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些情节和镜头有点血腥和暴力外,其他犯罪侦探题材美剧有的优点都有,《越狱》里智力博弈的情节也有,某些情节还有点犯罪心理和LIE TO ME的感觉。这部新剧推进速度十分的快速,几乎一个镜头就有一个峰回路转的转折,每个镜头都没什么多余的信息;简直就是按了快进键一样,而且没有一男一女两个主角的调情来给个气口缓和一下节奏,感觉有点急促,不过也会让人看得有点过瘾。就个人而言,有点偏爱这种题材和风格的剧集,虽然有点一集一个故事的形式不是太符合个人的观看习惯。这种的形式这种节奏适合制造快感却不是很适合营造悬念。希望稍后的剧集能有更好的表现,不会因为每一集都需要构思新点子的缘故而创意枯竭。
大概就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越狱了 然后 企图炸 政府建筑物
总体来讲 警和匪都太弱智
嘈点开始
1. juls的电脑明明被控制了,为什么还可以打字?还在1分钟不到就锁定了对方?
2.对方为啥要在自己家里电脑而且做这种事?这么有经验的人怎么会这么傻叉?
3.电脑男为什么要跑?明明是无政府主义者集会,只要ray和查理感来抓他肯定还没近身就被围殴了
4.为什么不故意卖破绽让电脑男把他们引到那个里面地下室直接炸掉?如果电脑男爆料是意外,为什么
他会拿着枪在外面?为什么瞄了那么久那么准都打不到他们?
5.为什么最后的炸弹要设置1小时后爆,为什么他会不知道旁边在疏散!
好傻 好傻啊
在16个小时的大巴上看了几集, 略觉得有些不对劲. 哈, 学了三年多的Communication, 还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吗?
Race. Race. Race.
团队中一把手是black, 二把手是latino, 另有一个负责接电话, 搜集资料, 不参与抓捕, 相对无足轻重的女成员, 是white. 剧情是两位把手从狱中捞出几个能帮忙抓逃犯的, 让他们将功补过. 捞出的都是minority, 除了一个Miss Idaho(blonde), 一个神神叨叨的博士----stereotype了么? 影射少数族裔难爬到phd? 爱达荷小姐利用色相套话之类就先撇下gender话题不说吧, Cliché.
几集案情中90%的逃犯都是白人. 唯一(我看的几集中"唯一")一个latina女犯是因白人丈夫贩毒被牵连入狱(当然事后剧情展开她本人才是大boss). 另有细节一: 团队找到某逃犯的共犯, 此白人拒绝看两位把手哪怕一眼----因为他们是minority. 细节二: 上述latina女犯因成功越狱而重新掌权时, 大骂下属无能, 让black爬到了当地毒品交易市场的顶端.
更不提, 随剧情的感情线铺开, latina团队成员暗恋black一把手; white博士与white无足轻重女暗生情愫. 让我再吹毛求疵点, latino二把手因执着案情与latina妻子感情破裂离婚后, 妻子改嫁白人...
满满的race爆点. 我只是在车上看了那么几集而已.
我多么希望我是四年前的我, 那时候我是个不知道种族为何物的欢乐小二逼. 对我来说看过这样一部剧情全无吸引力的美剧, 只要弃剧就好了, 何来这些废话. 美国人逼我看了Shaft, White Men's Burden这样的大烂片, 好像在我脑中植入了种族敏感芯片. [Btw, 我在阿联酋航空的飞机上看过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我会告诉你我是去看Katherine Hepburn的么? 关于Sydney Poitier的论文都白看了.]
咦可是为什么我会看到这么一部我从未听说过的人种逆转美剧呢?
哈哈. 因为我身处latino统领的世界阿!
我坚信一个issue如果不应是issue的话, 那么就不应有人讨论它.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深挖其里, 在我看来只是令majority有了"麻木的敏感"而已. 所以我是那么憎恶我这些年沉浸其中的话题----当一个被人开拉细眼玩笑也无动于衷的欢乐二逼, 开始被人日夜复读"你是亚裔你是亚裔你是亚裔," 这些可笑的平等阿. [顺带, 本剧中截止此刻只看到一位亚裔, 是在案情发生的脱衣舞俱乐部的女侍应, 录了一句口供.]
这就是我的政治不正确态度, 这三年多的"平等"教育对我来说是个笑话. Silk第二季里有一集也是gender/race交错爆点, 但编剧态度就对我胃口多了. 给那些听到一个称呼就跳起来的敏感人群(majority AND minority)一记响亮的耳光吧.
----虽然. 虽然, Silk的主角都是white, 两位black都是无足轻重甚至满肚子坏水的junior clerk. Well, 你让我说什么好呢. 刻意地平衡一部电视剧中的人种, 在我看来, 是多么莫名其妙.
真心悲哀, 我已经找不回二逼看电视的心境了么?
另外我点"看过", 是因为这剧真的没什么好看的, 这几集已经够了.
两者都是讲述越狱的故事,但Breakout kings是从抓捕者的角度来讲故事。大概是因为警察追逃犯的简单设定在那么多犯罪题材的美剧中实在是没法脱颖而出,所以编剧(?)便做了加法换了个体位打算玩些花式,便做了个罪犯抓逃犯的框架设定。这个初衷是好的,之前开播前Breakout kings的这个剧情介绍就是很有点令人期待,就现在播了的这几集来看,却不得不说这个设定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基本上没有发挥到这个设定的作用。
首先是没能自圆其说给出一个合理符合现实逻辑的解释为什么非要用罪犯来抓逃犯,因为剧中罪犯身份的侦探角色包括精神学心理学专家、犯罪专家、追捕专家这些估计在不是罪犯的其他平民中也应该可以找到,未见得就非要他们不可,就算需要利用他们的某些特别专长和知识,其实将他们作为不必亲到现场行动的咨询顾问应该就可以了。
当然,艺术高于生活,如果样样都这样吹毛求疵就很难见识到那些编剧天才绚烂的想象力,不过这整部剧都是以这个为基础来展开的情况也不得不说还是需要给予重视的。最重要的,那些就现有的剧情来说其实将那些人的罪犯身份完全换成真正的警察也不会对剧情有什么影响,因为现在剧情中并没有什么因为这些罪犯身分而引出什么主线情节的矛盾冲突出来,——这噱头就像只是概念炒作。Breakout kings前面几集的剧情都明显的只将精力放在描述抓捕逃犯过程中的斗智斗力,这个原本是打算出奇制胜的噱头现在看来就有点鸡肋了。不过现在只是播了几集,后面至于会再有怎样的发展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除了一些情节和镜头有点血腥和暴力外,其他犯罪侦探题材美剧有的优点都有,《越狱》里智力博弈的情节也有,某些情节还有点犯罪心理和LIE TO ME的感觉。这部新剧推进速度十分的快速,几乎一个镜头就有一个峰回路转的转折,每个镜头都没什么多余的信息;简直就是按了快进键一样,而且没有一男一女两个主角的调情来给个气口缓和一下节奏,感觉有点急促,不过也会让人看得有点过瘾。就个人而言,有点偏爱这种题材和风格的剧集,虽然有点一集一个故事的形式不是太符合个人的观看习惯。这种的形式这种节奏适合制造快感却不是很适合营造悬念。希望稍后的剧集能有更好的表现,不会因为每一集都需要构思新点子的缘故而创意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