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我们唱着的歌
757人已评分
很差
2.0

主演:巫启贤林俊杰孙燕姿

类型:纪录片记录导演:邓宝翠状态:HD年份:2015地区:新加坡语言:国语豆瓣:8.2分热度:335 ℃时间:2022-09-10 08:29:08

简介:详情  新加坡首部以校园民谣为题材的纪录片,娓娓叙述了新加坡关闭华校之后 ,海外华侨在失语的处境中创作自己的歌。纪录片搜集珍贵的档案资料,以一首悦耳的歌曲,追溯七八十年代的诗乐与新谣(新加坡年轻人自创歌谣),重温了着短暂但亮...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新加坡首部以校园民谣为题材的纪录片,娓娓叙述了新加坡关闭华校之后 ,海外华侨在失语的处境中创作自己的歌。纪录片搜集珍贵的档案资料,以一首悦耳的歌曲,追溯七八十年代的诗乐与新谣(新加坡年轻人自创歌谣),重温了着短暂但亮丽的音乐篇章,以及从边缘迈向主流并走入历史的过程
  • 头像
    游侠一笑
    看了这部片,就会理解为什么广东和香港会有“保卫粤语运动”。我想问那些支持“消灭”粤语的人,你们对日本当年在东三省和台湾推行殖民,使用日语教学有什么想法?对李光耀在70年代强行让新加坡实行英文教学将华语边缘化有何感想?对那些长着同样的面孔却只会说英文的被所在国家同化的华人后裔又有何想法?如果他们失去了本来的语言和文化,那与中国就再没有任何勾联了,反之,他们至少在文化、语言上还有一定的认同感,还能唤起骨肉里流通的相同的血脉。海外华人的根,本来有一点就是靠语言来维系的,如果生活方式改变,连母语也完全丧失,很容易就把根也丢掉。就正如80年代很多海外华人爱看《春晚》,今天还有多少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在看?李光耀的英文运动正是要斩断华人的根。为了一份文化的认同感,请不要扼杀别人的根本!

    电影里面有一处很深刻的情节,有一首《麻雀衔竹枝》的歌曲,因为有几句粤语方言而被禁播几十年(可见新加坡多年的英文化是何等强横,为了消灭华语,方言歌曲都不许唱!普通话的可以,大概是怕连这个都禁止的话会激起难以收拾的反响,当局可能想一步步来,幸亏近年新加坡华人觉醒,保卫华语,不然今天也许就没有什么新加坡华语歌手华文出版物电台电影电视剧了!)。

    年老一代提着灯笼在台上合唱,下面多是上了年纪的华人,让人泫然不禁。

    颜黎明年轻时和当下的形象对比,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

    骄傲与自卑是一体的。你英文的自卑,(却)使中文成了骄傲。

    新谣富蕴华夏文化,隐然有一种延续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风韵的味道。虽然它的影响力也许不如台湾、内地校园民谣,但在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我认为它并不失色,甚至更在前两者之上。

    如果不是这些新加坡华人的坚持,新加坡今天或许就没有华语歌手,而正是共同的声音,才让孙燕姿、巫启贤、林俊杰他们成为我们共同的偶像,也是他们让我们在心理认同的距离接近了。这跟听韩文歌日文歌英文歌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你说是不是?

    请宽容一点,保留我们最初的声音吧,何必要通过毁灭一种文化来让另一种文化独大?一个基本点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很好吗?

    最后,补充一下,正如片中人说的新谣是发自内心的声音,而主旋律歌曲是从上而下主题先行的定制作品,当然也有共同处,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是非此不彼不能兼容。

    “我坚持要保留广东的一个乡音,因为里头有亲情,有我们很珍贵的本土回忆。”
  • 头像
    冰糖葫芦五加皮

    2000年~2004年是华语乐坛的巅峰时期,多少港台出道歌手一出道就是巅峰,相比于内地的华语唱作人还是太少的,代表的歌手又是少之又少。现在又有多少人是在认真的做音乐的,港台,新加坡人真的是很认真的在做音乐的,某音上面的什么学猫叫,什么生僻字的歌也能红遍大江南北,不说你歌词有没有营养,就说你这作词也能拿出来,是现在的人对音乐的要求变低了,还是我已经老了?我也有下某音,但是我只刷各大演唱会现场,不是说某音不好,而是说某音上面所谓很红歌曲的作词人真的给2000年~2008年这里面的歌手创作人提鞋都不配!

  • 头像
    鸡蛋煎蛋煎鸡蛋
    看完了纪录片,对该片有些疑问,于是跑去FB咨询了一下他们的官方主页。

    问:为什么国际版是110分钟,而国内版是128分钟呢?
    答:110分钟国际版是重新剪过更适合海外观众观赏,主要把一些重复性的细节剪得更紧凑,内容精神与128分钟国内版无异。国内版有交代新谣在国内主办成新谣节,国际版则焦聚在我们面对语言变化的问题。

    问:早年巫启贤的搭档黄譓祯小姐,在新谣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在片中没有交代现状如何?
    答:黄譓祯早已远离这圈子,不愿受访。我们因此只能从过去的电台录音中找到她的访谈放进去。新谣圈中人也很久没看到她。
  • 头像
    无聊
    新谣的歌曲造就了很多明星,曲调简单却能带给人无穷的回忆,那是可以称得上影响全世界的新加坡音乐,对我们来说,其中最出名的可能是片中开头就提到的孙燕姿《天黑黑》和林俊杰《江南》吧。
    而在早前,新加坡的歌曲多是舶来品,直到潘正镭、张径的《故事》出现,新加坡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音乐。1978年两把吉他、一把口琴,加上几个会唱歌的学生和一些简单的布置,就是当时南洋大学诗社的诗乐,简单、纯粹。南大与新加坡大学的合并,甚至成为了他们专心创作音乐的契机。
    除了造就后来的新加坡音乐,他们最大的成就应该是在广泛推进英文教育的时候,能够用音乐推广华文教育,使即使从小接受英文教学的人也能通过他们的音乐了解华语。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d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