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暗杀教室第二季国语

暗杀教室第二季国语  章鱼老师 / 极速老师 / 3年E班 / 三年E班

141人已评分
还可以
5.0

主演:福山润渊上舞洲崎绫冈本信彦佐藤聪美逢坂良太浅沼晋太郎杉田智和伊藤静矢作纱友里水岛大宙河原木志穗间岛淳司植田佳奈内藤玲宫野真守

类型:喜剧科幻动画日韩动漫导演:岸诚二木野目优野亦则行间岛崇宽平井义通前园文夫安藤健石田畅仁昌寺义人丝贺慎太郎清水明矢花馨殿水敦子伊藤史夫状态:已完结年份:2016地区:日本语言:国语豆瓣:9.2分热度:1013 ℃时间:2023-10-10 17:13:49

简介:详情  经过南国小岛上和鹰冈的决斗,3年E班的各位与杀老师(福山润 配音)的关系进一步拉近。虽然暗杀活动仍在继续,然而这似乎已经变成了师生之间互动玩乐的重要环节。以茅野枫(洲崎绫 配音)为代表的学生们又开始策划更加精彩的暗杀...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经过南国小岛上和鹰冈的决斗,3年E班的各位与杀老师(福山润 配音)的关系进一步拉近。虽然暗杀活动仍在继续,然而这似乎已经变成了师生之间互动玩乐的重要环节。以茅野枫(洲崎绫 配音)为代表的学生们又开始策划更加精彩的暗杀陷阱。除此之外,他们帮助比琪老师(伊藤静 配音)追求乌间惟臣(杉田智和 配音),又或者磨刀霍霍与A班的精英们展开荣誉与尊严之战。与此同时,白先生带领堀部系成(绪方惠美 配音)卷土重来,而神秘的死神则将E班推向各位凶险的境地。随着最后期限一天天逼近,杀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变得愈加微妙…  本片根据松井优征的超人气漫画改编。
  • 头像
    此戒
    从暗杀教室改成章鱼老师又改成极速老师,最后变成了三年E班,我看着它改了一个又一个名字,其实我还是很不明白的,这明明是一部骨子里正的不能再正的动漫,还会被禁,第一季已经禁了,第二季也有被禁的危险,在E班很多人的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一点影子,随着剧情发展心甘情愿的被灌了一碗又一碗的鸡汤,杀老师真的是一位太好太好的老师了。不过,我每次看到他们考试的时候大战各种科目怪兽还是忍不住吐槽欲望,但是吐槽归吐槽,它是一部好动漫~(≧▽≦)/~
  • 头像
    batthree
    很久没有写影评,可是看完真的觉得好感慨。观点仅仅代表个人,只是想做一下记录。
    刚刚看完漫画,最后20话泪点太多,一边听着欠けた月一边看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不想让杀老师死啊。”“好羡慕。”“他们的一年好珍贵。”脑海中一直滚动的话。

    设定不得不说是一个近乎奇葩的乌托邦。
    20马赫高速,形态颜色可以随意变化,力大无穷,学识方面近乎全能的怪物,因为一个误杀女老师的拜托,以毁灭地球为要挟要到顶级初衷的吊车尾班级教书,而这个班级是学校为了激励其他学生建在教学条件极差的偏僻山区的警钟。科学底蕴、人情渲染和为了推动剧情的契机都十分脱离实际,很有早期日漫夸张到生硬,为了发展而发展的发展,简单来说,哪怕接受了全能怪物出现的设定,这些事情的发生很不自然,有硬伤。政府、民众、学生家长等等这类灾难性事件会牵引的很多层面,漫画都一笔带过,轻如鸿毛,可能他只想说说教育的事吧。

    可是三年E班,这些可爱的差生们,穿着特制的战斗服,突破顶尖的佣兵团队冲进重重的包围圈,拿出生日蛋糕为一个超能怪物老师唱歌的时候,我还是哭了。

    还有班级分成两派决斗商议是否还要继续杀老师的时候,渚的妈妈同意他偷偷出去进行营救的时候,杀老师被封锁一遍遍擦拭教室的窗户和桌椅的时候,小枫跳出来转移怪物二号的时候,杀老师大神争辩他为每一个学生骄傲的时候,渚决定带着清爽的杀意捅下那一刀的时候,大家看着老师留下来的东西累到睡着的时候,怎么会感动呢,在如此生硬的设定之中。

    跳脱设定的怪圈,这个故事本身,只剩下毫不做作的温馨感人。

    从一开始一集一鸡汤的帮E班吊车尾们纠正人生观,让大家在集体的暗杀中懂得扬长避短、齐心协力、耐心、毅力、对抗情绪、察言观色和最重要的,认识并认可自己。每个人在成长中,不仅让自己变成各种意义上的【好学生】,也让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变得不一样。而此时,力量足以颠覆这个社会的杀老师却说:“如果碰到难以忍受的事情,无论怎样都千万不能否定这个社会。要学会对自己说:就是这样了啊,这个社会。平复了心情之后开始思考,既然社会的洪流如此颠簸,那我该如何在其中前行呢。你们应该已经学会了,在这间暗杀教室,在这个E班,不用每次都从正面迎难而上,避避风头躲起来也没关系,只要不违反规则偷袭也可以,使用突破常规的武器也没关系。”

    此刻回忆杀,你终于明白杀老师的种种苦心。

    费尽心思让你杀死强大的老师,就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的能力去应付生活不至于随波逐流,可以放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直到最后终于明白,那一句我刚开始听到甚至觉得荒唐的好笑的“清爽的杀意”是什么意思。
    就是信心啊。是面对生活的洪流,却因为不断强大的自己而认为自己足以应付的信心。
    最后的老师对着因为要失去老师害怕得失态的渚说:不要带着这样的杀意去杀人。
    他好像在说,不要带着恐惧、恨意、偏执、迷惘去面对生活的波折,那些都是人性缺失的一时之气,不会有好结果,一定要反复确认和准备之后气定神闲的去啊。
    我真的好羡慕,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够这样对我输入源源不断的勇气,他们好幸运。

    杀老师留给大家的礼物,是什么呢?
    是教育方式吗?可是怎么会有人有他的能力足以应付所有学生的问题。
    是那本厚的吓人的手册吗?可是里面教的东西在过去的一年里都教过了。
    是可以救人的再生细胞吗?可是最后那是学生研究出来的。
    是“清爽的杀意”。
    是告诉之后所有的教育者,就算你无法做到样样过人,至少可以尽你的力去全心全意注视着你的学生,这也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所谓教育工作者,就是发现学生身上不同意义的好,在教育他们能够生存下来的能力的同时再让他们发挥所长。

    真的是一个幸福的乌托邦,似乎永远不可能存在。
    可是我想起很多相关的人物,“家族游戏”的吉本荒野,过去学生欺凌自杀的阴霾让他对改造学生的目的近乎偏执;“愤怒的妈妈”的白老师,因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痛哭流涕,却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和反抗;“熔炉”的任浩和柔珍老师,看到学校高层的禽兽行径气愤的浑身发抖,以飞蛾扑火的姿态替学生面对如狼似虎的敌人。这些人物,难道就不乌托邦吗。这都是我们对教育所期待的幻影,我们期待有一天他们不是幻影。我们期待真的有一天,存在这样的教育狂,他们愿意对自己输出希望。所以杀老师为了保护学生身受重伤时,我只想大哭。

    这个无所不能的老师,承包了全篇的鸡汤和笑料,让暗杀这个冷冰冰的主题,变成温暖人心的成长喜剧,却又在透露一丝希望的同时猝不及防的离开,纵使这个结局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贯穿着故事全部,可是还是显得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因为这只章鱼,实在太可爱了啊。

    谢谢你杀老师,我也是你的学生呢。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也想带着清爽的杀意活着。
  • 头像
    Cinwy
           不知道怎么接触上这部动漫,大概,如果不是列入被禁名单的话,还不会有多大兴趣。所以说,有些东西我们真的不知道,是因为被禁了才激发了想看的欲望。感谢一下相关部门。
           从第二季开始看,然后返回看第一季。JUMP中的主角光环还是有,所以某些地方还是有点强行,例如,班级内因为拯救和暗杀而产生分歧时,说实话,看赤青双方的战力分布,怎么样赤组也不会输,感觉最后也是业放水了,渚才赢了。又例如整个E班的战斗力比上一个特种部队,在创作的时候,整个E班的人设就不是baka,每一个都是可塑之才,所以1V N都不是事,buff和外挂都这样,也不能说什么。
           好了,抛去各种外挂、装备和光环,说说日常,那就是大写的感动了。
          杀老师不用说,人生导师一样的存在,难怪“国欠师”,虽然乌托邦理想化,但是,感动于这个老师,就证明,我们缺失了某些东西。集会上,其他班对E班冷嘲热讽、E班的教室在山上、教室破破烂烂、E班的人对其他班的人是绝对的服从之类的,难道没有多少反映现实吗?成绩好的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吊车尾的,很多老师都选择基本的辅助,因为升学率、成绩排名的考核摆在那里。然而,杀老师根据E班各位同学的特性,给予不同的辅导:根据科目偏好,分别出题;鼓励学生要敢于面对现状;不要被过去、被光鲜的东西所束缚;不要自视过高······看到有评论说是低龄向的动画,然而即便是这样,这些道理放在社会不也是适用?虽然万金油了一点,但是总有一点是能戳中你的现状、你的疑惑。
         我最喜欢的两个部分:一个是对业的辅导,一个是对千叶和速水的引导。
         业很聪明,但是对老师绝望,后来降到了E班。鬼点子超级多,而且是腹黑抖S,因为一直以来都是随随便便就很优秀,所以从来都是游刃有余。杀老师首先打磨掉他对老师的绝望,让他正视现在的一切。在期末考失败的时候,给的不是安慰,而是直接的嘲讽。连乌间都觉得说得过分了,但是对业来说,一直缺少这样的教导,才以为自己怎么样都是好,不努力也是名列前茅,逐渐就不知道怎么去取胜才是正确的。而这种教导的成果,在面对GRIP的时候体现出来了,没有高傲,只有相信,收敛的结果就是正视了自己,后来的成绩也是一路居上。
         千叶和速水,狙击手搭档。两个都不善于表达与解释,任由别人去评论,因此冷冷淡淡地,很难猜到他们的心思和想法。然而,内心却是难受、压力山大,却不知道可以对谁说。杀老师在枪战现场对他们的教导,让他们学会去相信、去表达、不需要害怕。他们最后一枪,也顺利解决了面前的问题。
         至于第二季,内容开始走主线,稍微偏黑暗了一些,涉及到了死神的过去、触手的实验、雪村老师的死亡,然后到最后的稍显沉重的结局——暗杀成功,顺利毕业。但是中间也是眼泪流不停。特别是从天之矛、地之盾开始,全班群聊配上BGM真的大催泪。业对矶贝说拜托了,应该是他第一次对别人请求,也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整个指挥任务;枫虽然实力不强,但是一心想为杀老师争取恢复的时间,哪怕只有数秒;杀老师亲手解决了自己的第一任弟子,说去到那边的世界, 再两个人一起好好学习;渚主动承担最后的一击,笑着与老师告别后,放声痛哭;杀老师为全班同学留下了各人专属的指导;另外TV组还加上了杀老师与雪村老师的画面······
          看这部动画,真的学到好到,特别是,千万不要怪社会,面对困难,躲起来或者不按常理出牌都是无所谓的。真的戳中我的心。但愿有一天,我们的老师也有这样的教育理念,而不是,没有好成绩,就不是好学生。
  • 头像
    小A

    复盘《暗杀教室》(上)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806254/

    第二季(S2)

    千回百转的人物传记和故事进展

    尽管是一部意识形态如此深刻、破题如此新颖独到的作品,《暗杀教室》仍然在此基础上使用悬念这一类型片和文艺片都经常使用的传统手段,牵引剧情向前发展。杀老师是谁?这个终极悬念是《暗杀教室》前四分之三的麦高芬;这个悬念揭晓之后,是否能够营救杀老师的悬念立刻顶上,直至故事结束。

    也许从杀老师是谁到是否能够营救杀老师,这种悬念的一次转换手法在很多作品中常能看到,不足为奇。但作者在此之上增加了次一级的悬念和需求,并借此丰富人物传记,让故事更加精彩。最具代表性的次一级悬念是S2E16将终极需求调整为营救杀老师之后,作者适时地将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主战和主和,两大阵营的首领是业和渚,3年E班最出色的两名杀手。两强意见不和,免不了有一番恶战,S2E17、E18奉献了全剧战术含量最高、对抗最为刺激的剧情。

    主战派和主和派对抗中,作者着重强调了业的指挥才能和渚的刺客天赋,再次为两位主角带来高光时刻,并顺带提及全班同学各自的性格特点;同时,这段故事也是全班主战和全班主和这一重大转变的过渡阶段,有什么比转变前后两种态度进行一番较量,勇谋者胜的剧情更适合为故事发展实现自然地过渡?这是全剧最令人称赞的桥段之一,不仅丰富了故事的信息量,还突出体现了作者在竞技对抗方面的渊博素养和对银幕写作技巧的驾轻就熟。

    对原著更大幅度的删减

    《暗杀教室》S1讲述了杀老师和3年E班第一学期的故事。原著第二、第三学期的内容总共相当于第一学期的1.5倍,而动画版仅出两季,在S2便讲完大结局,因此S2比S1对原著内容进行了更大幅的删减。

    一段非常重要的删减和竹林孝太郎(竹林)相关,S2一开场便把原著77至79话竹林短暂升入A班又降回E班的内容省略。原著借助该段剧情,简要介绍了竹林的过去,为什么升回A班,为什么降回E班,他的理想是什么等等一系列他的人物传记必备问题。动画版直接删掉了这一段,仅保留了几句旁敲侧击的台词,暗示竹林是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并在末尾介绍他的结局是与奥田合作开发人造血液。原著被删减的相关内容在动画版中如果保留,将会让观众对竹林的前世今生得到更清晰的理解。

    原著156话竹林第一志愿落榜的细枝末节也在动画版全被删掉,渚仅考上候补名额的情节也被删掉,改为所有同学考上第一、第二志愿。这一段在情绪上和整部作品略有脱节,杀老师在这段剧情中的戏份主要是忌讳不吉利的词语,为了不伤害竹林而不让同学使用一切和落榜相关的词语。坐着的意图可能是打算用有莫得故事表现杀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但情节设计过于无厘头,动画版将其删去是利大于弊的选择。可惜动画版为了整体效果对剧情做出的精简紧凑处理,再三让竹林成为牺牲者,受删减后的篇幅限制,竹林在动画版成为彻底的绿叶角色,有关他的内容所剩无几。

    原著158话前原阳斗(前原)和冈野日向(冈野)的恋情也被删除,这一段着重介绍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原本应当与后面茅野和渚的恋情先后讲述,但是动画版为了精简,又不能舍弃第一梯队两个主角的剧情,只能舍弃相对次要的前原和冈野。堀部讲述触手植入带给自己的感受、与父亲和解等大段内容也被删除,这一段本应对应杀老师独白部分与触手的对话,堀部告诉触手自己希望变强,而杀老师希望自己弱小、满身缺点,但是动画版为了精简,舍弃了对应的这一段情节,尽管没有伤害主线故事,但使动画版失去很重要的一段互文。

    死神和二代目死神的部分也被删减。死神只是一位存在于回忆中的人物,他并不生存于故事发生的时间,他的人物传记全靠转述。然而为了和整个S2进行等比例缩减,动画版也选择压缩死神与雪村亚久里老师之间的沟通内容。动画版的观感是死神和雪村亚久里老师的感情线很单薄,找不到足够的理由支撑死神选择做老师。原著在此处本也略显单薄,动画版删减之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著136话通过死神之口,为读者介绍了E班制度的意图跟合理性。这是非常精妙的安排,死神这个角色具备聪明的大脑,由他来分析E班制度再合适不过。动画对此一笔带过,某种程度上损失了原著的复杂性。

    原著157话交代了雪村亚久里老师和柳泽的相遇过程,以及通过柳泽和二代目死神之口,阐述和杀老师所倡导的“善良的杀意”相对立的意识形态“邪恶的杀意”。动画版将这段内容删去,导致雪村亚九里老师和柳泽的人物传记大打折扣。原著贯穿全篇使用各种方式和角度,正面强调“善良的杀意”,用批判的口气展示“邪恶的杀意”,动画版删去本段内容,弱化了S2对反面意识形态的表达。

    161话杀老师教育业要学会为了大目标而向小纠纷低头认错,营和父亲和解,剧情略有些仓促,动画版将其完全删除。

    总而言之,《暗杀教室》原著的努力方向是一部二十八位学生的群戏,以及师生关系的正反两面对比论述,再加上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杀老师,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再不重要的角色都有完整的人物传记。而动画版S2大幅精简之后,看上去大量笔墨都在塑造杀老师的意识形态,柳泽和二代目死神仅在结尾有戏份阐述反面的意识形态,并且的确如作者本人所说,很多学生最终成为路人角色。

    除了删减以外,动画版编导对原著中一些过于武断、难以从容地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了微调,比如原著133话杀老师的台词:“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永远都不要提起为师那些过去。”和3年E班同学度过美好一年产生数不清的羁绊的杀老师,即便一开始仅是完成雪村亚久里老师的嘱托,最后怎么会不愿意对学生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动画版睿智地把这句台词改为:“可能的话,我本想把过去的故事留到最后说。”

    原著133话杀老师说:“为师却能毫不费力地教好大家所有科目。”人无完人,即便再优秀的人也有他的盲区。动画版改为“几乎教好了所有科目”显得更加合理可信。

    反复呼应的剧情

    《暗杀教室》的创作在多数情况下遵循非常好的习惯:前面埋下的重要伏笔,后面一定会给一个解释,让相关的人物、信息圆满完成传递故事的任务。这种呼应主要安排在深层次、比较核心的信息和剧情编排方面;有意或者无意地,浅层次的、比较面向大众喜好的内容,作者没有很在意给出呼应,比如很多前面埋下的CP梗在未来是否实现、学生们的未来出路等等,原著和动画版都交代得略显粗糙。最终营救之前学生们采用即时通讯方式沟通攻入细节,竹林的头像是律,这一细节也在一闪而过之后被弃置。

    最开始也是最有寓意的首尾呼应是课堂点名。杀老师在全剧的戏份做到了首尾对称,以点名开场,杀老师满意于没有学生迟到;以点名结束,杀老师满意于没有学生早退。全剧以渚作为实习老师要求点名的剧情作为结尾,更加呼应了剧首以及渚继承杀老师衣钵的重大议题。

    前面提到S2对原著做出更大篇幅的删减,使得动画版能够在两季内结束。删减之后,S1以第一学期期末学生集体暗杀杀老师为结束;S2以第三学期临毕业前一天学生集体营救杀老师为结束。这样的处理方式恰好能够让两季结尾形成有意思的对照。

    S1E1杀老师明确表示:“能被大家当作目标,正代表着自身力量的强大。”在故事刚一开始的语境下,这话听上去也许只是一个超级生物的自大妄言;沙老师一出场展示的是不可一世、无所不能的意志。而S2E22杀老师的故事行将结束,杀老师评价:“不计成本地投入技术、时间和人员,集全世界的才智和努力的结晶,终于压制了为师的能力,我深感敬意。身为这个目标,我感到荣幸。”作者不仅为杀老师的生命,也为他的意识形态设计了并非是被迫的,而是发自他内心意志的结束。

    两季结尾对阵大boss的剧情也对仗工整:S1大boss鹰冈,代表了从好到坏的转变,与学生斗争两次,杀老师因变形而没有参与。与鹰冈对抗的渚先被打得看似落下风,最终靠一击致命。S2大boss柳泽和二代目死神的组合,二代目死神代表了忠诚到背叛的转变,二人与杀老师斗争多次,学生因力不能及而没有参与。与二代目死神对抗的杀老师先被打得找不到北,为保护学生挨几记重击,最终反败为胜。两季结尾与大boss对抗的杀老师和渚二人之间对“善良的杀意”的传承也是《暗杀教室》最核心的线索之一。

    真诚和善意:意识形态的多重剖析

    作为一部三观正得不能更正的动画,在原著基础上适度删减的《暗杀教室》从头至尾在意识形态层面不断给出各种正面的提示。从S1的师生关系提升到S2的人生哲学,从对学生课业的关心提升到对人的精神世界更深层次、全面和真诚的关心,即便不像原著使用大篇幅描述柳泽、二代目死神的“邪恶的杀意”,用对比的方式反衬,动画版对杀老师正面意识形态的表现也以十分全面,并且贯穿全剧。

    S1E1渚的旁白为后面的意识形态展开做好铺垫:“这个异常的老师,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放在了眼中。”S2E15重点介绍了雪村亚久里老师如何让死神转变了观念:“不让任何人看清自己的传说中的杀手,第一次知道有人看自己竟是如此地开心。”

    原著140话雪村亚久里老师对死神一句重要台词在动画版被简化了:“如果是你下的手,我就算被杀掉也能接受。你一定也能遇到让你这么想的人。”死神继承了雪村亚久里老师“真诚的关心”的意识形态,故事结局便是未来将会继承杀老师衣钵的渚完成暗杀。

    《暗杀教室》并未急于将故事的意识形态提升至社会层面;杀老师的一切意识形态,在故事进展的过程中,大多以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人和事作为基础,他的教育以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日常事件为主题。然而,学校内部各层级、人员之间的关系,作为大社会关系的缩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为故事的大格局打好地基。当S2结尾杀老师提出“不能否定社会”,评价社会上的是非曲直、学生应当如何在人生中在社会洪流中激流勇进时,当乌间惟臣在剧终之前婉转表示自己的“社会人”身份,无法公开支持学生们的营救行动时,他们之前一切看似局限于校园剧范围内的情节,比如他们正面、积极应对与学校领导、各方势力之间的各种纷争,已然为他们在故事行将结束时对社会的这番评价做出最好的注脚。

    作者对杀老师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除了“邪恶的杀意”之外,《暗杀教室》还从其他角度设置了杀老师的对立面,借此反衬作者最想宣扬的正面的意识形态。其中一方面借助触手与人的关系来表达,作者就此适时安排了对应的剧情。触手问小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小营说:“我想变强”;茅野对触手表达了“杀死杀老师”的意愿。触手问死神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死神的期望与之相对应:“我想变得弱小,想变成一个浑身缺点,容易亲近,不管面对怎样的弱者都能感同身受,保护他,引导他。”让死神在“变强还是变弱”“杀或不杀”这两方面和其他植入触手的角色区分开。

    前面已经提到,杀老师和浅野理事长都与元禄赤穗事件的浅野内匠头有联系,前者是学生们——在故事中承载了四十七士姓氏的角色——最终攻入后山营救的对象,后者获得了浅野的姓氏。如果从表达教育理念这个角度看待《暗杀教室》,这两个角色可以看作是同一人格的两个形象,二人的教育理念都具有“威逼利诱控制”和“善良的杀意”两个对立的阶段,只是先后顺序不同:杀老师通过雪村亚久里老师的点拨,完成了两个阶段的交替;浅野理事长直到杀老师大结局前夕才完成转变。

    感人至深的大结局

    《暗杀教室》全剧情感充沛,特别是S2后半段,看一次哭一次。虽然为了剧情发展和终结不得不加入一些不可能的桥段,由于前述各种删减导致杀老师感情桥段不够丰满,但是剧本写作功力已臻化境,死神和二代目在S2末尾的和解再次升华第一季设定的师生关系主题,让杀老师可以完全不带任何遗憾地杀青,对杀老师的意识形态实现终极的塑造。

    杀老师临终前一边对3年E班学生最后一次点名,一边发表临终感言,这一极具仪式感的桥段被动画版编导几乎原封不动从原著中搬运过来。漫画是静态的载体,故事的进展靠方格和页码标示,但同一页纸上每一个区域的先后顺序,可以依靠绘制技巧进行模糊处理。原著点名内容绘制在规整的画框内,杀老师临终感言用很自由的方式分散安排在画框之间,让我们分不清楚这些究竟仅仅是杀老师的想法,还是他明确说出口的话语。

    动画版无法做到漫画版的模糊处理,并且为了强调点名和临终感言的重要性,必须用杀老师分别口播的方式表达,因此选择在点名过程中穿插杀老师临终感言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处理带给动画版结尾一种奇异而美妙的节奏,让点名和临终感言平添一种诗意,二者轮流阐述的语言形态,给杀老师的最后时光赋予从容练达的姿态,这个威风一生的角色,所见所闻已经让他能够泰然冷酷面对任何事情;但结尾这段诗一样的语言,还是让他的人格魅力较之前更加圆满,看上去像是对自己一生的成败所作出的总结,没有谁比他自己更适合在临终前,对这副顶尖的头脑和身体、正确的三观和丰硕的育人成果盖棺论定了。

    有杀老师在戏里陪伴的一年产生太多羁绊,以后在社会激流中,我会一直记得杀老师“怀抱斗志、不急躁、不泄气、不断重复改正试错,一定能有好结果”的教诲。

    启示:如何对待“迷惘在黑暗中的人”

    原著140话(动画版S2E16)雪村亚久里老师对死神说:“去教教那些跟你一样迷惘在黑暗之中的孩子们。”

    如果说杀老师对学生进行一番社会激流的教诲,仅仅是教育学生如何适应社会,那么雪村亚久里老师,作为教会了死神如何真诚平等对待学生的老师,这番话是在杀老师教诲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问题:适应社会之后,如何改变社会?

    杀老师受到雪村亚久里老师“改变社会”的启发,开始了改变社会的行动。他改变的对象是吊车尾的3年E班,恰如社会中无数迷惘在黑暗之中的人。他摒弃了诸多不合适的方式,他没有教育学生一味要强、不杀死敌对势力不罢休、采用威逼利诱的手段控制别人、没有给学生培养邪恶的杀意。他付出真诚的关心,为学生培养善良的杀意。

    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是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如果杀老师的教育就此打住,似乎比雪村亚久里老师的期望还差点什么。此处可能是原著和动画版最重要的区别:原著用3页纸的篇幅介绍了杀老师留给学生的建议书的前言,除了饮食、工作、情感等一般性的甚至无厘头的指导以外,杀老师特别提及:

    “将来你们一定要试试育人。你们能成长至今日,这正是证明了有人花费时间金钱与爱来养育你们,将这段缘分传于下一代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这部分被动画版删掉了。原著中的杀老师接受雪村亚久里老师“要改变社会”的教育,杀老师最终将这份教育以建议书前言的形式传承下去,到此才最终完成雪村亚久里老师所希望的教育。得到了真诚的关心、学到了善良的杀意之后,睿智的3年E班的学生走向社会,身在社会中的我们接受了杀老师的教诲,应当怎样对待迷惘在黑暗中的人?答案再清晰明了不过。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d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