目前基本不会带“PUA”的字眼,闷声发财,带行业关键词就是找死咯。
推广渠道和媒介上——
从图文开始转向视频(短视频,直播),这个行业不缺话题,不缺素材,不管是讲课还是实操,真人出镜声香色俱全,引流和转化环节都得到巨幅提升。
抖音,快手对这一行业来讲是个天大的buff加成。案例懒得贴了,毕竟情感类的小视频长期霸屏。
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封号就不说了,就连微信公众号个人都只能申请一个了。在国内哪怕是正儿八经的职业教育,都有诸多门槛,亚文化就跟别提了,基本上一冒泡出点声量就会被打压(前阵子ASMR也被整肃)。
国内文化氛围比较紧张,不算宽容,此类项目只能偷偷的闷声发点小财,做强做大做上市还不如做梦。
无恒产者无恒心,恰恰是由于过分的监管,导致这一行业“邪术”频出,怎么唬人怎么来,怎么变态怎么来,今朝有酒今朝醉。做的好的有经验的都被关停了,剩下些胆肥的愣头青闯进来,丝毫不介意爽一把就死,但这并不是PUA行业的全部面貌。
PUA真是可怕的恶魔?
网易浪潮工作室推了一篇《泡学PUA,就是为了骗炮》,其中论证了这么一条“中国人常常以为,PUA原本在西方是用来提升与异性交往能力的技巧,只是传入国内后才变坏了,因此想要给PUA正名。但其实根本不是这,通过对女性进行魅惑,寻求更多不需要负责任的短期性行为。它一开始就是以“勾搭”为主要目的。”
这一观点也是诸多推文痛斥PUA的核心观点。
从道德角度,PUA某些点也确实容易带上欺骗的原罪。但从逻辑角度,这一批驳显得软弱无力过于情绪化,理由如下——
1,行业是不断发展的,PUA拥有众多分支,目前普遍来看大部分都还算中规中矩,服务于“提升与异性交往能力的技巧”,最核心的一条方法论主线就是科普克服心理障碍,做好价值展示面,力求真实自信,顺其自然。
2,一个行业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参与者构成的, 卖方的主要目的是是赚钱,买方的主要目的更是五花八门,有想脱单的,有想提高约炮技巧的, 有单纯看个热闹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有意识的PUA人格主体,整天“谋求”诱骗女性追求不需要负责的短期性行为。
3,爱恋关系是双向的,有不少受体(不管男女)本身并不排斥短期性关系。此外,“谋求”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人的观念也是不断变化的,相信世界上爱得死去活来的男女在某一刹那都是“谋求”天长地久的,但如果“谋求”有用的话,世界上就不会存在“前任”这个东西了。
4,学PUA跟会不会成渣没有必然联系,关键是看人, 就像吃了猪肉并不会成猪一样。
实际上PUA的核心理论完全基于人类的行为逻辑,也就是说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是一门科学。
一边大把人吐槽“糙汉”“直男”的尬聊横冲直撞,另一边直男去学技巧又是不正经,图谋不轨,是骗子,是渣。多无奈。。。
PUA本质上是两性营销学,跟大批自媒体描述的恶魔危害人间形象相去甚远。
众所周知,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任何事都有一定代价,这意味着——
1,哪怕是骗炮的,他也不可能无所顾忌胡作非为,他也怕得性病,他一天也只有24小时,也会倦怠, 也有生老病死。此外为非作歹也会付出代价,会被受害人亲属捶被公安抓,诈骗的造成人身伤害的丫能上天?
很多所谓PUA导师纯粹是吹牛逼唬屌丝的,什么一夜九次郎,百人斩,甚至有专门教吃软饭的导师,俺就纳闷他那么牛逼不在富婆胸脯好好躺着还在这讲课?
2,对于行业的老鼠屎,例如教别人诈骗,教别人诱奸,学员有付诸实施的,完全可以以同犯论处。 就如同互联网上有诈骗一样,你不可能借此否定整个互联网行业。
3,社会充满风险,人生处处需要作出判断和选择。在情感领域受伤害的,基本都是苦主自身的修为不够。(反正,俺无法理解在情感上因怨恨致伤)
最可怕的事莫过于拿起道德一棒子打死一个行业,哪怕是不相干的,也给强扣帽子打死。
为啥越被黑越赚钱
一方面,需求不会死,普通自媒体不讲逻辑,大众更不会讲逻辑,对他们来讲,“日!还有这么牛逼的东西?操控,宠物,给艹还给钱?我要求不高,学了能找到对象就行!”“学点PUA,防渣男!” 话题被曝光得越多,PUA的潜在客户就会源源不绝。
其次,真理具有穿透性,基于人类心理学、行为学的PUA理论不会因为你给它扣上屎盆子就因此失去效力,黑挑起的话题性反而是最好的宣传。越是被冠以邪恶之名越是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终将被真理俘获。
最后,名目张胆说自己搞“PUA”的基本死绝,大把前行者成了先烈,腾出了大片沃土。你如果能够提供靠谱的解决方案,另行灌装一个行业关键词,业务很容易起飞。
世界再嘈杂喧闹,都迷不住优秀互联网猎食者的眼。
国内的相关内容已经看过报道,国内的侧重于课程的内容以及造成的恶劣后果,国外的这个从行业相关人员各个视角去展现这个邪教一样的生意。n写书的人,这人还是个卧底啊,Neil Strauss,一下子把这个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的行业推到了大众面前。n从业者,开办PUA课程的人,天天想的就是怎么卖课赚钱,一开始给点免费的,接着开始卖50-100的,层层加码,筛选会上当的人,最后三天的课程卖到几千甚至上万美金。n跟从业者有合作的商业运营者,此人全程保密,本来觉得接近自己的偶像了,很激动。后来发现有些所谓的搭讪成功不过是雇佣来的应召女郎。搭讪大师放出来的剪辑过的视频都是搭讪成功的影像,实际上他们要拍摄很久,98%都是被拒绝的。n非常少见的一位女性从业者,学心理学的。她的分析都比较中肯,搭讪学习营就像是一个邪教,给那些平常孤独不合群没有成就感的男性提供了兄弟情义和归属感。交了学费的男性不过是这些公司的指标和图表而已。学员把这些人当做导师,导师不过把他们的当成赚钱的工具。只有喜欢那个真正的你的人,才是适合你的人。物化女性的人也在物化自己。n前搭讪大师Paul Janka,30左右结婚,功成名就,家庭幸福。面对镜头说,感觉你们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当年的罪犯,如今已经改过自新。大量的征服女性,不投入情感,最后得到的满足越来越低,没有任何感情牵挂,感觉就像是个空壳。年轻的时候总以为外表才是最重要的,后来才明白,个性才是真正的你,才是真正重要的特质。n业界祖师爷Ross Jeffries, 80年代写书成名,自己就说我当年写的这本小破书,里面有大量的愤怒,那个时候我厌女,现在我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现在这些搭讪公司就跟秃鹰一样,拿走钱,什么都没给你剩下。所有的搭讪公司都找过我去给他们的课程站台,只有一家没找过我。只要我同意,轻松就是百万收入,但我有原则,我不去做我不认同的事情。n对于女性来说,如果你觉得对方的行为或者语言让你不舒服,那相信你的直觉,这个人就是有问题。现在想起来,我的某一任交往对象就是这个样子,估计也是学了点搭讪的技巧,就在我这里实验。会经常的打压我,批评我,我想你有病吧,分手。过了两天,又来找我复合各种夸,然后过不了几天又出现别的问题,这次彻底分手拉黑。n里面有个人提到说这一代的年轻人没有自己的精神导师了,家长们都很忙,孩子们通过网络学习,我想说很多人的成长都是靠自己的,靠自己去摸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书,看通识看基本的知识,这样才不会在网络上看到那些似是而非特别符合自己想法的小众理论的时候,一头扎进去,别的都看不见了。等你看的多了,会发现,没有什么奇怪的,世界一直如此,人类一直就是各种各样,你并不特殊,接受自己,认真生活。就像电影超脱里面讲的,我们读书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思考,以抵抗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洗脑。看不清楚前路的时候,困惑迷茫的时候,正是应该看书思考的时候,觉得手足无措一团乱麻的时候,就把他们写下来,就像西部世界里面,机器人最终寻找的只是自己,接纳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完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