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追影

追影  TracingShadow

218人已评分
还可以
5.0

主演:吴镇宇吴佩慈房祖名谢娜党淏瀚

类型:喜剧动作动作片导演:吴镇宇麦子善状态:HD年份:2009地区:中国,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豆瓣:4.4分热度:149 ℃时间:2023-12-08 08:09:55

简介:详情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宝藏的话,它在哪里,它又是什么?                         ...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宝藏的话,它在哪里,它又是什么?                                                                      塞外高手叶赫长弓(吴镇宇 饰)隐匿中原,一日在街上看到琉球国忍者明月心(吴佩慈 饰),并被她的琴声所吸引,遂生爱慕之情。                                                                      明月心为了得到“太祖开国密宝”,潜入皇宫偷取藏宝图,并和同样寻宝的三大高手展开激战,在打斗过程中,藏宝图神秘失踪。为了继续寻找宝藏下落,几人安家大明边陲小镇,每到月圆之夜,四人都会各显神通,继续追寻藏宝图下落。小镇首富许三官(房祖名 饰)富甲一方,三大高手为了房租的事情饱受许少责难。许少才高八斗,却苦恋长弓和明月心的养女唐薇(谢娜 饰)而不得芳心。明月心利用美色,企图从镇长古月金那里得到有关藏宝图的信息。                                                                      藏宝图意外出现在小镇,引得天下众多英豪齐聚小镇,各路人马在小镇明争暗斗,企图占宝藏为已有。此时,明月心带领唐薇和许三官已经找到了藏宝的地点。然而,在经历种种之后,明月心终于发现了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的宝藏
  • 头像
    韩兮
    羊蝎子讲究的是肉烂而不脱骨,如果火候不到啃起来会费劲得很,而且相当塞牙,几乎没有痛快淋漓之感。影片《追影》的火候大抵就是炖了六成熟的羊蝎子,吃得有些不爽。
    这样评价《追影》是相当实际的,完全没有恶毒之意。
    据说编剧魏君子是国内对香港电影研究最为深邃的影评人,由于笔者并没有读过多少他的评论,这里也不好多说,但从《追影》的故事框架以及那些所谓的致敬喙头来看,传说是可以站住脚的,最起码的是影片的整体框架并无大的问题,比较符合老式香港电影的剧情发展。
    影片的开篇很长,第一个段落是比武,关外第一高手之争。这是一个伏笔,由于有着剧烈的打斗情节,所以这个伏笔一定会在影片结尾处用到,那是高潮所在,果不其然,影片结尾之时,面对宝藏,最大的冲突便是关外两大高手的对决。
    长弓来到了中原,与明月心偶遇,于是便有了情感戏,而明月心更将长弓引入到了一场宝藏之争,于是,影片的主线便是关于宝藏的争夺,而长弓与明月心的恋情作为副线将贯穿全篇,这也是相当模式化的剧情安排。
    在字幕出现之前,故事共设置了三个悬念,一是宝藏之争,二是长弓与明月心的爱情,三是关外第一高手之争,而在影片结尾这三个悬念全部解决,这种前后呼应的手法是港产影片常规架构的体显。在影片的解决之道上,三个悬念与常规编排略有些不同。
    第一是宝藏的问题,华语文化中的宝藏向来是道义,而非实物,所以金庸有“仁者无敌”这样的宝藏,而本片中的锄头其实也是道义的体现,虽然是实体,但却同样是道义。这一点是符合传统主题的,但显然是少了一些娱乐效果,西方影片中的寻宝结果要比之更快乐一些。从这点来说,关于宝藏的结果安排并没有超出传统剧情设置。
    第二是长弓与明月心的爱情,明月心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宝藏,二是长弓,按照非喜剧的效果而言,长弓最后应该身死,然后明月心知道了真正的宝藏是一个爱自己的男人。但此片是喜剧,还是团圆一些为妙,于是地洞虽塌,长弓却不死,而且终于合奏一曲,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第三是关外高手之争。魏君子在这个线索的处理上非常有意思,按照港片的老套路而言,长弓应该在影片开头处输了,然后心灰意冷逃入关中,再然后在结尾处由于某种力量(假设是爱情吧)而取得最终胜利。但此片中的高手之争的胜负关系则恰恰相反,长弓先胜后败,对手意外地死于明太祖所遗留下的宝物之手。这就需要玩味一番了,显然,这不是长弓的成长问题,而是要强调明月心的心理变化,结尾处长弓处于劣势,此时才给了明月心发现自己爱着长弓的动力。
    有了开头与结尾,再有了主线与副线,影片的中间部分便不难想象了。需要说明的是,影片的副线显然增加了许三官与小薇的爱情线,由于许三官身怀藏宝图,所以他的这条线将主线与副线之间完全联系了起来。从全剧来看,影片是一幅好的骨架,完全符合香港商业片的整体剧情编排。
    笔者说过,这是一部只有六成熟的羊蝎子,那么血肉就涉及到了影片的细节以及各种桥段的处理。据说吴镇宇拿到魏君子的剧本是文学本子,没有太多的视听语言,再结合影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现在流行元素,例如小沈阳的说话腔调等,这就说明了影片在拍摄的过程中对细节的处理是非常多的,也是非常临时,这种方式显然更符合许多香港电影的制作模式。提纲在手,现场对剧本改动。
    在细节与桥段的处理上,影片主要涉及到了几个方面,一是武打设计。本片的武打设计在几个地方还是有些新意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向一些老的武侠片的致敬,例如轻功一节,在动作上明显是对《卧虎藏龙》的敬意,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影片中许多画面的造型会让人联想到早期的小人书构图,尤其是以圆月为背景的情况下,在许多公案的小说插图中都能找到此类的构图方式,非常具有怀旧感。当然还有一些忍者的诡异手法等,总体来说,影片在武打设计上还是值得一看的,不是由于更多的新意,而是由于能让读者想起一些老的东西。
    二便是致敬的问题。据说此片有多处向老的香港电影致敬之处,笔者虽然看出一两处,但不能完全理解,毕竟没有魏君子的水平,所以也强求不得。作为观众来说,只要没有学究的精神也大可不必理会。致敬本身绝不是坏事,但有些地方为了致敬而令情节游离影片之外则多少有些得不偿失了,或者有些地方的致敬并没有做足也不太合适。例如影片结尾处边城小镇群雄一战,长弓要与明月心合奏一曲的细节以及饭店里点餐情节等,我们都能在一些香港老电影或金大侠的书中找到出处,但放在此片中,多少有些戏谑,而这种戏谑是跳出故事本身的,于是便有为了致敬而致敬之嫌,反倒是古庙一战时那“兰若寺”三个字令人会心一笑,简单有力,致敬得不留任何痕迹。
    三是时尚元素。这里笔者并没有提到喜剧元素,因为此片中的所谓喜剧桥段都是以一种时尚符号来体现的,用这种现在与过去的落差感来试图产生喜剧效果。例如许三官的小沈阳腔调,明星脸之争,或者是机关中的奥运文字方块等等。按照主副线来看,宝藏机关中的文字方块是与剧情最为贴切的,它直接影响到了剧情的发展,而其它的许多时尚元素大多便是游离于剧情之外的了。
    吴镇宇不可否认是一名好演员,但作为一名导演,他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们可以看出此片的诚意,也可以看到此片中的某些动脑之处以及创新的想法与尝试,但吴导却没有将这些细节与影片主线整合起来,也没有用细节来真正地点评一些社会流行元素,所以这些细节便生硬而令人嚼起来不太舒服,甚至很是塞牙。这当然就是火候的问题了。

    韩兮
    2009-9-8于通州
  • 头像
    图宾根木匠
    “无厘头”是什么意思,香港人当然比我更有发言权,这本来就是他们那旮的土话。不过对于从小看港片长大的内地影迷来说,“无厘头”已经成了特定的形容词,我们不需要细究词源上的滥觞,甚至不需要上溯到许氏兄弟那么遥远——对于绝大多数内地影迷来说,“无厘头”就是周星驰的喜剧电影。
    同样,在我的字典里,“无厘头”也是和周星驰划等号的,所以当我在谈论“无厘头”时,完全依照周星驰喜剧电影为模本。
    学者们评析“无厘头”,往往会冠以“后现代”的帽子,什么恶搞、戏仿、拼贴、解构、狂欢之类的,这种源自香港市民阶层的“俗”文化,有了“后现代”的这杆大旗,亦能拉扯起学院庙堂的虎皮了。但是,我以为,上述所谓特点不过是无厘头的表面特征,其实不需要什么学理分析,智商比麦兜高点的人都能看出来。关键在于,有了这些表面特点,不见得就一定是无厘头。
    譬如近些年风靡神州的“山寨”热潮,按照我的理解,“山寨”就是恶搞和戏仿,初看跟“无厘头”是一回事。但是,仅仅只有恶搞和戏仿的“山寨”,并非就是无厘头——表象之下尚缺少灵魂。
    例如《追影》一片,山寨明星脸一大堆,山寨成龙山寨刘德华山寨李连杰排排坐,不过除了硬胳肢出观众的几声干笑,从头到尾都莫名其妙。本来我期待房祖名跟山寨成龙的那场对手戏能有些火花,无奈山寨成龙大喊一嗓子他那画的像四脚蛇的服装logo是龙之后,就悄无声息了。你看看星爷,他的无厘头作品为什么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掩盖在无厘头乖张外表之下的,乃是小人物的打拼、弱势群体的心酸以及物欲横流时代坚守理想和真爱的艰难。少了这些,星爷的电影早就被掩盖在电影史的尘埃之下了。
    要用无厘头的手段突出上述这些真、善、美的主题,那就少不了辛辣的讽刺。要描摹小人物,那就要讽刺大人物;要坚守理想,那就要讽刺拜金主义;要追寻真爱,那就要讽刺虚情假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笑中带泪、玩闹之后有感动,本就是无厘头的题中应有之义。《喜剧之王》为什么感人?龙套演员和三陪女的爱情背后讽刺的是那些为富不仁、狗眼看人低的势利小人;《少林足球》为什么感人?落魄教练和少林弟子的身后又把作恶多端的权钱勾结揶揄得狗血淋头——总的来说,所有假、丑、恶现象都是星爷无厘头电影里的讽刺对象。所以说,无厘头看似披着解构价值、躲避崇高的后现代外衣,其实内里还是弘扬宏大价值、甚至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若仔细分析一下,无厘头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前卫,细抠的话连三纲五常也能找得出来。
    但是《追影》在讽刺什么呢?讽刺李连杰用“壹基金”骗钱?这是文不对题;讽刺刘德华唱功不佳?在暴红的曾轶可面前,Andy有足够资格去做她(他)的声乐老师了;讽刺成龙开服装店不挣钱?人家打算挣钱了吗?再说了,就算真不挣钱,与老百姓何干?都《寻找成龙》了,谁还记得卖衣服的事?山寨来山寨去,山寨到后来,《追影》自己也被山寨了,故事凌乱不堪、情节故弄玄虚,坐在电影院里基本上就是打发时间了。
    讽刺还意味着要担责任,星爷在97前的港片里,还能时不时的拿敏感事件开涮——譬如《整蛊专家》里吃了“谎言豆沙包”以后的那段精彩独白,这种辛辣讽刺现在不可能再有了;同理可证,《国产零零漆》里有伟人题词的那把菜刀也是昙花一现。而《长江七号》之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亦是星爷对内地民工生活的不熟悉,讽刺得不到位,无厘头也就索然无味了。
    但不管怎么说,星爷还是在艰难的讽刺着。《大话西游》那种对宿命和两性关系的深刻讽刺做不到,简单的小人物励志性讽刺绝对不会少。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追影》就是棵空心萝卜,外面绣了两朵花不假(起码吴佩慈的背挺好看),里面却是空无一物。
    于是,《追影》迅速的综艺化了,整了一屋子的山寨周杰伦摆嘻哈手势,晃的我都想找吴宗宪了。说是向武侠先辈们致敬,用的镜头不够典型,一般人估计都看不出来——这其实也是无厘头的命门之一,若要戏仿、恶搞,被拿来开涮的片段或人物一定要经典,这胡金铨、张彻本来时下电影观众知道的就不多,你拿来照猫画虎一番,根本没有效果。
    此外,无厘头手法的运用,还切忌没有新意。噱头满大街都有,但要令人耳目一新,断不是件易事。无厘头的噱头,“第一次使用会被认为是创新,第二次使用是重复,第三次就会应和观众的审美经验,使观众厌烦。”【1】依照这个标准,《追影》雷人有余,创新太少——山寨的山寨,就不是山寨。
    像周立波那样在《我为财狂》里拿四代核心说事,《追影》肯定过不了总菊的剪刀(多半也是出于这个顾忌,谢娜山寨奥运点火仪式的镜头也被放在了正片之后);我也没指望吴导演能拍出《是,大臣》和《水》那样的政治讽刺作品来,但就算要寻宝,拉来刘伯温的《烧饼歌》,怎么也不如恶搞一番《印第安纳•琼斯》或者《达•芬奇密码》靠谱吧?实在要武侠山寨,那得罪下《黄金甲》或者同公司的《夜宴》效果也应该更佳。
    山寨不是没有内涵,山寨不是没有追求,往大了说,“任何经济文化政治的起步,都是从山寨开始的,忘记山寨就是忘本……我们的国家建国初期就是山寨苏联,我们以前的XX思想,就是山寨的XX思想,我们的XX理论就是山寨的XX理论,我们的XXX,也是从山寨X起家的,可以说,没有山寨就没有新中国。”【2】可见只要山寨得到位,你不想讽刺也难。
    再说句充牛掰的话:艺术都源于生活,真要不懂该怎么讽刺,就多看看《新闻联播》吧——当然,这句不算讽刺。

    【1】康宁《喜剧电影的精神内核》,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韩寒《没有山寨就没有新中国》,摘自韩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cbzk.html

    (刊载于《北京晨报》09年8月3日)
  • 头像
    Cc
       在一个阴雨天里看了吴镇宇的新片追影,给女朋友看,女朋友用她很鄙视很无奈的表情跟我说,说我都没怎么看,我只看了不到2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确实很雷人,不知道导演从那找的那么多貌似大牌的脸,充其量的用来搞笑,网上骂的人不少。
      但是我却喜欢看吴镇宇,尤其是看吴镇宇的郁郁寡欢的样子,看他喜欢一个人却不说,暗中一直的保护明月心,也看他在明月心收到古月金在上班时间画的假花的开心样子却从背后掏出了他要送给明月心的真花,明月心是知道的啊,所以才会在每次吴镇宇救了她的时候笑的那么妖娆。真喜欢一个人,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我们不会怕,不会怕那个人什么时候离开自己,我们长久以来要找的安全感我们找到了啊。

      我希望自己身边也可以有这样一个男子,我们出去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怕,因为身后有他,他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并且不离不弃。

      吴镇宇长期以来的影片角色都是这样一个大男人,可以让女人绝对安心的男人,浪子也可回头,并且能够让浪子回头,他绝对比任何一个普通的男人都要爱的深,因为他经历过的风霜让他更明白怎样去爱一个人。

      亦舒说,爱一个人,通常是没有言语的,爱的那么深,难以启齿,甜言蜜语,多数是说给不相关的人听的。

      你找到你要的宝藏了吗,房祖名背起谢娜,那么可爱的说到,人人都来找宝藏,我已经找到我的宝藏了。谢娜是那么幸福的笑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宝藏,它来过,或者它还未曾到,我们只是要知道它是不是属于你的那块宝藏,然后好好珍惜它

      
  • 头像
    烏滌非

    今天一大早跑去美嘉看第一场。看完以后我就心情难以平静。联想豆瓣的评分,我都为吴爹叫屈。
    好吧,头都起了,我就不怕被砖砸——我就是来“拨乱反正”或者“拨正反乱”的,怎么的?!

    我相信,这绝对是吴爹4部电影里导得最好的。搞笑也笑到了,囧也囧了,槑也槑了,靐也靐了,娱乐效果完全足够。吴爹说没表情就没表情。故事是没那么新鲜,致敬是没那么明显,讽刺是没那么激烈,但这电影的出发点就是娱乐,娱乐完了,你还想怎么着?

    套用吴爹组里DevilTX最近十分中意的一句话:太认真,你就输了。

    坐在我旁边的大概是两个中学生,电影演到大约半小时的时候,她们感叹:为什么我一点也不想笑呢……话音未落,谢娜登场,菜谱一翻开,全场笑倒。
    我之前最担心的是这电影不好笑,而绝对不是致敬致得怎么样或者是故事有多么深刻。因为现在有太多以“喜剧”做外衣的电影让人看了想哭。而且现在满大街冷笑话泛滥,观众笑点普遍以几何倍数增长,能把人逗笑实在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预告片看得我心惊胆战,因为我发现出现的罕有的几句台词几乎能把人冷死。
    幸好现实不是这样冷酷。至少作为一部喜剧,或者就说是搞笑的片子,《追影》还是合格的。

    说故事。
    古往今来,寻宝的故事多了去了,往往多方势力牵扯厮杀,最后幸运的捡了半条命杀进洞里,再筛掉那些脑细胞不够、死活做不出寻宝题的,再从天而降一个反派大boss横空抢夺胜利果实,而宝藏本身往往令人大跌眼镜。能找到富可敌国的财富者,寥寥无几,大部分或金光闪闪或锈迹斑斑的箱子里装的都是些破字条烂布头,或者化成灰的文物,或者下一张藏宝图……
    总是这样,你搭上身家性命去赌一次博,结果血本无归,倒像被画图的人给玩耍了一通。
    《追影》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而俗套,讲了一个被讲烂了而所有明眼人都明白的道理,甚至连藏宝图的载体都使用了古代藏宝寻宝历史上最流行的羊皮。而很多台词更加是直白到让人想去死,比如明月心最后拍着石头哭喊她终于知道她要找的宝藏是一直对她很好很好的大胡子蜀黍。
    可是故事的老套并不妨碍讲故事人的心裁。如果你不去揪住这个老套的故事摇摇欲坠的那颗牙不放,你反而能看见一些露头的新牙。
    我个人最喜欢的桥段是古镇长给明月心利用工作时间画了很多花……之后那一段,长弓默不作声地跟在明月心身后,听她夸奖古镇长可爱,然后墙壁上的剪影出现了一小捧明显干枯的草花。然后伴着两人背影的离开,古镇长花费的那些工作时间,一朵一朵地被丢在回家的路上。
    何必去计较故事的新旧。警匪片永远都是正邪对抗着,爱情片永远都是男女纠结着,为什么我们看了一部,还看下一部?

    说山寨。
    其实我到今天也不是很明白山寨到底是怎么个意味。那就姑且放过这条解释,大概出现在电影里面的明星脸们都可以统称山寨版某某某。
    要赞一下那三位“成龙”、“李连杰”和“刘德华”。很遗憾我们只记得他们是山寨的谁谁谁而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名。世界上一个长相熟悉的陌生人本身就已经够令人开眼了。这三位倒把特点也都学了个十足,更不要说后来那若干个……“谢霆锋”、“周杰伦”、“李连杰的表哥”……还有“任贤齐”、“洪金宝”、“吴京”……
    我国果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人杰地灵……
    如果有人看到这些人的时候没有笑,那我相信……那个人……一定是……
    ……
    不认识“李连杰”、“成龙”、“刘德华”……
    所以,笑过就笑了,顺带着连李连杰的“壹基金”、成龙的“四脚蛇”和刘德华的鼻音、动作都山寨和玩了一把之后,干吗还要讨论山寨得够不够水准够不够专业?中国的电影要崛起发展腾飞,也不是靠山寨化的。明明是只搏一笑的事,为什么非得苦大仇深?

    说武侠。
    总应该承认这片子打得很好看吧。向谁致敬什么的我就不清楚了,看来是敬得不好,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拿这个说事。
    武侠是一种情怀,没错。但它同样也是一种载体,一种表现形式。当它达不到情怀那么高的境界的时候,它作为一种好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不是比空追求情怀而不达要好呢?更何况,近几年的电影里似乎很少出现“武侠”了,除非有人愿意把《十面埋伏》算上的话……
    不过要说的是,吴爹说过这片子里没有血,果真如此。但因此也让大家对琉球美丽女人者的自愈能力产生了小小惊叹……百斫而不死啊……

    说演员。
    演员其实没什么好说的,除了吴爹以外,基本约等于本色演出了。吴佩慈专门打电话向林志玲学发嗲,可惜后来是配音的。吴爹的国语大有进步,并且幸好他台词很少并且不需要什么语气……谢娜、房祖名、党浩瀚主要负责搞笑,任务完成得很圆满。

    说导演。
    吴爹真的进步了很多,片子画面相当华丽丽,叙事也流畅了很多,能把自己要说的东西拾掇到一起了。这对于他这种思维极端跳跃的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在《自从他来了》里面,他借那个拍什么什么反压迫宣传片的导演之口说了一句话:艺术创作是很个人化的东西。他亲身实践着这句话,并往电影里丢了不少他非常个人的记号,比如……环保……
    作为导演,他的前三部作品从票房到口碑几乎每况愈下……究其原因其实有很多,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那些都是习作。习作,总是难免水平不稳,始终是在走一条摸索的路。大家以为他在玩的时候,他正正经经地拍些他想说的正经话出来,结果被人嗤之以鼻;现在,他做的不是“习作”而是“作品”了,他够胆轻松地去玩一下了笑一下了,结果碰上无数正经人皱着眉头一本正经地追根溯源和指摘。
    当电影是什么?又当《追影》是什么?教育片么?伦理片?人家明明白白告诉你四个字“武侠喜剧”,有人就爱那么认真,恨不得把“武侠喜剧”四个字每道笔划都找出点和《追影》不对付的地方来。

    太认真的人,你们不适合看这片子。
    如果笑完了还要找些写论文的话题,还是《赤壁》比较合适。

    甚至有人拿吴爹的“过亿”来说事儿。还说你不认真?
    王晶嘲讽他前三部电影加起来票房才几百万,跟《00狗》没得PK。
    但吴爹说,自己看自己的儿子始终觉得最漂亮。

    给五星的确有偏心的成分。这片儿远算不上完美或者经典,也许过几个月就会被人忘掉了。
    但你笑过,不重要么?
    豆瓣上牛人很多,正经人也很多,五分钟的动画也可以写出思想深邃的三千字长文。我辈凡人,关注的无非是电影好不好看、合不合心而已。如果是喜剧,它让你开心;如果是悲剧,它让你悲伤;如果是鬼片,它让你害怕。之于我,足矣。不是无脑思考,只是脑也不是时时都要思考。《追影》里面,小薇最喜欢说自己喜欢不用脑的游戏,但却是她解开了寻宝路上的一个迷题。
    电影是一门艺术,同样是一种娱乐。艺术引人思考,但不是要人钻牛角尖;娱乐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产物,注定了被摆到显微镜下切片研究是一种伪学术的表现。
    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生气了你愤怒了你不屑一顾了……恭喜你,你认真了。
  • 头像
    五色全味
    仅作参考,技术分析,先赞后弹:

    赞:

    1.吴镇宇一贯的主题先行,吴镇宇同学有想法爱思考,虽然执导数部电影无一不败北,但仍然坚持辨证和主题,说明他是个爱动脑永不言败的好青年,吴镇宇从环保(【9413】)讲到教育(【自从他来了】)再讲到南北和(【醒狮】),媒体上张扬独立的吴同学始终有一套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比起某些价值观混淆的电影,值得褒奖;

    2.针砭时弊,八卦到底。吴镇宇同学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戏谑了他颇有微词的三大男星。抢了他影帝的刘德华(【大只佬】撼【无间道II】),成日要求众人穿唐装的成龙(吴镇宇乘着成龙不在也在金像奖穿了一回),慈善到近于啰嗦的李连杰,将【醒狮】片尾吐槽杨千嬅的八卦精神发扬光大,含沙射影指桑骂槐,颇符合一代神经刀的特质;

    3.明星脸大齐聚。除了三个主要山寨明星,另有一幕出现无数明星脸的场景,颇像一档开心脸综艺栏目,有兴趣的不妨看后一一数数;

    4.片头制作精美。直接从华谊兄弟logo转场到明月夜,在国内电影还是第一次见到。字幕转场制作精致,开头的格局会让你觉得这部电影确实像是一部可以过亿的大片;

    5.笑料不断,从对白到表演,都将小作坊式的港式幽默结合内地特色,发挥得很彻底,演员放得开,基本没什么顾忌;

    6.动作和剪辑都算精良,马玉成和林安儿维持了一贯的水准;

    7.寻宝一段颇有致敬意味,“猜字谜”“字阵”等闯关形式都富有早期邵氏电影的影子;

    8.片尾颇具黑色幽默,追影追后一场空,又颇似一场讽刺剧,令人莞尔。

    弹:

    一。吴镇宇一贯的主题先行,想说的东西太直白,反复强调,但故事性却不管不顾。整部电影看下来,发现基本的故事框架就是“寻宝”叠加笑料,人物无变化,叙事无起伏,基本就是平铺。只顾讲中心思想,不关心讲故事本身;

    二。不厌其烦地揶揄三大男星,个人指向明显,知道的是拍电影,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娱乐反斗星】和查小欣的专栏呢;

    三。山寨明星鳞次栉比,山寨风格一时无倆,就是【十全九美】也要甘拜下风。在这样一个“主题先行”的电影里上演了综艺节目,实在有些不伦不类,主题被综艺化的戏谑冲淡了,而综艺也因为癫狂过火而显得过尤不及;

    四。除了片头外,这个片子真的一点也不像是一部可以过亿的电影;

    五。笑料密集,囧料和低级桥段高度凝聚,电影风格分裂,低智的设计让“主题”的寓世味道顿失,远没达到亦庄亦谐的效果。演员全盘山寨化,放得开表演等于没皮没脸地嬉笑胡闹;

    六。动作剪辑精良,但没有突破,马玉成的动作风格就是没有风格,林安儿的剪辑风格就是导演平庸她也平庸;再说说合导的麦子善,他的导演风格就是不会做导演;

    七。寻宝一段空有致敬的影子,却没有拍出致敬的效果,除了“字阵”有点看头,基本就没有其他内容了。寻宝过程太过儿戏,估计已经把魏君子的原有剧本改得七七八八,和原意貌合神离了;

    八。片尾寻宝“追影成空”的黑色幽默之后,随即变成雪夜的大联欢,山寨party又一次被发扬光大,以充分坚定的山寨立场消解了之前好不容易建立的黑色幽默,高级幽默坠落到十八层以下的低级幽默,并且以一种合家欢山寨歌舞剧形式收官,表明了他作为囧片的不变立场,囧囧有神。


    总结:这是部分裂的电影,山寨嘛它也不是【十全九美】那种,“言之有物”吧他又不似吴镇宇的前作,看各人喜好了,憎恶有之喜爱的也应该有之。吴镇宇同学的导演水平呢?

    还是非常有进步空间的。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d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