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Nanonkorapat张翊昕查澈威·德查拉朋ChinmonWachirawit郑逸祥巴特潘·忽栓安比查雅·松可寒瓦奇拉维·让维瓦娜米妲·吉勒娜拉帕PumipatPaiboonNaphasornWirayutthawilai帕塔丹·詹金WanwimolJaenasavametheeAJChayapolJutamatJJChayakornJutamat
类型:剧情奇幻泰国导演:สถาพรพานิชรักษาพงศ์อารียาชีวีวัฒน์状态:已完结年份:2018地区:泰国语言:其它豆瓣:8.8分热度:453 ℃时间:2022-05-10 17:40:26
边写边看(因为每一集都想讨论hhh)
没打开特长生之前没想过这么好看(可能预期值低 反而眼前一亮!)n反正个人而言 是被吸引到了 每个人演的都好好!刚开始我只是是对超能力感兴趣的往下看了 但是 到后面 发现是一人一集一个故事
ep2n从ohm开始(虽然这个名字对现在的我来说有点跳戏哈哈哈)其实都是从自己的能力真正认清楚自己 无论是如何掌控自己的能力 还是直面自己容易逃避有些唯唯诺诺的内心 这段话真的很好 其实有些东西不是丢了 是它从自己心里消失了(想到“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遗忘”)
nep3
贴一下这个可以使用闪回咒技能的小姐姐 有爱好并愿意牺牲舍弃些东西才是热爱 (本咸鱼真的羡慕)
ep4
到我的漂亮姐姐了 先贴一张
555这个漂亮姐姐我一点都不反感 还有点喜欢 就很可爱啊 因为自己的过去 自己走不出去 反而疑神疑鬼 要接受自己好的不好的 那都是自己啊 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好好爱自己就有人会爱你”
但是我说 她直接和暗恋她的男生说了不喜欢 真的蛮好的 不能回应对方的爱意就要早早说出来 做的很好哇
ep5
我滚宝 救 心疼死
天 滚宝演技太太太太太赞了 靠 完全就是忧郁➕狂躁➕暴力 ?人格分裂演的太绝了
蟹啊 都给我看第5集 是我塔爷啊握? 太太太太太太牛了演技
ep6
小姐姐的过肩摔真的过于帅了(我可以!)哦莫 太子爷打架真的好帅哇 我女鹅不愧是太子爷哇啊啊
ep7
救 这位帅哥 咱能不能把眼镜摘了 把额头漏出来啊 真的雀食蟀啊 淦(我发现自己逐渐跑题了家人们hhh) 恋爱使人失智啊帅哥 你清醒一点!
ep8
来看女鹅和校长据理力争 我的好大儿 你怎么争得过校长啊
ep9
蟹啊 气死我了 靠 这老师怎么这个样子啊? 心疼奇萌(但是初二就写论文我真的瑞思拜)u1s1 会控制电子产品真的是很强啊 我已经代入了 复仇看的真的很爽(虽然这样子不对 但是以牙还牙真的很解气)
ep10
这个老师怎么这么绝!!!演老师的时候很成熟 头发放下来又很青涩 我的妈 这个可塑性 555老师豪爵 太太太太太厉害了
我悟了 老师的朋友是预言家!!!他可以预知未来 天 他早知道会被消除记忆吧 天 我要泪目了 什么神仙友情啊我的妈 这个朋友真的好好哇
ep12-13
提前心疼女鹅 胳膊掰不过大腿啊宝儿 但是还是很紧张很紧张!反转再反转再反转真的绝绝子!!天啊 我宝儿竟然被虐的这么惨 还有反转吗 还有反转吗 还有反转吗!!!不能够啊啊啊啊 不 别让老师继续做这个事情啊喂 蟹啊 老师演技绝了啊我靠 不是吧 真的没记忆了吗我的女鹅 !他又重新记起来了?卧? 所以他有最最最坏的打算对吧!!!啊啊啊绝了
很好很好 我爱死这个剧了 我好喜欢!
如果第一季以男主成功推翻学校来结尾,那本剧最多只值四星,但编剧神来之笔,通过埋下的许多暗线让剧在最后一集层层反转,最后给出的开放式结局让本剧拔高不少。
虽然披着超能力的外皮,但内核是对阶层和特权的探讨。比较合理的是将男主一行人设定为高一学生,因为他的认知还是比较单纯的,还停留在浅层的非黑即白,因为他作为分班制度的受害者经历过不公,所以想追求公平。
但高中生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他仅仅能想到要揭露真相,却没有思考真相带了的后果和以及如何建立真正的公平。
某种意义上来说校长提出的很多观点是正确的,有天赋的人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值得被培养被重用,分班制度是对人才的一种合理筛选。
他的错误不是观念而是行为,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身居上位者对普通人的践踏。校长已经跨越了人性,或许在他的眼里只有天赋者和他属于同一物种。
很喜欢在这个结局设计上编剧的传递的价值观,孤狼式反抗是很难起到效果的。纵使校长的行为恶劣,但是成年人运筹帷幄建立的制度,并不会简单的被一个高中生的个人英雄主义打败。男主或许会成功,但不是现在。他需要更成熟的思想,需要更专业的团队,他应该举起火把扬起旗帜,成为领头羊。
整体来说,本剧作为一个以超能力为切入点的群像剧,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没有使用炫酷的特效,而是着墨于刻画人物,前几集以单元剧的方式每一集介绍一个“特长生”,并将主线埋入其中。倒叙和首尾呼应设计巧妙,观剧体验良好,在泰剧中是难得的佳作。
一直觉得泰国影视剧厉害在于,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也不会太刻板,从实际出发引导反思,所以这篇影评不说原剧情太多,只作为一个观影后的主观理解。
第一集:不公平的残酷世界,所有的努力是争取更多的特权。
剧情的背景是一个不公平的事情是一件理所当然的学校,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存在理所当然的特权的学校,在特权上,特班生>尖子生>普通生,从历史角度看可以理解为鲜明的等级制度,贵族>平民>奴隶。
特班生可以享受普通生没有的特权,上课吃东西睡觉等等;特班生可以享受普通生没有的资源,比如专设图书馆甚至厕所等等。在没有分班的时候,尖子生享受着普通生没有的特权和资源,当然,作为条件尖子生需要优异的成绩来交换这些特权。为了特权,尖子生要努力读书,普通生为了能成为尖子生而努力读书,在本质上,大家都是想用成绩去交换特权和更好的资源。
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也有人告诉你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为什么父母非要学生党子女去重点中学,考285.911大学府?因为环境就是更好的资源,是金子可以更好的迅速的磨练出光泽。将金子置于石块之中,有多少时间等得起风吹雨打练出金子的光泽呢。是不是好残酷,可是大众教育的游戏规则已经制定好了,285.911甚至出国的加持,是可以让你在找工作的时候有没读大学的人更多的资源和特权。
古人十年寒窗苦读,怀着齐身治国平天下的鸿鹄之志,说白了就是没那么物质只想着精神奖励就足够了光宗耀祖就行。现在大家努力读书为的什么,就是给自己争取更多的特权和资源,这些东西或许不能让天下更好,但肯定可以让你的人生更好一点。所以弹幕里的学生党朋友不要抱怨了,说到底你读书是为了你自己,因为现在的社会就是知识竞争时代,你要恨就恨生早了还没生在共产主义的年代,为什么不生在古代?因为古代你要是读得起书要学的也不少,琴棋书画也是得下功夫的。
高中时候我问我爹,为什么这个世界这么不公平?我爹冷眼说,等你是特权的受益者,你就不这么说了。
追求更多的特权和资源的人生,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学校更是统一标准的巅峰时期,学生党们不要蓝瘦,你不是一个人,整个东南亚的学生党都和你一样呢。
关于这样的现状讲一个看过的小故事,两对母子看见一个街边的乞丐,一个母亲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努力读书,以后就会跟他一样。”另一个母亲对孩子说:如果你努力读书,以后你可以让街边这样贫穷的人更少。”
追求特权和资源并不可耻,因为在顶端你才能修改游戏规则,来保护你想要的公平。但当你到了特权和资源的顶端,是否初心不改?
第二集:遗忘的特异功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遗忘这个特异功能,它就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腐蚀着记忆,等到你失去了,才发现你遗忘了那么多回忆,但是往往追忆已惘然。
你和情人分手后,才想起曾经你们是多么甜蜜,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认为热情和记忆不会消减,可是渐渐地你好像只能看到对方的缺点,那些曾经的美好被遗忘,只剩下眼前一叶障目的厌烦。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可是已经回不到原点。
和朋友决裂以后,才想起在脆弱的时候是朋友的鼓励,孤独的时候是朋友的陪伴,后来发生了一点摩擦,你忘记了曾经的好放大了矛盾,直到昔日友人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可是友情有了划痕,再难从前一般。
你长大了父母老去了,你渐渐只记得父母如何啰嗦,怎么连互联网中这些常识的事情都不懂,可是你忘记了你小的时候,他们如何给你撑起了家的一片天,在你的叛逆期浑身是刺的时候向你妥协的人,一颗心都在你的身上的人。
第三集:天赋
有句话说,如果你找到了你的天赋所在,你就找到了你人生的钥匙。
但事实上,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所在,也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天赋所在但是碍于生活各种原因:或是环境不允许,或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或是父母不允许。等等诸多理由,总之,放弃了自己的天赋所在。但更多人,是因为懒惰和害怕失败而放弃了天赋所在。
你说你喜欢音乐,但你从未去翻阅过音乐的书籍?了解过它的前世今生。你说你喜欢跳舞,但是房子地方不够大没有一面墙的镜子,广场舞的大妈其实比你棒。
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
——摩西奶奶《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第四集:让过去过去,才能让未来到来
年少时候急于想红的女主(之一)曾在网上留下裸露视频,而后来这件事被闺蜜爆料出来,女主觉得无颜再对现在心爱的男孩,而男孩告诉她,让过去的过去吧。
这个女孩很勇敢,这个男孩很善良。电视剧也很善良,这一集过了,这件事就翻篇了。但现实生活的这一集,长的有时候像是一生。
我想起艳照门那些女星,特别是阿娇和张柏芝,十年了,在她们的评论下面还能看见那件事阴阳怪气的留言,甚至将很多事情的原因归咎到那件事。
人是会变得,有时候回首过去,会觉得过去的自己很蠢,每个人都在经历生活后不断成长蜕变,甚至变成和过去的自己完全相反的人。从前内向害羞,后来热情开朗;从前胆小怕事,后来独当一面。自己都在变,却觉得别人不会变吗?自己可以体谅少不经事做过蠢事的自己,却苛刻要求别人不能少不经事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发生了很糟糕的事,不要花时间在这件已经发生的事情上,不要别人的声音就质疑自己,嚼舌根的人隔着屏幕敲键盘不腰疼,而生活是自己的冷暖自知。
让过去过去,才能让未来到来,过去的种种不堪委屈可以是坚强的勋章,例如刘嘉玲。
第五集:多重人格
那么优秀却没了自己为什么(´・ω・`)?
而我唯一想要的
也只是你的一句鼓励肯定而已
To父母
第六集:妒忌的心
妒忌会让人疯魔
坦然承认妒忌一个人
我现在都学不会
第七集:普通人的反击
这一集的镜头偏文艺风,特别是两个人暧昧(恋爱)の时候很甜。
其实我蛮欣赏这个普通班的女生,她不甘心这种不公平的对待,敢于反抗和探索。
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生活不是你喜欢的
她选择反抗的方式是欺骗特长生的感情去得到她想要的真相,虽然不怎么人道,但是也在情理之中,况且这是最快捷也是她能力范围之内的方式。
第九集:百分之八十财富在百分之二十人手里。
这一集高潮在男主角和校长的会面,两种思想的冲突。把握权利的校长认为,不需要没有价值的公平,有异能的人就理所当然得到最好的一切,而凡人就理所当然低人一等。
即使这个异能人杀了普通人,但是因为异能人存在的价值比普通人大,所以可以既往不咎。
校长的思想让我想起一种末日逃生理论,世界末日只能选择几个人上飞船,社会精英和无业游民,基本会选社会精英,先淘汰普通人,再在社会精英里筛选出(认为)最必须的。
承认或者不承认都好,校长这种理论在当代是默认的基本概念,特别是越高级的领导人物。就像《进击的巨人》里的团长,让自己变成怪物,才能打败怪物。成大事的领导人,必然有冷酷的一面。
但是男主角现在是无法认同这种理念的,因为男主角是从普通生升到特别班的,他知道普通班学生的痛苦和待遇如何不公,换句话说,知道不被公平眷顾的底层人民的辛酸。
将资源和特权都给了特长生,而备受不公待遇的普通生无法和学校反抗,那么被憎恨的不是学校,而是被学校偏心的特长生。
他们真正讨厌的也不是特长生,而是背后的这种不公平的制度。想要推翻制度,第一步就是打倒特长生这个制度的具体形式。
2018.10.19看了第十集更新?
第十集:暴乱是革命的开始
这一集主要讲了特班生内乱,没有朋友的电脑高手wave因为想证明自己比男主角强而不惜设置了程序让普通生通过游戏通关就可以知道特班生的秘密,特班生的几个主角各种努力阻止wave。
但吸引我的却是那些暴乱的普通生,他们想要知道特班生的秘密,而不惜无视学校规则去完成通关任务,偷偷破坏老师办公室等。到了暴乱后期,普通生已经无视赶来阻止的老师了,她说:你不再是我尊敬的老师。
无法和平完成的改革or争取的权利,就需要暴力推动革命争取本阶级的利益。当被压迫阶级知道了真相,就会推翻这不公平的统治。再强大厉害的人,也寡不敌众。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也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何以安抚被剥夺了权利的大多数,其中长久之计是让这种不公平加以各种理由合理化,而教育机构是让思想合理化的第一个场所。掌握了主流思想的权利,灌输主流思想,因为没有人可以没有思想的活着,思想的枷锁比任何暴力好用。
最后天台上,男主角说,我讨厌这个制度,它让我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因为这个制度,使他们地位不再对等,成为一根不如人的敏感火线,他无意点燃了火线,失去了挚友。
我们有多少人,可以不带等级高低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纵然喊着人人平等,心中也有着门当户对or豪门寒门的有色眼镜,当流浪汉走进高级餐厅,你愿意和有着异味的流浪汉共进晚餐吗?当农村穷小子和城市时尚女孩结为眷侣,你是否不曾质疑这份“悬殊”的感情?sorry,那就不要拿着键盘严格要求别人宽松对待自己了。
从前学习的理论太过于理想美丽,才让我在看到生活的真实之后倍感愧疚无力。接受生活的真实,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别人的不完美,才是踏出改变的第一步。
(本文首发于第十放映室)
还记得去年国庆档推出的泰国影片《天才枪手》吗?
这部片改编自2014年轰动一时的“SAT亚洲考试作弊案”,影片中出身平凡的天才少女Lynn对考试制度的绝地反击,几乎在整个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激起了滔天巨浪。
片中通过一场场扣人心弦的考试“作弊”,描摹出考试制度里令人胆寒的利欲熏心。
而“作弊”的终极,无非是迎合这个以“高分理念”为核心模式的教育制度,一系列的连锁效应,一系列的扭曲,这把悬空的利刃最终造就了一群千疮百孔的孩子。
那么考试制度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有部同为泰国的科幻校园剧,为你撕掉教育制度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带你一窥“高分理念”背后的残酷真相。
《The Gifted》又名《超凡少年》,讲述一所等级制度鲜明的学校,为培养超能力人才,对学生残酷施压的故事。
表面上看它融合了科幻、校园恋爱、悬疑等等元素,可实则是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戏说残忍的制度不公,你永远想不到这部泰剧有多少你猜不到的脑洞,可是每一个情节又都细思极恐……
众所周知,没有一所学校不在乎升学率、先进表彰、以及荣誉证书,这些东西意味着学校的口碑,且能带来广阔的招生空间,拉来更多的教育经费,继而产生更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名校。
那么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孩子。n
还记得念书时学校划分的“快班”、“慢班”、“abcd班”吗?这样的划分几度让孩子们感到压力巨大,但学校的旗号永远冠冕堂皇
那么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
剧中的RTD中学,就是一所带着“国家级重点中学”、“省教育示范单位”等等标签的“名校”。
这些荣誉称号的产生,大部分依赖于学校的一个特殊班级,天才班。
RTD中学按照学生入学成绩,分为8个班,最好的在1班,依次类推。然后通过模拟考试,从1-8班中筛选学生组建天才班重点培养。
并且校规中,不同班级不同待遇。
1班的学生拥有让人眼红的特权:师资力量雄厚、厕所好、全地域wifi、下课早、午餐丰盛、自由选择室友。
而8班,基础设施建设与1班天壤之别,下课晚,午餐被前面班级抢的只剩残羹冷饭。
如此这般,试问,这样的等级特权制度之下,谁不想削尖了脑袋往1班钻呢?
没错,可是高处不胜寒。
首先,1班底下有7个班级的孩子在激烈竞争,所以1班的同学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别忘了还有个天才班。
它位于金字塔的最顶端,享有最高特权,校医院免费体检、独立卧室、有奖学金,各个方面完胜普通班级。
天才班学生佩戴与其他班不同的G字班徽,正常上课时间返回本来班级,下课时回到天才班学习。
完美影射当下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的补习班和家教课。
一目了然的特权制度,加上一目了然的特权符号,及其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名词——“阶级”。
阶级一旦产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阶级矛盾,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
校园中优生和差生的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RTD学校正是利用学生对阶级特权的竞争心理让他们互相博弈。
直接说“阶级特权”或许着力点太大,那么小十君举个例子:
你看,只是小小的奖品,就能激起小孩子的竞争心理,更何况剧中的“特权”已经上升到“阶级”的高度了。
特权制度的进一步不公正体现在老师的差别对待上,同样的学生同样的错误,只因他别着天才班的班徽就可以一笑置之。
这样的例子在剧中也比比皆是。
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个体压力随之增大,博弈也更为强烈。
这样的恶性循环,必然会导致所有学生陷入病态的竞争中,并为此不择手段。
而这正是学校的目的。
随着剧情进一步展开,天才班筛选考试开始,考试中途喇叭响起凄厉的尖啸,随之广播里的女声播报了一道附加题。
正是这道附加题,让部分孩子进入了天才班。
这是一个奇怪的班级,它的首要班规是:班级内一切事务对外保密。
教学内容的第一个切入点也很奇怪:找出让你来到天才班的原因。
随着时间推移,同学们身上陆续开始显现超乎寻常的能力,进入天才班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超能力”就是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
RTD中学为刺激学生的脑电波,24小时播放特殊声波,这种声波不在人类的听觉范围之内,能接收到的孩子,必定具有特殊能力。
没有一个家长会放弃一个天赋秉异的孩子,学校也是如此。
RTD学校挑选天才生,虽然打着“开发超能天才,为社会做贡献”的旗号,可是首要任务必然是让他们为学校争取荣誉。
那么势必要进一步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超能力。
就如同天才班的培训制度:找出异能,发展异能。
为保万无一失,作为代表去为校方争取荣誉的必须是绝对顶尖的孩子,为此孩子们必须竞争。
高智商的孩子们如何博弈?这是一场厮杀,他们最终会遍体鳞伤。
Pun是最典型的例子,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自尊心强,父亲是教育部部长,为了证明自己,他不断自我施压。
“人无完人”,是个千年古训,把一个尖锐的极端放在一个青少年身上,就意味着摧毁。
他具备卓越的学习能力,拥有超强大脑,仅仅通过观看视频就可以迅速习得技能。
校方正是看重这一点,于是派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各个领域的几十个竞赛。
现实中像Pun这样的孩子我们称之为“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几乎所有人都活在这个阴影之下,大家只看到他们头顶的光环,却看不到他们其实一直在饱受摧残。
人是活生生的肉体,不是机器,高强度的学习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首先发现问题的是Pun的女友Clair。
Clair可以看穿别人的情绪,嫉妒、幸福、骄傲、愤怒,不同情绪在她眼中呈现不同颜色,而那时的Pun还没有承受竞赛的高压。
竞赛开始后,Pun的言行举止变得怪异起来,前一秒他像一个多情王子甜言蜜语信手拈来。
后一秒,他就像个陌生人,冷漠坚硬面无表情。
Clair觉得Pun已经处于崩溃边缘,于是自作主张为他取消了舞蹈竞赛。
Pun听到消息,先是沉默,然后面色阴沉,继而暴怒,之后哭泣,但几秒钟后他迅速恢复,平静地跟Clair道歉。
明明白白,Pun不堪重压人格分裂了。
精通心理学的班主任Pom也已觉察这一点,于是让Pun画一幅画,以此对他做心理投射测试。
但Pun一连交了五次,并且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交过。
Pun的五幅画,代表他体内分裂出来的五种人格。
尽管剧中把Pun的人格分裂,归因为超能力的副作用,但是作为局外人我们明白,真正把他逼疯的是扭曲制度下的高压环境。
那么他经历了几重高压呢?
首先是前文中提到过的,1-8班的特权竞争,要承受来自7个班级的竞争压力。
其次,进入天才班,面对更优秀的孩子,新的竞争压力随之产生。
继而各个领域竞赛,跟全国范围的优秀选手pk,这是何等巨大的压力!
人的抗压能力是有限的,当来自外界身心不能承受的压力出现时,大脑会立刻打开自我保护机制。
这种机制,轻则导致心理问题,重则精神分裂。
于是Pun的自我保护机制,分裂出四个人格,帮他应付不同状况。
首先第一人格,他选择展现在外的主体人格,具有很高的口才和思辨能力,擅长发号施令运筹帷幄,是为迎合竞争机制而产生的。
第二人格,烦躁易怒、争强好胜、头发竖起像个混混,他的作用是处理“阶级矛盾”。
第三人格,眼神飘忽、懦弱无辜、有些神经质,是大环境下Pun的心灵创伤。
第四人格,才是他本身的人格,唯一的左撇子,性格温柔安静。
但在剧中这个人格很少出现,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让他陷入“沉睡”状态,避免伤害。
第五人格,魔鬼一样的存在,眼眶全是黑色,象征着邪恶,是扭曲制度激化的阴暗面。
他极具报复性和毁灭性,一旦出现就是暴力犯罪。
愈演愈烈的竞争压力,让Pun的五个人格发生了内部冲突,冲突之下他企图自杀,但在Clair的阻拦下这一意图并未完成。
反观当下中国,有多少孩子因承受不了学习压力而选择自杀,而这些血淋淋的案例背后又有几多人想过他们承受的到底是什么?
之后,Pun在校医院的治疗下,慢慢好起来,人也开朗了,还亲手为Clair编织玫瑰。
这里细思极恐,Pun似乎完成了人格融合。
且不说他是否真的痊愈,一个人是由肉体和人格组成,若非共用一个身体,他们其实都是活的。
而人格融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场看不见的屠杀。
天知道Pun到底经历了什么!n在校医室中,Pun跟Clair笑的那么开心,尽管这一幕温情又甜蜜,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人格……
因为原本的Pun,是个左撇子。
要适应扭曲的竞争机制,就不得不开启畸形的进化。
剧中的天才孩子们,无一不是千疮百孔。
比如Ohm,他的能力是可以用意念让东西消失。
他喜欢搞怪扯皮,表面看是个阳光少年,其实他性格懦弱经常受人欺凌,只是从来不敢表露愤怒和不满。
制度激化的阶级矛盾中,Ohm与普通班的一名学生发生争执,盛怒之下他用意念让同学消失了。
这是多恐怖的一件事?
在与同学发生争执时,他内心的诅咒何其恶毒可想而知。
这是何等黑暗的制度,轻而易举的勾起了人性的阴暗面!
Ohm对制度的抵触是下意识的,但从他对老师交代的事情故意拖拉、敷衍、不与合作可以表现出来。
他根本就不想成为什么天才生。
而另一个孩子Korn,异能被激活后,他不需要睡眠。
面对多出来的大把时间,他本身属于尖子生的孤独感也随之放大,缺少倾听缺少理解,他一言不发地对抗着时间洪流,忍痛挨过每一个夜晚。
就如同现实中那些高压下失眠、抑郁的孩子们,无法言说的内心创伤,无限膨胀的孤独感,Korn在剧中,不就是代表他们吗?
而Clair,Pun的女友,洞穿别人情绪的能力,不过是代表着她的过分敏感和过度解读,这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才产生的能力啊。
为获得外界注意,她无所不用其极,甚至直播裸体视频。
视频被曝光后,她的解决方式也依然是在博眼球。
而剧中所谓的找出异能发展异能,所表现的不就是恶性竞争下肆意生长的人性暗面吗?仔细想想剧中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吗?
有扭曲的孩子,就必然有扭曲的家长和扭曲的学校。
剧的最后,孩子们试着对抗这个制度,但第一轮的对抗已经宣告失败。
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也很可笑。
学校的目的是成为名校,教育部门需要名校提高政绩,再往上自不必说,是环环相扣的利益链。
饱受摧残的孩子们,不过是政治博弈里的一枚棋子。
泰国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教育方面拥有近乎相同的模式,剧中畸形的体制,就是我们国家教育制度的镜面折射。
RTD中学里发生的一切,也无数次在中国孩子身上上演。
繁重学业、恶性竞争、高压环境,中国教育制度背后,是多少孩子血泪的控诉?
这桩桩件件的惨剧,不应该得到重视吗?
看到短评居然很多人说男主脑残校长对,哇我真的气到了。
直接从结尾写起,还没有看完剧的不要往下看了。
故事的结尾,男主paeng和wave的计划失败了,paeng被校长抓住,校长问了所有特长班的学生一个问题:n如果消除你的异能变回普通人,我就会实现一个平等的校园环境,你们有谁愿意吗?n没有一个特长生站出来。nbom老师在校长的控制下消除了paeng的记忆,男主又变回了普通的八班生。n在第二学期的某一天,男主在特长生的提示下看到了之前的录像恢复了记忆,推开特长班的大门,发现班上的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和大家并肩战斗。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平权的问题。n小到优等生与差等生,天才和普通人,甚至脑洞到如x战警一般的变异人和没有进化的麻瓜。n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分很多角度去解答。
一】其他特长生-既得利益者
其实在校长没有提出消除个人异能的前提之前,同学们都是没有太大意见的,能看到ohm站出来。n至于校长附加的条件,首先我就认为是校长一看大家有所动摇马上追加的无赖条款,其次公平的校园环境和异能之间没有直接关系。n何况异能是天赋,不是校长赋予孩子们的,学生们不必在两者之间二选一。n并且大家都还不知道校长拿普通人做实验做到脑瘫,把他死伪造成自杀,如果知道了这些内幕,我相信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同意。
其他特长生为什么没站出来,后来又为什么愿意和男主一起并肩作战?
这世界上有一种情绪:恐惧。n并不是身为超能力者的他们就真的无所畏惧,普通人怕他们,他们也怕普通人。n当校长提出苛刻的交换条件时,十多岁的少年如他们是懵的,他们也害怕被人知道了自己的特殊。n何况当场站出来校长就会真的履行所说的吗,根本不会,只会落得和男主一样被消除记忆的下场。
特长生身为既得利益者,犹豫是肯定有的,但不代表他们会因为现在的特权而罔顾普通人的平等。n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天赋,天赋给他们更宽阔的心胸眼界去追求他们认为对的事情。
二】校长和官员-统治者
我是真的不懂为什么会有人站在校长那一边,不管你预设自己是特长生还是普通人。
因为不管你是特长生还是普通人,在校长的眼里只有一个身份:工具。n他栽培特长生难道是为了特长生个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吗?n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他所用。
校长是聪明的,他不会直接和特长生们说,你们必须要听我的按我说的做。n他先给这些人一个好听的称号:特长生;n然后给他们能彰显他们身份的象征:班徽;n又给他们一些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与众不同但没啥决定性作用的小权利:早吃午饭,可以打扮染发等等。n然后你就会发现,明明是他制定的阶级壁垒,矛盾却只在普通人和特长生之间产生,从没有人向他开炮。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普通人认为校长和特长生是一伙的,特长生也糊里糊涂的被普罗大众的恶意推到校长一边。n如果这时候再没有一颗清醒的头脑,那就真的只有校长指哪打哪的特长生和校长用完就扔的普通人了。
三】男主-既得利益者兼改革者
在男主这种从八班生逆风翻盘到特长生的经历里,男主追求的不仅是天赋与平庸之间的矛盾调和,他追求的平等其实是去打破校长阶级化的教育制度,是捍卫普通学生的生命是和特长生一样珍贵。
我看短评里有人觉得男主站在高人一等的位置去思考问题不切实际,说白了就是怀疑既得利益者可不可能成为改革者。n大家有质疑的可以看下这篇文章里举的一些例子——《理念的力量》:既得利益者能否成为改革者?n启蒙运动、废除黑奴运动等等,细的我就不具体说了。
校长说男主是空想主义,可我觉得只是理想主义。n人是可以为了理想振臂高呼的。
男主追求的平等无外乎三部分:天赋平权,教育平权,生命平权。n天赋平权确实有点过于美好,天赋与平庸之间的矛盾不是把一切秘密开诚布公就可以调和的。n但是教育平权和生命平权是应当的,即使它们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平等,我们也应该一直争取。
教育平权。n剧一开始就说了,这个学校哪怕除开特长班以外,也有一套阶级制度。n一班先吃饭,可以挑舍友,被老师宠爱;八班吃残羹剩饭,被老师鄙夷,被其他同学瞧不起。n总之就是,成绩决定一切。n每个学生都不是人了,是一个分数而已,分数高就被善待,分数低就被蔑视,没人关心你的情绪价值、心理健康。n这样的阶级制度看似是正常的竞争机制,实则是一种懒政,更是对心智未成熟的少年的一种可怕的心理暗示。n在这套教育制度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教育者,而把一切压力都推给了受教育者。n且这套体系更是隐隐的向学生们灌输一种可怕的观念,你的一切个人特质不重要,你不是你,你只是一个分数。n这套体系下的“教育”,只是让人得到更高分数的打怪攻略。
生命平权。这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四】我们-吃瓜群众
关于异能嘛...其实挺魔幻,但也没有魔幻的那么遥远。n现在的基因编辑婴儿就很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实验毋庸置疑僭越了底线,但这件事像一棵树生长出很多枝桠:有钱人是不是能改造后代基因为所欲为、婴儿会不会基因突变变成x战警、要不要把婴儿安乐死......n其实这些猜想正好印证了一种情绪:恐惧,就像特长生和普通学生之间的那种相互的恐惧。n可是即使在这种情绪之下,我们去看这些猜想下的评论,也有在恐惧中保持着善良的人,也有仍然在追求生命的平等的人。n我和很多人一样并不信人性本善,但我相信世界一定存在善良,而且存在很多很多的善良。
追求公平这个事儿其实挺有意思,就是其实我们都知道世界不可能完全公平,但是我们永远会为了争取公平而振臂高呼。n跟“完美”一个意思,总有人追求完美,其实这些人也知道不存在完美。n没有完全公平,有相对公平,有“比以前公平一点”。n从以前的黑人运动,到现在的同性婚姻提案,等等很多很多,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慢慢推进,他们还没达到终点,有些事儿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终点,可是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