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孤筏求生三十日

孤筏求生三十日  Ghosts of the Pacific

513人已评分
神作
10.0

主演:汤姆·费尔顿杰克·阿贝尔加瑞特·迪拉胡特NadiaParra

类型:冒险剧情导演:BrianFalk状态:HD年份:2014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豆瓣:7.0分热度:111 ℃时间:2022-09-25 21:04:05

简介:详情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42年,二战正酣。1月16日,三名彼此陌生的士兵,加瑞特·迪拉胡特(《为奴十二年》《环形使者》)饰演的飞行员,费尔顿饰演的投弹手,以及杰克·阿贝尔(《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饰演的无线电...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42年,二战正酣。1月16日,三名彼此陌生的士兵,加瑞特·迪拉胡特(《为奴十二年》《环形使者》)饰演的飞行员,费尔顿饰演的投弹手,以及杰克·阿贝尔(《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饰演的无线电通讯员,驾驶美国海军的一架飞机,出发执行侦察任务  飞机燃油耗尽,不得不在南太平洋上迫降。三人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任何补给,只有一艘4英尺宽,8英尺长的黄色救生筏,让他们在危机四伏的海面上漂流。他们必须互相扶持,战胜饥饿、风暴和鲨鱼袭击,想办法让救生筏驶向安全的陆地。
  • 头像
    Mamacita117
    我还是比较喜欢没有翻译过的片名——与太阳的对决,一语双关,既代表大自然环境,又比喻了二战的对手,虽然太平洋幽灵也算是符合影片主题,但距离“信雅达”还是有一个“日”的距离。

    本片改编自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三个美国飞行员迫降在南太平洋,靠一个3平米大小的救生筏和顽强的意志及人类的求生本能硬是在海上漂了32天后,发现陆地而成功获救。

    观本片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联想起《少年派》,不过内容可是千差万别,如果“少年派”是一只深海巨鲨,本片只能算是一粒小虾米,导演果断放弃了能引起戏剧冲突的剧情段落,用记录的形式,温和的视角,没有任何跌宕起伏和振奋人心,观众们唯有陪着这三个大老爷们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看着苍凉凄美的落霞,倍感唏嘘。

    若拿平常眼光来看这种求生类型的电影,一定会有人性的深度挖掘,每个主角的前世今生,意欲何为都会被各种闪回扒的一干二净,人类与大自然的对抗,惊险刺激的海上逃生,被饥饿与不安慢慢吞噬的意志,这种绝望和即将成为海上孤魂的恐惧,每一个拿出来都是考验人性的最佳时刻,但正如前文中述,导演从没想过要拍一个残酷的故事,人性在这里一直是闪着耀眼光辉的,为了生存而自相残杀是不存在的,只有相互理解,体谅,依靠希望和不屈的意志,从等待被救到自助求生,所有的转变都是因为人性中的那点儿美好,或许是因为真实事件的缘故,人家告诉你咋回事,你也不能随便给人胡编乱造吧,这就好像天朝的主旋律一样,但当年在南太平洋上的那个救生筏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晓了。

    毕竟,人总是愿意相信关于美好的一切,他们是靠这撑下来的,我们也是。
  • 头像
    深海石
    和死神在浩瀚的西太平洋斗争是一场艰难的拉锯战。
    失去了航向,燃油耗尽,无法联系航空母舰的一架飞机,迫降在了大海上,从此机长、投弹手、通讯员仅凭充气救生筏、细绳、小刀、一把手枪等开始了漫无归期的漂泊,与饥饿、压抑的精神、不可预测的海洋风险抗争。
    死神来了又去,他们活了,在好几次似乎要死去的时候。
    全片就三个角色,即上面所提到的机长、投弹手、通讯员,在长达37天自我拯救的路上,他们的表演堪称完美,也不得不称赞化妆师的化妆效果逼真写实。此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很难想象,在1942那一年,三个年轻的生命是怎样才度过了这么漫长的煎熬。片中有一幕是投弹手将最后的三个子弹丢入了水中,这象征着绝了轻松的自杀的念头,死也要死的有骨气,不轻易的缴械投降。
    饿死、渴死、看着死神的镰刀慢慢靠近,远比一枪毙命要痛苦百倍。选择了艰难的生,也就意味着需忍受漫长的痛苦的即将死去的折磨。
    他们活了过来,在机长绝望的喝下海水的一刹那,通讯员看到了海岛。
    不论世上有无上帝,在无法逃避的人生困境中,唯有不屈服才有可能成为胜者。正是:成事在人,谋事在人。只要努力去成事,谋事如何就无所谓了。
    与该片类似的一部电影,是大名鼎鼎的《少年漂流奇幻之旅》,都是讲诉的在海上的旅程,只不过后者偏向披露人性的恶,前者则在褒扬人性的善。其实也并无差异,假使机长、投弹手、通讯员的救生筏上也有着一定的食物储备,三人也极有可能心理扭曲,相互争斗。
    人性之善、恶本是相依存,处境不同、心境不同,才或善或恶,都是正常事。
    但比起相互争斗,共同求生显然更有魅力。
  • 头像
    风神27
    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二战时期美海军的一架三座轰炸机在太平洋海上执行任务过程中迷失了航向,那时也没有GPS卫星可以导航,唯一可以依靠的无线电也因距离航母太远而连线不上,最终燃油耗尽迫降在海面上,三人一同挤在狭小的救生艇上等待救援。一开始都还比较乐观,结果也不出他们所料,第一天就有搜救的飞机飞临他们的上空,但由于迫降仓促,三人谁都没带信号弹等任何可以引起救援机注意的工具,尽管大声喊叫和挥舞衣服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机远去。他们所处的海域属于交战海域,救援飞机只可能搜索一遍,只能依靠自救。三人中一个是机长也是头,另外两个分别是投弹手和通讯员,机长根据对坠机地点的推测以及附近海域地图的记忆,判断顺着海流漂浮的话一周左右可以到达一处群岛,于是三人在头一周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一周之后,并没有见到预想中的岛屿,下属开始质疑机长,认为他们这样毫无意义,机长的判断也是漏洞百出,坠机地点、海域地图都是个人推测,海流方向也不是一成不变,根本无法明确所处的位置,最后更是质疑机长为什么会将飞机驶离航线。机长坦白是机舱内太闷热,他睡着了一会儿,请求二人的谅解,三人都沉默了。之后大家都没有再相互指责,而是齐心协力,为下一处岛屿的方向奋力漂流。最终他们在海上漂流了32天,1000多英里,成功在一处小岛着陆。
    观看此片,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的意志和生命力的顽强,尤其是对比近期频发的事故造成的群死群伤所反映出人命的脆弱,更显震撼。尽管是3个人可以相互支持,但狭小的救生艇,茫茫大的太平洋,再加上没有任何的淡水、食物和有用的工具,常人实在难以想象如何能在海上坚持32天,至死之前都不要放弃求生的希望。
  • 头像
    loook
           在神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这部电影多了些什么呢?汪洋大海里这艘救生艇中,除了没水没粮,最尖锐的矛盾,也就是展现出和《少》差异的地方,应该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境。但是这种冲突只出现了一次,就是老大醒来发现没人站岗后向两个人发火,结果两人气不打一处来捅出是他驾驶出错才导致如今困局的真相。老大马上进行深刻反省,而另外两人立刻就原谅了他。假如老大此时矢口否认的话,三个人可能会就此翻脸,军心溃散之后葬身海洋。在绝境中,肇事者没有掩盖自己的失误,而受害者宽恕了肇事者,并选择把怨恨抛诸脑后,继续听从他的指挥。这就是拴在同一条船上的蚱蜢最优秀的表现。
  • 头像
    老马
    看到这个电影前的一个周末,去了一趟落基山脉中别人家的一个小木屋。去了以后发现,里面没水没电,很是惊讶。取暖靠烧木头,烟筒还坏了,水带的也不够,酒精灯的灯芯因为很久不用也不能照亮。虽然不至于生死。但是半夜躺在沙发上冻醒,发现房间内伸手不见五指,手机早也冻的自动关机,不知道时间,唯一的亮度是窗外的雪。
    站在窗外,冻的瑟瑟发抖,心中却因不知道时间,看不到东西,不愿回到屋中,却有一种无助的恐惧。冻的不行,躺回去,又担心熄灭的柴火会不会产生太多一氧化碳中毒。看着窗外,脑海中各种回想以前的事情,细枝末节,希望自己能慢慢忘却,然后快些入睡。
    正如这部电影,从飞机迫降,飘在水上,船长就一直在告诉大家希望,最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惦念一些人,或事,船长的妻子,那谁的妹妹。
    我们现在活在一个好似非常安全,平静的环境下,但是,支撑我们每天去干那么不相干的工作,每天去上学,不也是因为心中那点其实自己也不确定的梦想吗?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d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