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罗克珊·梅斯基达维林斯·豪塞尔雷米·索恩德文·布洛楚大卫·鲍布莱克·罗宾斯EthanCohn杰克·普罗特尼克柯特奈·泰勒斯蒂芬·斯皮内拉哈莉·拉姆詹姆士·帕克斯
类型:喜剧恐怖导演:昆汀·杜皮约状态:HD年份:2010地区:法国语言:英语豆瓣:6.5分热度:836 ℃时间:2024-06-11 17:51:56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绞刑架
阴阳路5:一见发财国语
蜗牛之家
极度兽性
危情羔羊1992
隔世追魂
上一集的大屠杀之后,杰森和十个年轻人的尸体被...
播放指数:969℃
2、如果硬要对此片挖点寓意的话:观众=观众、警察=导演、轮胎=编剧!
在一部电影的产业链里,真正可以不受既定剧本限制,握有生杀大权的其实是编剧。
导演恨不得所有观众都死掉,没有观众,那导演就可以休工了,可只要有观众在看,他就得拍下去。(影片中是给观众吃毒药,以及坐轮椅的大叔代表的影评人提出意见,导演不执行但是也得听着)
可为啥导演这么矛盾这么贱呢,影片一开头就说了,没有理由……好电影都没有理由……我约莫着导演估计想表现的就是这么个意思——导演对观众又爱又恨。
而编剧不需要这个负担,简直就是天马行空,想干嘛就干嘛,想爆谁头就爆谁头。而当导演不再按照既定剧本进行时(用猎枪直接爆了轮胎),受到伤害的是谁?是观众。导演早TM闪人了!
请注意,观众、警察、轮胎除了本身的寓意外,都仍然是剧中人物,换言之大家都有作为一个演员的义务,所以此时代表编剧的轮胎可以爆头代表影评人的轮椅大叔。
最后,编剧占领好莱坞!
3、作为此片观众, 看完最好闭嘴,有路子的人想办法去揍导演一顿才是正路子。这家伙太埋汰我们观众了。
以电影的制作、观看模式来讽刺社会某些现象。
望远镜客:说的就是大部分观众,或者只会盲从不动脑子的人们-----我想大多数人都有些这样吧,不然中国的各种有毒食品怎么这么风行呢?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什么追求都没有。就会听别人的忽悠。
眼睛男:就好像是推销商,发行者,影院的一些相关产业者,比如出爆米花和可乐的。想尽办法让观众看电影并消费。尽量多捞观众的钱。
警长:电影或电视剧制造商。只要有人看,就得继续脚本,不管情节多烂。因为要赚钱。
美女:电影或电视剧里都有。老套路。
特异功能轮胎:大多数男一号都这样,从天而降,固执,孤独,没人理解,并且身怀绝技。还是老套路。
下面说说情节:
美女+有NB能力的英雄,这是太老套的情节了,是一种讽刺。
观众里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比如那个坐轮椅的老人,他拒绝别人忽悠,坚持用自己的想法看电影,他又老又残疾,静下心来好好欣赏每一部电影也许是个好主意,但是最后他的结局----炸了。这是暗讽每个想仔细看电影的人最后都得被烂片子整崩溃。
那个眼镜男,就是出售附属商品的人,这些人不惜一切办法牟利,最后结局------自己吃自己的食品,毒死了。暗示如果观众们不买那些骗人的东西,这些行业就得自己把自己拖垮。
警长打烂轮胎,暗示如果实在是没有情节可以演了,就弄个主角死了之类的结局糊弄观众,反正钱也赚够了。
轮胎又复活了:一部烂片接着一部,想看好电影的人只有等死。
眼镜男对警长唯命是从:因为他们是附属产业,都得看制造电影的人的眼色。
轮胎做男一号:其实什么都行,每个男一号都这样,把男一号设计成一个丑陋的轮胎,讽刺。
其实除了电影,我们国家许多事都这样,比如现在很火的毒奶粉,毒生姜,毒馒头,地沟油,瘦肉精,致命化妆品,超标玩具,超标漆料。。。。等等,大多数人们总是容易被忽悠,不去自己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想法,接近事实,那些骗子们也就无从遁形了。
说多了,呵呵,仅此而已。
# 28楼 godngc @ 11-03-25 06:30:10 说: [引用该楼]
此片相當內涵,就是批沒營養的好萊塢電影和逆來順受的影迷
1.望遠鏡客=影迷
2.生火雞=沒營養的電影作品,但再沒營養也有人搶著吃
3.沒吃的老頭=真影迷,或者是影評家
4.警察隊長=電影導演,只要有人看,他就繼續演,但是不會接受批評
5.輪胎=電影幕後工作者.這些電影從業人員最後才覺悟好萊塢才是他們的敵人,所以電影結尾衝到好萊塢殺人去了.映射之前好幾次罷工事件
以上個人見解
----------------
这部轮胎公路片从头到尾都讽刺,连最后演职员表出现时还在调皮。
先试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看不懂?
不喜欢好莱坞式大片,更爱看小众独立电影的观众更容易看懂些。就好像那个没吃火鸡的老头,坚持到后面还投入其中。
开头警察对看客说的那一连串的“no reason”就表达了三个信息。
1.直接告诉观众这片子是荒诞离奇的。有了那么强烈的暗示,后面发生了什么都在自动脑补那句“no reason”。
2.有代入感的让观众体会到这是mise-en-scene,一旦这样想就更容易懂后面的种种比喻。比如轮胎刚走动时看客就在吐槽,感觉是心声啊。
3.讽刺了电影制作中常见的现象,即为了故事主线的合理而无故避开一些不合常理的东西,并刻意灌输“正确”的三观。
看到此就有种“不详的预感”,不会真的看轮胎杀人吧?没错还真是。
我是剧透分割线君--------------------------------------------------------------
很明显拿望远镜的看客就是观众。
从火鸡开始分为两类(火鸡暗指大片中的无脑元素,很可口但没营养)。一类是吃了火鸡中毒的大众观众,另一类是没吃火鸡的另类观众,就是对影片比较有追求的影迷。
好了开始讽刺观众了,比如暴力情色之类的刺激元素就很符合当今的电影市场和观众口味。那个主角,就是轮胎,到处碾压、爆头、看美女洗澡等等,每当出现这些镜头,看客就会评头论足。
关于为何最后老头也死?我认为老头并不是专业的影迷,而是暗指一些只会吐槽的电影评论家,这种也会找到轮胎的厌烦。
那位警察,可以理解为追求商业模式的导演。
对他们而言电影像套路,只要该抛出点的地方抖包袱,像完成任务一样差不多能糊弄观众就行,于是他派人送去了火鸡使之具象化,于是大部分观众真的中招了。当警察以为所有人都被催眠时立马要收尾(好现实!),完全不顾故事走向是否合理,但后来又得知有一位影迷没中招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套路。
最后用美女引诱爆头那段,那个老头去现场说干嘛不直接爆了他,警察说要让轮胎自作自受那个梗,完全就是平时看大片时的即视感,呼应了以上“no reason”的第三条。
暴走的轮胎,觉得是编剧或者有追求的电影工作者(包括导演)。
前半段“一个脾气不好的轮胎”公路片是按照普通模式,即是按照大片导演的思路来演戏,之后轮胎慢慢开始觉醒,注意他在motel里面看电视看的是赛车!作为一只轮胎很热血啊,暗示不要压抑自己,被勾起斗志,然后就“黑化”了。
搞笑的是即便被枪毙也附身到自行车上,这代表一种力量的衍生,然后老大率领众轮胎走上大街,看着好莱坞颇有挑衅的感觉,背景乐还那么嗨,像之前的编剧罢工,虽然镜头拍的像僵尸复活。
为啥不杀那美妞?觉得只是一个梗,那妞也没招惹他,导演的小调皮~
讽刺还没有结束。片尾演职表又出现片头“no reason”,但此时观众席空无一人,暗示又是一个开始,但那些观众“已死”,表达导演对这种小众片的担忧,是啊普通观众被大片喂死了,如果“另类观众”再不保持清醒头脑就真的没有好电影的出路了。另外也可以当做导演调侃观众在看到演职表之前就已离场,怎样都是讽刺(调戏)。
而昆汀,没看完他的片子,不敢随便说他是个多么有追求的导演,但至少他是清醒的,虽然形式有点荒诞,好歹算是个觉悟之后的轮胎,总比行尸走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