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爱情片  »  南方1983

南方1983  The South

775人已评分
很差
1.0

主演:奥梅罗·安东努蒂SonsolesAranguren伊西亚尔·博利亚因

类型:剧情爱情导演:维克多·艾里斯状态:HD年份:1983地区:西班牙语言:其它豆瓣:8.3分热度:701 ℃时间:2023-03-18 06:38:32

简介:详情  在小女孩埃斯特雷亚(Sonsoles Aranguren 饰)的眼中,父亲奥古斯汀(Omero Antonutti 饰)是万能的英雄,在他健康壮硕的体格下,有着一颗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的聪慧大脑,他将永远年轻,永远强大...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在小女孩埃斯特雷亚(Sonsoles Aranguren 饰)的眼中,父亲奥古斯汀(Omero Antonutti 饰)是万能的英雄,在他健康壮硕的体格下,有着一颗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的聪慧大脑,他将永远年轻,永远强大,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埃斯特雷亚从来都不知道父亲有着怎样的过去,她唯一知道的是,南方,是父亲的故乡亦是归宿  一转眼,埃斯特雷亚(伊希娅·博拉茵 Icíar Bollaín 饰)已经是一个15岁的大姑娘了,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的形象也在慢慢的产生着变化。时常紧蹙的眉头表明着奥古斯汀的脆弱和阴郁,秘密情人的暴露甚至让他失掉了作为一个丈夫最起码的忠诚。埃斯特雷亚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诸多的问题萦绕在她的心头,但她并不急于发问,因为她明白,那一时刻迟早都会到来。
  • 头像
    beluga

    我躲在床底,母亲呼喊了我整日,我趴着,几乎在昏暗的床洞里睡着了,父亲的拐杖声从房顶的阁楼传来,匀速而持续地敲响,他知道我在家,他加入我的游戏,他用他的沉默来回应我的。

    他是多么沉默啊,沉默是时刻笼罩他的深浓阴影,而我的游戏就像一场戏仿,我以这样的方式来到他的世界,暗暗地感受到一点他漫长的、无声的抵抗,他就在阁楼中,隐没在黑暗里。我还是被母亲发现了,我的游戏结束了。

    母亲对我说过很多话,我从母亲口中知道父亲与爷爷的矛盾与决裂,和外婆同来的婆婆也和我说过很多话,父亲战争结束后的失败,沦为囚犯,变成“坏人”,离开故乡,去往北方。这太沉重了,我不能理解,母亲作为讲述者,也不理解,或不愿理解,在婆婆口里,是“我现在不该知道的事”。

    母亲同样也不知道父亲在本子上反复书写的那个女人的名字,但我发现了,幼年时我遇到父亲在街上看电影,影院海报上也有这个名字,结束后他去咖啡馆写信,我敲了敲窗户引起他的注意,他漠然而又惊慌地抬头,没有一句言语,仿佛生生地被拉出一个梦境。

    父亲离家出走过,他睡在车站旅馆,有人呼叫车将开了,他没有醒来,窗外明暗变化的灯光拂过床铺,再等他清醒时,列车的鸣笛已经远去,音调拉长。父亲无处可去,如卡瓦菲斯的诗中,那里没有你的船,没有你的路,他看到都是生命的黑色废墟,他在这个角落里浪费的生命,也已经在世界上南方与北方,任何一个地方,毁掉了它。

    我最后一次与父亲交谈,在咖啡馆,隔壁厅室里放着的婚礼音乐,是我领圣餐那天父亲带我跳的曲子,我穿着洁白裙子带着花冠完成仪式,父亲站在后排的暗处,没有离开。那次交谈,我和父亲说了他写了数遍的名字,说了幼年在电影院的相遇,我或许希望一个回应,但我不可能从多年的沉默中要求一个回应,我问出口时也知道,我的心结是脆弱的,又是多么在他之外,父亲已经背负着它,相隔遥遥,杳无回音,我最后起身离开,“我把他留在窗边,就像留给命运”。

    父亲留下的物品中,我看到一张长途电话票,在他临死前,他打电话给南方。他有要说的话,还有想要说的人,但我不会知道。靠沉默支撑的生命,说出的瞬间也许就意味着坍塌,他与南方的距离,与爱人的距离,与自己历史的距离,都成为一个微末而无尽头的灼痕,赫塔·米勒写道,有自己给自己造成的沉默,因为真正想的东西永远也不能说。沉默的孤独,在黑色的阁楼,在分界线的长路,在湖面的波纹,延伸至无边的梦境,深入人心里的全部的秘密。

    南方,“但愿我不必死在离你很远的地方……”

  • 头像
    Kief
    (这个真不算影评,惭愧了)


    说起南方,我却好像一直都在北方。在夜幕覆盖的华北平原生长,如今短暂来到的,也是另一个国家的东北角。我从没有真正踏入过一次南方的土地。对我而言南方的字眼和概念似乎意味不了太多,至少应该不会像西语世界的El Sur体现出来的那样神秘荡漾。

     

    会这样说的头一个原因便是博尔赫斯那篇出名的《南方》,它的诱惑力强大到当我最初认识人大豆瓣上有名的南方小姐时,脱口而出地问道她的名字与小说有无关联。像博尔赫斯老先生的一贯做派一样,《南方》的关注点也在于梦境、死亡、归宿、永恒等字眼上,这个故事也可以有多种解释版本。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解读,伫立在故事遥远而清晰的边缘的,正是令人渴望的南方。

     

    我并没有真能够循着博尔赫斯的足迹来到南半球的阿根廷,而是去到了更本源的西班牙(当然,加泰罗尼亚人、巴塞罗那人假如看到此处,定然会义正言辞地纠正我的说法)。当西语世界坦荡地、毫不吝啬地铺开在我面前时,比起瞬地融入他们日夜狂欢的队列,我更先做的却是停滞、顾盼与凝望。也许你永远不能从这儿的人身上找到负担的分量,即便是再怎么危机。西班牙人或者加泰罗尼亚人在一如既往地生活着的同时,映衬出我在那种意义上讲或许根本没有生活过。

     

    在这样的时候,我看了这样一部同样叫做El Sur的西班牙电影。出走的父亲、女儿承继的怀表、旋转的斗牛之曲、海鸥风向标,这些或许便是它的全部的简单的意象。它似乎并没有与博尔赫斯的小说有什么关联,但即使是全然不同的故事,南方在他们之中却都成为了归属感和神秘感的代言。其实影片它并没有让我找到什么答案,无论是关于故事本身,还是整个的所谓南方情结。但我似乎知道一点,一个真正可称为在生活着的人,似乎都会像他们那样,有着些许秘密和寄托。而巧合的是,这些东西往往都牵挂于南方。

     

    遗憾的是,我从没试图把整个自我寄托在飘渺的远处,不在三月的烟雨飘摇的米店,不在一直往南方开着的公路之歌,也没有在真正属于南方的姑娘的心上。但我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到这里、伊比利亚半岛的南方,也许是塞维利亚,也许是马拉加,再或者格兰纳达。尽管我知道我理解的南方很难与他们的El Sur吻合,就像《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不会等于<Homage to Catalonia>,就像Yingdi Lei不会等同于Kief一样吧。
  • 头像
    漫歌

    从《蜂巢精灵》到《南方》,维克多•艾里斯总是在试图打破人物内心世界的困境。

    这种困境既有人物本能带来的焦虑,更有时代赋予的沉重。

    影片中的男人带着秘密扮演着父亲和丈夫的角色,他尽可能的尽自己的义务,表现出爱,同时也表现出接受被爱。

    实际上,男人是有心结的。

    他和过去的情人写信联络,却被告知要面对现实,这彻底熄灭了男人最后的希望。

    男人的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渴望得到父亲的爱,但她从未真正的拥有父亲的爱,她从男人这里得到的情感回馈只是父亲这个身份带来的关切和参与。

    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她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感觉到了父亲的苦闷,她试图帮助父亲从中解脱出来,却一直没有找到进入父亲生命的通道。

    带着绝望的困境,男人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之路。

    谈及《南方》,就不得不谈及佛朗哥政权,如果抛开这层背景,故事表达的大概是一个庸俗的中产阶级家庭悲剧。

    如果将整部电影放置在这个背景下,则代表了政权坍塌之后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走向。

    《蜂巢精灵》、《南方》和《光之梦》被称为维克多•艾里斯的灵魂三部曲。

    《蜂巢精灵》通过如梦似幻的故事情节展露无法摆脱的人生困境。

    《南方》是用人物的成长和经历来展示绝望和毁灭。

    《光之梦》则是一场和解,是《蜂巢精灵》和《南方》的另一种选择。

    《南方》本身就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男人带着家庭逃离南方来到海鸥镇,原因不得而知。

    在海鸥镇,男人似乎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存在,他怀念着南方,怀念着过去的爱情。

    女儿则对南方充满了幻想和恐惧,她怀念父亲在南方时给她的爱,却也担心南方那些甜蜜的陷阱让父亲落入其中。

    整部电影的基调很难说是悲剧还是喜剧,或许兼而有之。

    悲剧,是因为死亡的降临。

    喜剧,是因为女孩儿的成长。

    她并没有继承父亲灵魂深处的孤独和绝望,而是以一种健康向上的姿态野蛮生长。

    最后,女孩儿踏上了去南方的旅程。

    海鸥镇是女孩儿的现在,南方是父亲的过去。

    从现在走向过去不仅是为了找寻遗落的秘密,也是为了和死亡和解。

    当然,在过去的历史中也包含着被政权遮蔽的阴影,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这个女孩儿的眼睛来发现。

    维克多•艾里斯让光与影像一团雾一样在观众的身边氤氲着,他创造的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现实世界,也是很多人都试图抵达的郁结所在。

  • 头像
    小年左

    虚无的南方,在抵达之前,一切都浑沌而美好。

    小女孩视角里,所有大人都有各自的秘密,也有各自和秘密相处的方式,以及对她毫无保留地喜欢和照顾:

    把她像新娘子打扮的,夸张地讲南方往事的爸爸的长辈;边说着「你知道这是不允许的吗」边递给她那张「不允许」的海报,凑在窗口与她一来一回问答着并无大碍也没什么意义的小事;大饭店里见她闻了花香就偷偷来告诉她可以把花带走的侍者…期间偶尔起疑,欧洲成年人对小女孩都是这么温柔吗?真让人妒忌。

    转念明白,那大概是加了记忆滤镜的陈述。悠长童年,重要日子的聚会、快二拍的斗牛舞曲,导演肆无忌惮地将这一幕拉长,沉浸在美好追忆里的整排观众开始默默拭泪。奇怪得很,温冗的铺叙而已,何以叫人落泪?我边擦眼泪边偷看左右的观众,她们似乎也为此疑惑,因而默默。

    -

    十几岁开始,我常站在学校操场上,盯着红色跑道上偶尔跑过的人,或者在晚自习溜出教室爬坐在单杠上在紫色的夜空里寻找猎户座的腰带,回想那些甩也甩不掉的毛线圈一样的思绪和疑问,与我明知道却被隐瞒事情之间的抗衡,与父母之间微妙又强烈的情仇撕扯。

    我企图用写作、影像与世界某个我坚信一定会存在的意向之间构建联系。

    二十年过去了,我在北京人来人往的旅游胜地钻进影院,回到上世纪末,抵达南方前的日子,我闻所未闻的西欧往事里,在脑海里找到这样一部影片。

    -

    当她藏在床底因为发觉自己与父亲的烦恼比赛最终在父亲手杖节律而顿重的叩击声中败下阵来,当满心焦急以此释放出对她无限爱意的母亲找到她时问「你哭什么」,当她手握玫瑰挥手跟他拜拜的时候,她自己的声音在旁白里遗憾地说「我把他一个人留在那个婚礼隔壁的大厅里,在快二拍的斗牛舞曲里,我不知道还能为他做些什么」…

    -

    我好似回到十六年前一个工作日的午后,我拎着当时已经忘记重量的画箱,在艺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满怀希望地回到家时,我爸,那个我差点认不出的男人,冲到门外一边快速抹掉眼泪,哽咽却温柔地对我说「没事的,爸没事啊,一会儿就回来。」一边把我推回家。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他哭。

    世间种种,我或我的妈妈面前,或是在他所不能信赖的厂矿社交里,他所故作坚强的堡垒终于崩塌,在一场至今没有答案的争论里,他出走又回来,很多年后,我始终没有勇气多问一句,那天他究竟去了哪里。

    长大后,我在每一次和他挥手拜拜时,都会学他的样子说「没事的啊,很快的,过年就回来了。」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能为他做些什么。

    -

    他询问了爱慕她的「里约人」是怎样的人,也听她终于说出那段她所了解到的他的秘密。

    一切平淡无奇的日常里,蕴藏着即将要发生的毁灭,而我沉浸在不知所以的悲伤里,并没有觉察到,他即将结束这一切。

    他用平时在山中练习射击的长步枪将自己射杀,就像他的秘密情人,在她所出演的在影片里被人射杀那样,去了另一个世界。

    -

    南方,那个他离开后从未回去的家乡;那个秘密情人在信中提到回去寻找却未曾找到,仿佛从没存在过的地方;那个奶奶们口中真是热死人的地方;那个她为了平复失去父亲的悲伤,即将启程去看看的地方…

    -

    幕毕,鼓掌。突然开开的影院灯,使观众不知所措,最后再匆忙擦泪后互相谦让地离场。

    前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鲜有本地面孔,我穿过大栅栏再拐进鲜鱼口。

    是景区,游客往来的地方,满街都是卖给游客的纪念品和「地道」老北京小吃。

    我喜欢这儿,这是三十年前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一起旅游来过的地方,是我和他们跟北京唯一的回忆。

    -

    听说影片没拍完只拍了一半,是遗憾。

    但到目前为止,我对未完成的部分并不期待,今年打五分的片子不多,而这部毫不犹豫,很多年没有遇上过这样朴实而诗意的,接近理想形态的影片,说不上它哪里好,就好像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哭个不停。

    在各个平台都很少能找到的腰乐队,那首曾在加班的夜里想家的时候无限循环的《不只是南方》,在脑海里徘徊不停:

    热风从海燕你的发后
    抚慰南方暂时的摩托n吹开镇上往事浮泛那细语如脏水n漫天竞走的咸鱼间n你捂嘴
    我知道你就是在这样的味道里n从少女最后变成了别的东西n这个过程和南方脸上的湿气n谁都看见可谁也n记不下来
    我知道被他们那套搞一搞n你的岛是再也回不到过去了n这种心情像南方伤口的盐n谁都撒一把可谁也n不说出来
    热风从无语你的嘴角n淡忘了全部说明的必要n你家地板没凉够 浪里夕阳n我看不透n绿苔墙根红字落n我们无声n并排坐
    乐团:腰乐队n专辑:《相见恨晚》n作词/演唱:刘弢 作曲:杨绍昆n吉他/钢琴:杨绍昆n贝斯:胡尚洪 鼓:艾永彬

    我想你,或是你,都曾在幻想越过南方的沙砾,在荒无人烟的午夜,寻找一片记忆里无法触碰的深海。

    那虚无南方的具体形状,留给未来未知的探索吧。此刻,记住此刻就好。

  • 头像
    马和蛋

    影片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内战之后,弗朗哥掌权,共和党人被清洗。从埃斯特拉的母亲和前来探望的老保姆口中可以推测,父亲奥古斯丁曾经是一名共和党战士,而埃斯特拉的爷爷则是弗朗哥政权的拥护者,他们二人因政见不和产生了很深的矛盾,父亲逃离南方家乡过上了流亡生活,在一个叫做海鸥镇的城乡交界处落足。那个被称为南方的城市是塞维利亚(旧照片和父亲的书信中写了),这座工人阶级的堡垒在弗朗哥的叛乱中被叛军攻克,工人区被血洗,曾经美好的家乡,如今变得恐怖和令人绝望。老保姆称父亲为“背井离乡的绅士”,结合旧照片中豪华的房子可知,父亲可能生于地主家庭,拥有富足的生活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父亲依旧选择为无产阶级战斗,可见其当初拥有宏伟的理想和坚定的反抗精神。

    父亲在战后做着牧师的工作,他有一只怀表,代表了他身上独有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大概指的是正义和反抗精神吧,它被赋予了神迹一般的能力。怀表被用来预测了埃斯特拉的降生,还能测量地下水的位置以及给病人治病。母亲说,这种能量是父亲天生就有的,他知道这些能量在哪里,埃斯特拉作为父亲的女儿,也许生来也具有这种东西。在阁楼上,父亲还亲手教埃斯特拉如何使用这只怀表,他清楚自己的女儿和自己很像,埃斯特拉也非常崇拜父亲,那是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在影片下一个章节中,埃斯特拉偶然发现了父亲的旧情人“艾琳”的存在,父亲与她的书信令埃斯特拉耿耿于怀,这件事也让父亲成为了一个“有罪”的角色。因为失望,埃斯特拉从那开始便决心快快长大,逃离这个无情的家庭,不再和父亲交心。影院门口希区柯克《辣手摧花》的海报是一个情节的呼应(讲的是一个崇拜舅舅的女孩发现舅舅的罪行之后顽强成长的故事)。女儿在成长中的心理活动没有被父亲关注到,母亲也是一个和稀泥的性格,这给女儿带来了长久的影响。父亲与情人的秘密一直埋藏在埃斯特拉的心中,她不再轻易相信男人,在长大后,面对追求者也是一副警惕的态度。

    父亲与艾琳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影片中埃斯特拉发现艾琳存在的那一幕,安排了一场虚构的电影《影中花》,荧幕上播放的桥段是一个男人冲进一个女演员的化妆室将她射杀,他们好像是一对情侣,却又因为女演员隐瞒了什么而不得不做出这样的生离死别。结合艾琳给父亲的回信中所讲,艾琳和父亲应该在内战时期是一对情侣,而由于战争原因他们不得不分开,在爱情和理想之间,父亲选择了理想。而如今,战争失败,父亲在看到电影的时候又想起了那段旧情,这动摇了他的心。在一次冲动离家而未遂之后,父亲便不再使用那只怀表,这代表着父亲决定放弃理想,同时与生活妥协,忘掉那段感情,因为他还有眼下的家庭责任要承担,他还是在意自己的女儿的,只是过往太过触目惊心,是人不可承受之重。

    长大后的女儿和父亲在一次吃饭的过程中进行了和解,父亲向女儿表达了他的爱,女儿向父亲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疑问:艾琳是谁?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父亲还是没有办法坦然面对,先是去洗手间洗脸冷静,而后回到桌前希望多些时间和女儿交谈。不巧女儿急着去上课,父亲没来得及直接回答,“以前的你能理解现在的你吗”,一个反问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在不同大环境下,做出的判断是不同的。

    战争时期,在宏大叙事和儿女私情之间,父亲毅然决然选择了理想。经历了战争的失败和流亡生活,在旧情人、残存的理想和家人之间,父亲经历了思想斗争后选择了家人。而如今,听着饭店礼堂里面结婚的礼乐,那段死去的回忆又再一次涌上心头,西班牙斗牛士屠杀之前的音乐是那么的雄壮,平淡的过活令人生不如死。父亲最后选择了自杀,把一切真相留在了抽屉中,同时传递给女儿的还有那个吊坠,带着那理想和反抗的象征,未来将由埃斯特拉亲自去南方揭开谜底。

    时代的洪流席卷着每个人的生活,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人们不断做出妥协和取舍,并生生被命运捉弄,从希望到失望。我们无法评判父亲是对是错,只能悲叹命运的不公,对艾琳不公,好像爱情总是在宏大叙事中被牺牲,对母亲和埃斯特拉不公,建立在爱情之外的家庭还是欠缺一些关怀,对父亲也是不公,一生理想与真爱都被迫放弃,命运的不幸向外扩散开来。就像埃斯特拉小时候闹脾气藏在床下,父亲无动于衷时“他无声的悲痛要大于我的太多太多”,就像艾琳说的“时间是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东西”,时代变迁对个体的影响无法逆转,可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消亡殆尽。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d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