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马东蔡康永金星
类型:大陆综艺导演:牟頔状态:已完结年份:2015地区:大陆语言:国语豆瓣:0.0分热度:349 ℃时间:2022-09-21 21:53:20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灵剑尊
同学来了
型男大主厨
武神主宰
女人我最大
命运好好玩
《灵剑尊》是由索以文化制作的3D动画。根据同...
播放指数:2405℃
我们观众总是欲求不满,总是很苛刻。第一季《奇葩说》从石头里蹦出来,我们带着的是好奇,是惊喜。可是它也有其他节目进入到第二季时的处境,大家就算不拿放大镜去看它,可是心里面总有一个预设,笑果有没有比第一季多,效果有没有比第一季好,选手有没有更奇葩更能说,我们时时刻刻不自觉的就进入这样的比较之中。所以,《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扑街,《我是歌手》第二季差不多也扑街。直到,大家伙重新把心态归零,想着,第二季都那么屎了,还能怎么着呢,要不然从头再来吧。这时候,你眼中的那个节目才会重新焕发光彩。
《奇葩说》就是处在第二季这样一个尴尬的时间点,并且在这样的时刻,做了不小的变动。
金星来了,高晓松走了。这真是一个要命的变动。
好在节目组神来一笔,让优秀的老奇葩们继续留在这个舞台上,做一个缓冲,要不然,我们真的无法想法那18位新奇葩会带来怎样惨烈的节目现场,目前剩下的已经是里面的高手了,可是新奇葩们在比过这么多场之后,我们还是嗅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回到标题。
《奇葩说》这个节目,难度最大的地方就在于说话与综艺的微妙平衡,两者缺一不可。往辩论的方向走过了,变成了全国大专辩论会,往综艺的方向走过了,变成了快乐大本营。所以,这个节目的标题就透露了一切,你得是“奇葩”,所以你得负责好综艺效果,你还得会“说”,所以你得会说话会辩论,你的论点得够新颖够异想天开。像第一季中,刘媛媛这样的演说家冠军像王梅这样的专业辩论选手,就是因为一板一眼从立论认真出发,很快便遭到了淘汰。
而剩下来的选手,每个人都极具个性魅力。肖骁外型就足够吸引人,言辞犀利也容易见血;马薇薇学院派出发,立论总是高人一等,在我们还在二元对立时代混的时候她都已经奔向三次元去了;范湉湉她不一定辩论的最好,可是她懂这个舞台要什么,她最好笑最真性情最会咆哮;如晶憨直单纯,立论也总是不落窠臼。
她们,都兼顾了“奇葩”与“说”。
如今剩下的新奇葩们,节目组已经把连“说”都不会的给淘汰了,但是剩下的这些,未免有点太偏“说”了。邱晨逻辑敏捷,可是她太像在国辩现场了,连王梅当年都知道要说几个搞笑梗,可是邱晨似乎从来都是一本正经的在辩论;周玄毅这种大拿,拿出脑洞派,但是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此外,还有陈铭、胡天语、陈咏开,九个新奇葩里,国辩选手就占了五个。
他们的确很会说,可是他们也正是因为太会说,而忘记了这个节目毕竟是一个综艺节目,大家伙想看到对话题的探究,还想图一乐。所以我们记住了五个很模糊的国辩选手,如果是在辩论舞台上,这无伤大雅,可是如果比起第一季的选手们来说,他们的个性很模糊,他们似乎不够奇葩。
所以康永知道坏了事,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他说到,大兵当时是自己救回来的。康永很懂,他需要的新奇葩不是谁谁第二,而是要这个舞台上没有出现过的角色,那就是大兵这样的操着东北腔的爷们。至少从语言上,大兵能很快给大家留下印象。
有人会“说”不够“奇葩”,也有人够“奇葩”不会“说”。
金星就面临着这样的处境。
她一初登场,气势很好,来的女神都叫丫环,金句直往外蹦。可是金星光顾着有小短句了,真正要到总结的时候就不行。
金星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她太政治正确了。她每一次的选择,恋爱经验少的,不要开放婚姻,不要备胎,太普通太政治正确。我们可以说金星是一个有传统价值观的人,可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你也很难在说出什么有创意的话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高晓松,还能往逼格上去走。于是康永每次都做少数派,每次都入情入理的,用逻辑用情感让少数派显得那么动人,而金星老师,站在一个大多数人的观点上,只能说出一些很直观的话。
除此之外,她还很容易一选就开始说自己的理由。有时候我有点替她着急,因为她本来对这话题说的就不多,还一开始全给跑没了。
所以,高晓松的再次出现,真的是给了金星难堪。高晓松与蔡康永,能就“世界末日”这个话题,谈到“群众与ZF的愚昧”这一问题,让我深觉,还是要多读书啊!!!连康永在节目里都不自觉地表达出对高晓松深深的挽留之情,他虽然嘴上说,我和金姐都相处的很好,你一来我就又要和你争,可是他也知道,棋逢对手才是最好玩的。
节目一播出,大家本来蠢蠢欲动的心情找到了一个出口,所有人都叫嚷着要晓松回来,《奇葩说》更是开展了有史以来相当莫名其妙的一次危机公关,所有选手和节目组都发微博挺金星,这样大范围的支持,反而更加让金星显得难堪,在我看来。
不过金星也挺好,那一集她说了,要我先说吧,精彩的在后头。我知道,她活得特明白,她也特知道自己说不过其他两位,所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了。这也挺好,金星就负责小短句的精彩,也不错。
好在节目组成功依靠出柜这个话题挽回人气。网络真好,我们终于不用在受到传统体制的各种条条框框,想骂娘消音就行,想说黄段子说就是了,想讨论这样在大屏幕上没可能看到的话题,讨论就是了。
柏邦妮说了,我们国家就是事实在前争论在后,如今国情已经进展到这一步了,奇葩说敢为天下先,找一个出口让大家勇敢的说出来,确实如马东所言,那些赞助商们,你们赞助这个节目是你们的骄傲。
不过最新两集,我们又觉得,没有之前好笑了。马东基本上一个人需要承担70%左右的笑料,确实有点辛苦。马东真是世间难得的奇物,这样的宝贝得好好养着。
我曾经在奇葩说播出前几集时说,觉得各种各样别的新综艺已经快超过奇葩说了。但是我觉得,奇葩说就是奇葩说,它真的是一个伟 大的节目,但是我不会说极限挑战是伟大的。因为正如《白色巨塔》相比《半泽直树》一样,我们从不苛求一个综艺节目要承担多大的社会意义,但是如果它能承担还不失综艺性,它就是伟大。
辩题:好朋友的恋人出轨了,你该不该告诉他? 立场:不该
发生在两个爱人之间感情的标准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在人口比较少的时代,每个人必须要占据好一个恋人,在那样的一个环境底下也许“忠贞”是一个不可为逆的标准。可是在现在这个大家这么密切地交集的时代,我们一天当中在网络上面遇到的人,比起古时候的人他一辈子遇到的人数都要多。所以在这个时候,恋爱当中,忠贞还是不是最高标准,这个是我今天看待这件事情的一个出发点。
我认为忠贞不再是那么严格的一个标准。当你的朋友要多事地替你来决定他谈恋爱的对象够不够忠贞的时候,他采用的标准未必是你想要采用的标准。所以,一旦你这个多事的朋友,他采取了一个比你严格的标准,你的感情受到了干扰,这是不必要的干扰,因为那个人采取了一个过严的标准。两个人在一起要克服的问题很多,可能是地位的差别,可能是双方家庭背景的不同,可能是这两个人个性的不同。我碰到过很多男女情侣分手是说我们个性不合,而不是说他不够忠贞。忠贞并不是爱情里面最严格最重要的那一个标准。所以大家大惊小怪地把出不出轨当成是唯一要把别人拆散的一个衡量准则的话,我认为是太天真了。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对忠贞的标准都各不相同,所以让恋人们自己决定忠贞在他们两个人当中有多么重要,而不需要你来多事。
辩题:遇到人生挚爱要不要离婚? 立场:不该
婚姻不是保存爱情的容器,就像你把新鲜的蔬果放进冰箱后,它就开始改变了。很多婚姻到了后来,是冰箱、是罐头,它在我们饥饿的时候还是能够养活我们,让我们生存下去。可是那个冰箱、那个罐头里面放的水果,不再是当初长在树上的那个新鲜的水果。所以请不要天真地把爱情和婚姻划上等号。你们为什么遇到今生挚爱要离婚,无非是希望下一次的婚姻能够保住这个爱情。可是你势必要幻灭,你搞错了方向。婚姻不是拿来保存爱情的,婚姻一进入爱情,就会转变为其他的东西,它会转变为家庭,转变为亲情,它会转变为信任与依赖,它就是不会一直是当初的那个爱情。《廊桥遗梦》为什么让我们这么多人为之打动?因为它没有变为下一个婚姻。如果她跟着那个摄影师走了变成下一个婚姻,那个今生挚爱会变成一个丑陋的尴尬的冰箱里的罐头里的故事。所以我建议好好珍惜你的人生挚爱,也好好珍惜你的婚姻,他们各自在你的生活当中,担任不同的支撑力量。
辩题:选伴侣是选择恋爱经验多的还是恋爱经验少的?
立场:恋爱经验少的
我谈别人的爱情的时候呢,不太喜欢把它当战略。找一个伴侣目标是变得幸福,而不是变得成功,这跟做生意是不一样的。人生归结到最后只有一个事情,就是回忆。我跟别人有什么区别,就是我们每个人累积的不同的回忆而已。到人生闭幕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我们拥有的最珍贵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就是回忆。新咖那边讲选择恋爱经验少的一方其实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不想掺杂在某一个人的一片回忆的大海之中,我们想要跟他拥有独一无二的回忆。
我从来没有抱着敌视的立场在看恋爱经验多的人。有一句话让我觉得很心酸的,这句话是说:如果你认识当初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意思是我现在这么糟糕,那是因为我当初受过很多伤害。我对于恋爱经验多的人会觉得怜悯,觉得他怎么那么辛苦。我遇过一些恋爱经验多的人,他们常常让我觉得,他们背后藏了一片满目疮痍的战场,我好像走过好多地雷炸过的洞一样,在那上面想要栽培出一朵玫瑰花来。我不是不觉得那些回忆不珍贵,我只是不想让我的回忆掺杂在那么惨烈的回忆当中而已。我觉得能够遇到恋爱经验少又能够成为伴侣的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辩题:接不接受开放式婚姻? 立场:接受
我觉得要做任何一个不符合现状的开拓性的动作都挺麻烦的,结婚也很麻烦,离婚也很麻烦,维持婚姻也非常麻烦。要让婚姻继续下去要费尽心力。我举一个例子,在坐各位觉得监狱制度很了不起吗?我觉得监狱制度大部分内容我们以常识来判断,是挺蠢的。就是他犯错了,把他放进去,喂他吃饭,把他养好,怕他死掉,让他跟其他囚犯有更多沟通的机会。这听起来是一个很荒谬的设计吧。但我们在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之前,监狱会继续存在,婚姻对我来讲是同样的事情。婚姻是我们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来维持稳定的关系之前,我们想出来的一个仅有的办法,然后为了要让婚姻存在,我们费尽心力。
我告诉大家不要说法国有四种婚姻状态了,其实你们认得的人当中有哪些事情好了。爸爸妈妈有没有分房睡的?分房睡在过去长辈会认为你们疯了吗夫妻怎么可以分房睡。可是他打呼噜打的我睡不着,我每天晚上都失眠,我只好分房睡,好,分房睡发生了。分房睡之后两个人合不来,可是我不想在小孩面前标准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所以我们分居吧,就分居了。有人分房睡有人分居睡,这表示我们在婚姻的大牢笼底下我们努力地做各种改变,只是希望能够维持住这个婚姻而已。而开放式婚姻是这么多婚姻模式当中不得已的一种。那么我们这些作为接受者的立场,也无非是因为我们理解婚姻充满了众多的无奈,充满了众多需要努力的部分,这只是其中的努力的一种方向而已。
辩题:如果还有一个月就到世界末日,当局应该公开消息还是秘而不宣?
立场:公开消息
我看到过一个访问,有一位环境学家,他说我们人呐,老是教育大家说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不要把地球给弄毁灭了。他说讲这个话的人很傻,我们在瞎整地球的时候,我们整得不是地球,我们整得是我们自己。地球遇到过比我们目前险恶更多的环境,它早就被流星撞过了,它整个空气变得乱七八糟的,比现在严重一千倍的时候都有。所以我们人类再怎么瞎整地球,地球还好,地球经历过很多事情。我们瞎整的是我们自己。所谓的世界末日不是地球会灭亡,是我们人类会灭亡。
我们人类会灭亡的时候我们在乎什么事情?你生命剩一个月的话,你大概狂欢个三五天也就差不多了,你不至于三十天都狂欢的,你三五天就会觉得空虚了,你还是要寻求一个意义。我们每一个人形销骨毁从地球上面消失不见的时候在乎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有没有最后一点我抓得住的意义。不管那个意义是我是道德的,我是善良的,我是高贵的,还是我曾经存在过,我制造过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全体灭亡的时候,人类所在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刚才你们主张秘而不宣的人,花希讲了一件事情,他说留给外星人看留在博物馆里面一个我们生活的常态。这个刚好有点像我想要讲的这件事,就是我们人类希望留下我们文明的痕迹,我们不希望地球在经历过我们之后毫无改变,我们不希望人家重新来拜访这个星球的时候上面是一片荒漠。既看不到唐诗宋词,也看不到卢浮宫,看不到万里长城,我们希望留下一点痕迹,那是我们最后能够所求的一点点意义。因为我们都要死了,没别的事好做了。你上了谁也好,吃了什么也好,那都不重要。就是留下一点点的痕迹,表示我们存在过。
好,那回过头来讲,如果我们想要留下一点痕迹的话,我认为政府并不会别人间高明,因为政府也没经历过这件事情,它不知道行星撞过来我们该如何留下一点痕迹,他是给万里长城盖上一个大罩子呢还是给卢浮宫盖上一个大罩子,这个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刚才有一位辩友讲得非常好,就是智慧在民间。你要相信我们的每一个人都会想尽办法的留下一点线索,表示我们人类曾经存在过。所以应该公布消息,让大家各自想办法,你留下的是狂欢的痕迹还是宁静的痕迹,你是偷偷在后院打下一个洞,把一本金瓶梅藏进去,一本红楼梦藏进去,还是你偷偷的就在墙上刻上字写着“高晓松到此一游”,都可能是最后在地球毁灭的时候,你留下了的那一点点痕迹偏巧就成了人类曾经存在的证明,我认为政府照顾不到这件事情。他可以把整个卢浮宫的藏画都运到地底下去埋着,不见得能够保得住,所以公布消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鼓励民间大家各自想尽办法留下一点痕迹,因为那是人类灭亡之后我们唯一会感觉到有意义的方法。
辩题:该不该向父母出柜? 立场:不该
我真正的例子我想讲给你们听。演艺圈呢,只要有人想出轨了,就会来问我。演艺圈有一些明星跟我没那么熟,他们就会通过朋友绕来绕去地传过简讯来,想跟我商量一件事情。然后我收到那个讯息,那个艺人就说,他要出柜,他当天不知道怎么了,他当天十分钟后就想要出柜了,然后他十分钟前就来咨询我的意见。我可以理解那种感觉,就说他忽然那有那个十分钟,他强烈的愿望他想要做他自己,他再也不想对他的粉丝们隐瞒他的身份,那十分钟当中,我如果给他加个油说,去,他就会去;我如果挡住他说,别,他就别。好,所以我的压力就这么大,我倒霉嘛,我是唯一一个出了还健在的人。
我通常会拦一下。站在一个孤单的立场,我很希望很多人陪我,可不可以每一次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们只能亮出我一个人是活着的人,我们总得给那些爸爸妈妈看就是你出了柜不会死掉,不是每一个出了柜的人都被社会逼到阴暗的角落去最后没有路可以走。所以站在我的立场,我当然希望他们就是爽爽快快十分钟后就出柜了,然后让所有的粉丝大惊失色,原来他们爱的那么深的偶像曾经隐藏过自己,现在坦诚了。可是我站在理性的立场我还是会拦住他们说,如果你是我弟弟,我会告诉你不要这样做,或者我们再等半年、再等一年,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商量这个事情。我能够做到的唯一一件事情只能是证明给那些担心的爸爸妈妈看,我们并不是妖怪,我们可以很好的活在这里。而且就像刚才马薇薇所说的,你走到了这个行业的顶尖的时候,你让那些爸爸妈妈放心就是了,原来我的小孩有一天也可以这么杰出。可是问题在于,好多人走不到这一步。
所以你说我活生生地鼓励着这些要面对家庭的巨大压力的人,怂恿他们说你们就勇敢的出柜吧。可是事后我照顾不了他们。他们万一信了我的话,跟爸爸妈妈出柜,我接下来照顾不了他们。他们如果被村子里的人欺负,他们被学校里的同学跟老师排挤,我的手伸不过去救他们跟保护他们。所以,我理性上当然是希望越多人坦率的面对自己,越多人出柜越好。越多人出柜这个柜子就越不容易存在。所以CNN主播出柜,服装设计界的谁出柜,苹果的总裁出柜,对我来讲都是大好的消息。可是依然身边这些演艺圈的偶像问我的时候,我还是会担心,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我经历过的事情,所以我没有把握当他们遇到那些困难的时候能够像我一样挺得住,所以金星跟我,我们是这么好强的人,我们出柜了反而会更加激发我们的斗志,向所有反对的力量宣战,然后我们可以一直撑下来。我也同意樊野所说的,因为大家越来越宽容了,所以我们越来越能够容易存在,越来越容易能够证明我们自己。
我上《奇葩说》以来,很多人都说在《奇葩说》上看到了一个没在《康熙来了》看到过的我,因为我不喜欢讲道理,我在《康熙来了》喜欢逗大家开心,我不喜欢影响别人。可是奇葩说把我逼到这个地方来,我就是得一再的发表意见,所以观众们就发现一个在《康熙来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我。我知道如果我站到第一线去雄辩的话,我还是会影响到一些人。但坏就坏在我自己经历过这些打击。所以我知道有些人扛不住,这是我心中软弱的部分。如果我像你一样不用经历过这些打击,我比较能够鼓动他们说,大家能够站出来,好好的把这些柜子给拆掉。我心中有难以决断的部分。
辩题:没钱到底要不要生孩子? 立场:不要生
1960年的时候没有网络,那时候大家都穷,那时候大家不觉得穷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或者是一个巨大的压迫。可是现在的小朋友活在一个叫“王思聪为我的老公”的时代,王思聪是如何成为全民老公的,因为他们家那么有钱。所以你们在叫王思聪全民老公的时候,却要摆出另外一幅面孔说,钱没有爱重要的时候,我觉得很尴尬。
我的体会就是,我在网络上写过这么多的文字,每一次我在网络上讲到说金钱对于人生有一定程度的重要的时候,他的认可度和转发量一定非常的低。可是我一讲到跟浪漫、跟爱、跟理想有关的文章的时候,转发量就非常的高。人对于金钱,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里面,我们感受到了金钱带来的巨大的压迫力,可是我们不想讲这件事情,我们假装我们不被金钱所操控,可其实我们被金钱所操控。所有的父母亲,他们在存什么东西,他们在存教育基金,为了让小孩受教育他们要存一笔钱。你有听过父母亲存爱的吗?父母亲不用存爱,因为爱本来就在那里。爱超越金钱之上这事情是不需要讨论的,因为爸爸妈妈本来就对孩子存在着爱,没有爸爸妈妈先存好一银行的爱再去准备养孩子。
马薇薇把话题扯到优生学上去,我如果是爸爸,我今天在胎儿时期知道我的孩子有水脑症、有瘫痪症,你问我要不要让他生下来,我站在不要优生学的立场,我会支持说我们必须要将他生下来,可是天知道天下父母心没有一个爸爸妈妈会忍心让孩子到世界上来受这样子的苦。你说莫扎特、梵高,那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天才。作为一个人类我非常高兴历史上曾经有过梵高,有过莫扎特,可是如果我是爸爸,我真的不忍心我的孩子是梵高和莫扎特,我不要我的孩子那么小,4岁就到宫廷里面去弹钢琴,然后被那些国王吓到发抖。这不是一个爸爸妈妈想要的态度。所以爱是不用谈的,爱在那边,我们谈的是金钱,我们爸爸妈妈唯一能够做的准备是金钱的准备。
辩题:恋爱中要不要有备胎? 立场:要
我之所以有勇气站在恋爱中要有备胎这边,是因为谈恋爱的人很脆弱,世界上的人要温柔相待。你要拒绝爱这件事情,对于爱你的人很残忍。所以呢我读红楼梦的时候没有判断过说贾宝玉跟林黛玉跟薛宝钗谁对谁错,我们读得时候觉得故事很动人,人生几乎总是充满无可奈何。我们不觉得他娶了薛宝钗对或错,舍弃林黛玉对或错,我们知道爱情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大家在里面盲目地生存,找一条生路。
什么是备胎呢,备胎无非是在我要谈恋爱的当下没有赶上那个巧合的时刻,所以我没跟他谈恋爱,可是他身上却有一些品质是我喜欢的。爱的力量是这么庞大,爱又是这么盲目。“爱是盲目的”这件事情我相信在座两队的人全部都同意。当你在一个盲目的状况之中摸索的时候,你怎么就可以肯定说我是诸葛亮,老子现在抓的这个人就是对的,是正胎,剩下的人都不值得爱呢。我们就是犹豫不决,我们就是觉得薛宝钗我也爱,林黛玉我也爱,我怎么办呢,我此刻跟薛宝钗在一起,可是我还是怀念林黛玉的。所以我是出于恋爱中的人是脆弱的人,是摸索的人,而觉得恋爱中可以容许备胎存在。大家不要把认为可以容许的人当成是妖怪,当成是计谋甚高的谋略家来看待,如果我们对于恋爱的脆弱和世人的温柔都有期待的话,备胎是我对这个事情的解释而已。
我们也不是站在一种得意的立场来说有备胎好厉害,我们的立场是,我就是拒绝不了这些可能存在的爱。我认为那个既然是备胎,他也随时可以走的,他不应该被困住,所以没有养胎这件事。所以我们的轮胎坏掉想换备胎的时候,我们换上去才发现那个备胎坏掉了,我们也要认命。所以备胎有备胎的生存方式。当过备胎的人都设过一个停损点,就是我等你三个月吧,我等你一年吧,我等你到你结婚吧。到那个停损点我们如果觉得自己吃不消了,我们这个备胎就走开了,就可以选择消失不见。所以我们对方的人没有邪恶到我养胎我养胎你不能走你不能走,不是,这些备胎各自是自由的人,他们走了就走了,备胎有备胎的哲学,我们不用把备胎想象成是自我委屈到完全没有人格存在的人。
辩题:小朋友被欺负是打回去还是告老师? 立场:告老师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看武侠小说?因为武侠小说很简单,它是一个靠力量解决问题的地方,谁的武功厉害谁就赢嘛。降龙十八掌打败了桃花岛的掌法,降龙十八掌就赢啊,这有什么好商量的。所以武侠小说特别让我们读者能感觉到心平气和及干净。原则很简单,很好follow。那我们中国人活在武侠世界当中吗?没有吧。你在电影院排队的时候有人插队,郭靖会出来赏他一个降龙十八掌吗?不会啊。有人在地铁上大小便。黄蓉会出来拿打狗棒法打他吗?也不会呀。我们陶醉在武侠小说世界里面,是因为他不会发生在我们的真实世界当中,它是我们逃避的地方。我们相信力量就是因为它虽然单纯而美好,可是它不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面。
我今天参加《奇葩说》会第一次的要开马东一个玩笑,关于他询问问题的方法。就是马东一开始就问了这些大人说,你觉得小孩打架了要不要打回去。他不是问小孩自己,他问大人诶,这里每个发言的人都是大人。所以大人是什么?大人就是老师的世界喽。你们都经过文明的洗礼,你们都知道遵循法制的优点,所以你们根据这个判断,你们根据种种教育的原则,然后你们告诉小孩告诉老师或者打回去,那都是大人们讲的观点。马东老师一询问了大人的观点之后,再来问这一队的人。这队的人说小孩有小孩的世界啊,我们大人不要掺和啊,其实是这些大人正在里面掺和着。是大人的价值观在鼓励小孩子你应该打回去,你要有反击的力量。当你在小孩的时候,可想不出这些道理来,小孩活在一片混沌之中。因为我们是小孩子我们怎么能想得清楚。
我们看哈利波特的时候,哈利波特本人没有被班上的坏同学欺负吗?欺负死了。他没有爸爸妈妈的血统被质疑,因为老是要保卫他那要好的几个知己,会跟坏同学起争执。我们这些读哈利波特的人难道不希望邓布利多校长出来魔杖一挥就把这些坏同学统统给治了吗?我们希望。可是校长有校长的智慧。所以邓布利多校长有时候管,有时候偷管,有时候不管。有时候送你一把宝剑,有时候派一个幽灵,反正就是做各种事情,但他就是不出面来替你处罚。他要小孩子自己锻炼。老师是昏庸的吗?老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老师知道。我们对好的教育是充满期待的。我们不能因为真实世界的教育制度没有用,结果我们就把它打到谷底,说这是一个不可信的制度。
我要特别提醒的是,肖骁如果私下跟我做朋友,我们会是好朋友,他是一个坦率可爱的人。可是肖骁刚才讲了一件我非常害怕的事情,就是我们一起来打那个告老师的人,他设立了一个黑帮的规矩。如果他跟他班上的同学,大伙儿都一起号召说,谁告老师谁就是王八蛋,我们就打他个死,这个价值观散播出来最后会变成什么东西,就是我非常恐惧的,叫做私刑。叫做我们在网络上面看到的霸凌。你知道我们这些公众人物在微博上不会被少骂的。有多少人喜欢我们就有多少人讨厌我们。讨厌我们的人会用很多种方式在我们的留言板上面羞辱我们,用最脏的话骂我们。上网的人可能是个13岁的小孩子,他懂什么,他用最肮脏的话的时候,他不知道那个对我们的伤害有多深。可是我们会忍住,我们不要把他的名字亮出来,让他被逼迫把账户关掉,让我们的粉丝全部到他的账户去把他的版页给刷了然后让他活不下去。我们不会干这件事情,因为我们是大人。我们号召大家一起来欺负一个人,不管这个人做了多么不对的事情,这就是私刑。所以法律是一个底线,它保障了我们不会因为我们各自的价值观而约好了我们大家一起来欺负某一种人。所以如果我今天敢站在告老师这边,不是因为我认同告状这个行为,而是因为我恐惧私刑这个行为。所以我同意刚才廖凡所说的,培养还击的力量,可是我们也要培养还击的智慧。而这个智慧当中如果有理性的和平的解决方案,我们就不需要用还手的方法来打回去。
辩题:好朋友之间能不能约? 立场:可约
我认为朋友是流动的。朋友在我们生命中的角色充满了弹性。他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我们的同学,可能是我们的邻居,然后可能是一些机缘凑巧让他变成了我们的好朋友。在座的人你们也都有好朋友后来慢慢淡掉的。所以友谊是流动的,好朋友不是一个职称说,我发给你一个名片说:“陈铭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这张名片已经印好了,你以后就是我的好朋友。”没有。陈铭只要做了一件让我恶心的事情我明天开始就不想理他了,什么好朋友,绝交!人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任性的动物,我们对于友谊是可以弹性的处理的。当我们对友情的流动流动到了欲望那一块去的时候,这一方鼓励说我们可以试试看,然后如果失败了,友谊消失了,也不过就跟一些没有牌品的人和别人打麻将时输了钱就说我跟你绝交是一样的事情。你难道说好朋友不可以打麻将吗?不会。可是你就是会碰到一些荒谬的人他跟你打麻将输钱,他就不再跟你做朋友了。你心里面吓一大跳,想说什么玩意儿啊,输了钱就不跟我做朋友了,可他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友谊会流动的情况之下,欲望也会流动。
那这个人在友谊方面,出了一个缺口,可是欲望方面撩起了人的愿望,你就约嘛。约不成就跟麻将打输了一样,那友谊就破碎,破碎就破碎了嘛。我们人类就是这样子啊,少了这个朋友,多了那个朋友。我们不是讲究好朋友必须约,我们不是神经病,我们又不是禽兽,我们又不是老扑上去说,我要跟你约。我们是说好朋友可以约。我们不打算把好朋友每一个额头上都贴一个符咒说,不准约不准约不准约。不是。是我们贴了一个符咒说,这个不可以约,可是这个我把符咒拿掉,因为我要跟你试试看。所以就这么点事儿而已,不用把它当做那么严重的事情。
我同意这边的人说跟我的好朋友约是破釜沉舟的事情,就是他一旦做那件事情他可能面临划不来的代价,可是这一方的说法是划不来他也要。人会做充满愚蠢的后悔的事,他们要做。我绝对不认为他们的智慧足以说我跟这个好朋友约了之后不后悔。可能会后悔。我是站在一个原则的立场,觉得这件事情可以进行,不是像你们所想象的,约的人有一个高度,都懂自己在干嘛。我们对于好朋友的信心来自于他们会包容我们最丑陋跟最脆弱的那一面。约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能说出口我想要你的身体我都会觉得很卑微,就我都不要你的爱,我只要你给我一个晚上,这很卑微。我在跟你摇尾乞怜诶,我被我的欲望煎熬到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你懂不懂我现在拿出我们的友谊来冒险的时候,在我所有的朋友当中唯独只有你这个好朋友是我最放心的,让你看到我最丢脸的那一面,最破裂的那一面,最寂寞的那一面,你都还是会包容我。或者我真的丢脸到发生之后你不要我了,可是你现在赏给我一个美好的回忆吧。我不同意你们把这个约的人放在那个高度说,众生芸芸,我非要吃了你不可,不是这一种。是他在受这个煎熬,他在今天晚上特别需要一个安慰,所以他选择了做这件事。
(镯子整理)
那个时候,我隐约地感受到了一些坎坷。我相信,高晓松并不会真的有敌意。可我有这样的猜测:他很可能在许多次地输给了蔡康永以后,有点玩不下去这个本来很有意思的游戏。而他对输赢的焦虑和被打击的优越感,可能会让他在和蔡康永的相处里,偶尔表现出不宽容的态度。如果有,那如何能逃得过蔡康永的捕捉。可又做不了别的,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其他同志受到歧视的时候他的手伸不过去,他自己受了委屈,也只能用文首那样的方法去开化。
《奇葩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高晓松和蔡康永(还附带认识了一个人蛮有趣的马东)。在语言的刀光剑影里,我心里生出这样的感觉:我好像听了很多高晓松讲了故事说了道理,最后却只记住了蔡康永 。
我曾有一阵子挺欣赏高晓松,即便现在他的《晓松奇谈》也每集必看(从前的《晓说》也是全部都看过)。他学识还算渊博见识还算广博,以及“诗与远方“的论调,对于我这种理性感性并存的半吊子的伪知识青年特别受用。因此,当身边不少男性友人对他表示不屑时,我还会辩上几句。
但看了所有的奇葩说节目后,似乎有点明白了,为什么那些男性友人对他都无好感。那种急于显示自己才智的焦灼,随时流露出生优越感的肆意,和对胜负无法舍弃的在乎,恰好准确地彰显了现在中国知识分子们某部分的残缺。而我的那些男性友人对他的不屑,也多多少少把自己和高晓松站在了一起。
当然,对于这种残缺,我并没有很好的定义。我只是深深地察觉到那种存在。
而蔡康永,他真的不是高晓松。
同样的,对于荧幕中的蔡康永我也是极为熟悉。从最初偶尔看得《康熙来了》,觉得怎么这么好笑之余,认识了小S口中的“读书人”(那时还没有视频网站,你们知道找台湾综艺节目BT源多麻烦么);后来读了他写的《有一天啊,宝贝》,《LA流浪记》和《那些男孩教我的事》,发现他好像并不如我想那么“书生”;再后来,《康熙》一看10年,因为某次他不知道香格里拉在云南而略略有些失望。
看,其实我也是高晓松。我们习惯了要表现自己在智商上或知识上的优势。所以常常要用隐晦的方式夸耀自己,并准备好随时暗嘲他人的无知。我们并不是心理阴暗,我们只是放不开手。放不开手里脆弱的但必须坚持的自信和虚妄的他人的认可。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已经让人太习惯在自己和别人间,比出一个高低。
可是蔡康永,他说话的时候总是站在别人那里,并不太说自己。 他可以在刘思达极为尴尬的表白后,出来化解;他会在面对终极道德问题,反转自己的立场,给年轻人以警惕;他会要拦一拦那些一时的自我实现,帮他们多想一些代价和后果;他还可以放下身段,央求高晓松回归。
君子相疾,退而相爱。
一个人的美好,不在于没有弱点或缺点,而正在于TA对于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寄予设身处地地谅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出一些温柔的提醒和帮忙。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里做了9期台湾,他说“那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我不知道台湾的土地是否有魔力让一样写着方块字的人能多生出一些君子之风。可我知道那个荧幕上的蔡康永符合我对一个君子差不多全部的设定。
这种情况,第一季出现在讨论要不要炸死贾玲来救另一条船上的116个人、马薇薇著名的虚伪论,第二季,就是这集,该不该向父母出柜。
这集里,马薇薇提及一个词,“异己”。什么是“异己”?不同、少数还不是,不为社会主流认可、理解的不同少数才是。仅多了短短10个字,却给异己者带来了莫大阻碍:歧视,孤单,和父母关系紧张…
我虽不是同性恋,但看的时候,纸抽都快被抽光了,不禁想,为什么会这样深受触动。
同性恋,现代最受注目的异己群体之一,但除了同性恋,异己者还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
放弃收入稳定的工作,跑去当自由摄影师;
一次次申请大学失败,继续边工作边申请,坚定要做一名物理科学家;
辞掉社会地位光鲜的工作,开了一家小小的甜品店;
即使被冠以剩女之名,仍自在地享受单身;
……
如果将出柜,替换成这些所谓离经叛道的事情,这集说的几乎全部都成立。以上提到的阻碍,他们都会遇到。
所以,我们在谈论该不该出柜时,我们是在谈论所有异己者的困境。
异己者面临的第一个困境,是面对自己。
樊野说,我也是经历了很多事情,才了解自己。然后,又要多少经历事情,深夜辗转,怀疑否定,压抑拧巴,最后才能肯定自己,“原来,我没有错啊”。
那是一个温柔的时刻。
第二个困境,是面对父母。
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复杂的命题,放到子女特立独行的范畴里,很大程度上是理解与爱的冲突。不理解,但我们还是要爱。
我们爱父母,不愿他们承受知晓真相的痛苦,不愿他们为自己担心,更不愿他们承受社会的压力。像姜思达所言:“我宁愿把我的爸妈被蒙在一个幸福的鼓里,也不愿意他们和我一起,暴露在原野上,站在我的面前,与万千猛兽为敌”。
父母爱我们,父母总会有各种担心,从最基本的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到有没有陪你,发展是否顺利,到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在这个偌大的世间,儿女一个人能不能活得好。
父母观念传统,很可能无法理解子女的一些行为和选择。不理解,便会加重这些“不愿”和“担心”,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隔阂,产生了伤害。但我们又是如此渴望被父母理解,即使整个社会都不包容,还是想在血脉至亲的生身父母面前做真实的自己,获得最重要的人的理解和认同。
其实,我不确定这种在父母面前做真实的自己,与其说出于爱,是否不如说是出于任性、索求爱。金星说,不理解是暂时的,父母的爱,帮助他们和自己超越一切。这句话打开我的世界新大门,好像第一次体会到“爱能超越一切”是什么意思。回想起,自己做出叛逆的选择时,一家三口争论得精疲力竭,轮流崩溃,见我主意已决,爸爸妈妈渐渐转而支持,这种转变甚至是在还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在我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默默发生。
如果,不理解是问题,那么爱便是答案。
第三个困境,是面对孤单。
蔡康永在节目上第一次哽咽,就是在提及“站在一个孤单的立场”时,他说“我很希望很多人陪我”。孤单可能是每一位异己者的痛点,可选择了不一样,就是选择了孤单——被巨大的不安全感裹挟;自我否定的情绪侵来时,无人诉说,只能咬咬牙自己肯定自己;一个人顶住来自社会的压力,忍受世人一次次将你从人群中隔开,当做某个东西在打量、议论、问询……
遇到困难然后正面迎击,这些硬碰硬反而没什么。容易崩溃的却正是这些体会到“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刻。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没有错啊,能不能多点儿人陪我啊。孤单直击柔软心房最脆弱的地方,不甘,委屈,难受。硬碰硬,就像《一代宗师》里宫二对马三,顶着老猿挂印也要狠牙还上一招叶底藏花,马三吐血,完了就完了。而孤单,是宫二对叶问,这里面根本没有输赢的事儿,千回百转,一遍遍午夜梦回的自虐,“梦里踏雪几回”,虐至精神最深处。
这些困境到底有多虐?事非经过不知难。
蔡康永说,他本来也可像马薇薇一样雄辩去影响一些人,勇敢地做异己者,但正是因为他自己经历过这些痛苦,知道有些人真的挺不下去,所以他无法这么做。这是蔡康永的慈悲。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若做一名异己者,生活会提供大量的素材给你慢慢审视,这些过程,也许痛苦,但肯定珍贵,是你之所以为你、不为他人的原因所在。
在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奇葩说》竟能这样诚恳却不失娱乐、理性兼顾感性、深度却仍接地气地谈人生谈理想,和一切好东西一样,它给我们的,比我们预想的要多。
在《奇葩说》,因为自由,每个人都真实、都诚恳,都放开了心做自己。这里需要个性,需要逻辑,需要观点,唯独不需要的,是大众。有多样性,才能有碰撞,有碰撞,才能有霹雳哗啦的小火花。
我想,《奇葩说》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自由的环境所能创造的可能性。这里区别于传统充满规矩、条约的舞台,简直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围一席,坐而论战。
嗯,啪啪啪啪,向自由和《奇葩说》献上掌声~
这也不算一个评论,主要是把我查的资料理顺一下)
把奇葩说跟华语辩论圈连接起来的第一个节点是马薇薇,看节目自然会好奇这个战斗力爆表的猛兽来自何方,度娘告诉我是中大03年在华语大专辩论赛夺冠队伍的三辩,哦是学姐。
>>>2003年国辩“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yMjMzNg==.html
马薇薇的二重诡辩风格在这场比赛可见雏形。稍微在围脖上提了提,才知道在我校凡是打过辩论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名字。后来发现何止我校,她的名声其实是响遍整个华语辩论圈啊。这才去补了各种背景资料。
马东东说得其实没错,这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括号综艺节目。至少播到现在,奇葩说都做到了综艺和辩论之间很好的平衡。就我而言,看单纯娱乐的综艺容易嫌弃他们假或者智商捉急(除非是爱抖露向,看萌妹子们玩躲避球我也开心),我也不是辩论爱好者,看单纯的辩论赛很容易犯困。奇葩说这个用智商和口才撕逼的节目正好满足了我这种人又想娱乐又想动脑的矫情需求。
奇葩说的选手跟节目属性一样分两种,辩论选手和综艺选手。虽说辩论选手逻辑强有方法,但综艺选手煽动强能出奇招啊,还有很多是主持人出身的,单打独斗对上了真说不准哪一边有优势。第一季早被淘汰的大美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华语辩论圈现存最强女辩手马薇薇扛起了奇葩说第一季很大一部分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大你们说了算),另两个宗师级人物黄执中和胡渐彪则以幕后黑(dao)手(shi)的形式参与了整个节目的进程,给选手们做辩论培训。
>>>执中少爷写的导师手记<<<
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501243537772/
第二季里邱晨小马薇薇一届,但同在中大辩论队,是一起睡过半年(集训)的战友。
周玄毅未必讨观众喜欢,在辩论圈也是个响当当的大神。这一季参赛之后开始在微博上从辩论角度写每一场的导读,很值得一看。http://weibo.com/p/1005052501511785/wenzhang
国辩里最出名的场次之一“金钱辩”,对阵的是周玄毅所在的武大队,和胡渐彪所在的马来西亚大学,两人都是结辩。
小时候对辩论最初的印象就是来自这场比赛,听到这个辩题感叹,辩手真是个辛苦的工作,讨论的都是些什么鬼东西啊。这场比赛还诞生了辞海的梗,周玄毅一背就是十几年,究竟怎么回事看了比赛就知道XD
>>>2001年国辩“钱究竟是不是万恶之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3NTc1Mg==.html
————————奇葩说里的辩论选手————————
第一季海选出来的18强中共有6席正规军,到了第二季,新咖9强里有5个之多。理一理每个人的背景吧。
【第一季】
冠军:马薇薇(中山大学法律本硕、2003年国辩冠军队伍中大三辩,中大辩论队教练)
亚军:颜如晶(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法律硕士,星辩主席、筹委会主力)
八强:花希(中国政法大学辩论队,本科三年级)
十二强:王梅(Monash University辩论队前队长,2013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全程最佳,据说获蒋昌建老师大赞。不知道蒋昌建?自己百度啦)
包江浩(Monash University辩论队,2013年亚太大专华语辩论公开赛冠军队成员,2014全澳华语辩论邀请赛全程最佳)
十八强:姜思达(中国传媒大学辩论队队长,本科三年级)
刘煊赫:(忘了这个马薇薇亲生的师弟!补上。中山大学辩论队前队长,2011年国辩成员。)
【第二季】
老咖:马薇薇、颜如晶、花希、姜思达;
新咖:
周玄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副教授,2000年全国赛最佳辩手、2001年国辩亚军,武大辩论队教练)
陈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2011年国辩全程最佳辩手)
邱晨(中山大学辩论队马薇薇同期主力,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港中文辩论队教练)
陈咏开(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辩论队队长,他好像申请到了世新大学的研究生,受少爷的感召啊)
胡天语(澳门大学辩论队,2011年亚太大专华语辩论公开赛冠军队成员,教练刘京京)
【导师】
黄执中(台湾世新大学口语与传播研究所硕士,世新大学讲师,2003、2005年蝉联国辩最佳辩手)
胡渐彪(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1999、2001年国辩冠军队,北师大珠海分校辩论队教练)
比较意外的是,这两个人在各自国家/地区的政党有一定职务,有兴趣的自行google吧。
————————关于国辩————————
创于19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又称国辩,是华语辩论界最负盛名的顶尖赛事。国辩每两年举办一届,参赛队伍来自全球各大高校。2007年起改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直至2011一共举行了十届。
国辩开办于中国观众刚接触到电视辩论赛的阶段,一时间辩论热潮席卷全国,也造就了一批明星辩手,大部分在华语辩论圈活跃至今。到了2000年后,电视辩论节目收视率持续下滑,多次调整赛制和直到13年新国辩无疾而终。
没有了国辩,依然有一些全球范围的比赛存在。还有如晶宝贝做筹委会主席的、不对参赛者设学校门槛的马来西亚国际华语辩论公开赛”星辩“,这个后面再讲。
————————恐龙大战僵尸————————
近两年的华语辩论表演赛中经常出现这样两支队伍:活泼老僵尸,和恐龙复生。
【活泼老僵尸】是几个私交甚密的大神为了参加第一届马来星辩组成的队伍,队员多是压死人的名字:黄执中、胡渐彪、马薇薇、邱晨、刘京京、林洁莹(后面两位是圈内couple,都来自澳大,刘京京是2007年新国辩全程最佳及澳大辩论队教练,林洁莹则是资深辩手和教练助理XD)。
>>>少爷blog里写的两届星辩“活泼老僵尸” 日记<<<
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371954927505/
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blog/static/20480323020147180233738/
活泼老僵尸队借着葬仪界多年修炼来的法力肆虐了两届星辩全无对手,到了今年的第三届,半路杀出一个平均年龄更加深厚的恐龙复生队,究竟谁能摘得头筹,应该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恐龙复生队】首次亮相是在2014年的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明星赛上,林正疆、路一鸣、周玄毅、罗淼化身恐龙对阵黄执中、马薇薇、刘京京、邱晨的僵尸团,献上了一场华语辩论的巅峰对决。
>>>邱晨对本场比赛的推荐文<<<
http://weibo.com/p/1001603866819504014034
今年星辩里,恐龙队新加入了陈铭和王梅。目前除了奇葩说的更新之外,最期待的节目就是8月初的恐龙大战僵尸啦。
顺便为懒癌的小盆友们科普一下恐龙队其他几个化石:
林正疆(辩论圈的泰斗人物。台湾辅仁大学,95年国辩最佳辩手,现任律师,好像是辩论圈大神里面唯一一个在做律师的)
路一鸣(西安交通大学,1999年国辩冠军队、全程最佳,现央视名嘴)
罗淼(四川大学,2010年世界大专华语辩论邀请赛冠军、全程最佳,川大辩论队教练)
————————如晶宝贝的星辩————————
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第一季奇葩说里马薇薇有次聊到跟颜如晶第一次私下接触的情景,是和执中少爷一起到大马打比赛时如晶去接机
(http://weibo.com/p/1001603812810227380216)
这是14年的第二届星辩。实际上第一届星辩时他们就有打交道,比赛结束后,薇薇在微博写了篇文叫“小家伙”,献给第一届星辩和这个筹委会主席。(http://weibo.com/1720788860/A5MQDjWFQ)
“星辩颁奖礼的那个晚上,颜如晶上台发言:“我出钱出力办比赛,结果复赛被淘汰,说真的,不是很开心咯。”她态度诚恳,表情真挚,我们一阵哄笑。笑着笑着,笑出眼泪来。
本次比赛资金全部来自土匪组合对自己家人的打劫,颜如晶甚至没放过自己五年级妹妹的零用钱。
本次比赛全部工作人员都由艺人明星队成员陈振麟,叶彬有,贺雨欢,江国兴,颜如晶以及他们被打劫的朋友家人组成。
本次比赛环节设计精巧有趣又不失辩论真意,一群七零八落无组织的小孩拼凑出华语辩论史上最公正严谨又妙趣横生的比赛。”
>>>如晶在第一届星辩之后的感谢<<<
http://weibo.com/1751565235/A5G8Qj7iu
>>>第一届星辩“结果复赛被淘汰”的那场比赛:活泼老僵尸vs艺人明星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xMzU4NjQ4.html
本场中,如晶为首的筹委会“艺人明星队”发挥实在不能算好,视频评论里一堆吐槽,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这队主办方忙到没时间睡觉,更没时间准备比赛了。
>>>2014星辩,颜如晶再次对上了活泼老僵尸,辩题“文傻理呆的祸害”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cyMDA4NTQ4.html
星辩的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3517517772)里留下了他们历经万难一路走来的历程,做完第一届之后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办第二届,办完第二届之后走向第三届的路上依然是磕磕绊绊。
我不太懂辩论,也能看得出这是一个聚集了各路辩论爱好者、好玩且认真的比赛,像一个老人之间聚会、新人跑去朝圣的大party。感谢奇葩说给华语辩论圈和星辩带来的关注度,希望星辩能越来越好。
————————电视节目————————
查资料的过程中浮出两档电视节目: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和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
【超级演说家】
陈铭参加了第一季,小组赛被淘汰。
马薇薇、肖骁、艾力、邱晨、冠军刘媛媛都是第二季选手,除了刘媛媛外四个人都在鲁豫麾下。
我看了他们的海选,整个节目充斥着草叉力般的正能量,看得我难受的要命,马薇薇和肖娘娘在里面画风极度别扭。小组赛时有个双人演讲,马薇薇刘媛媛搭档,效果也是够诡异。
第三季陈铭和刘媛媛再度参赛,刘思达也去了,演讲题目是《爱要坦荡荡》,又把跟小包表白的事情拿出来讲。真想帮学姐一个白眼翻过去。最后的冠军是恐龙大神林正疆。
奇葩说选手在这个节目里出现这么密集,估计是导演组在策划的时候专门去找了说话类的节目参考,并且从这些选手里面挖人了。
【我是演说家】
我也搞不清楚这两档节目有什么不一样,赛制和形式看起来类似,就连导师都差不多。但是呢胡渐彪黄执中两人都参加了这一边,还在战队PK阶段里面正面相遇,是胡渐彪赢了,一直打到季军。
此外这里还有熟人:奇葩说第一季刺客团来袭时明星队的黄国伦、寇乃馨夫妇,从时间上看跟那几期奇葩说录制时间也差不太多。
最后这个比赛的冠军是谁呢,梁植,奶茶妹妹前男友,奇葩说第一季海选里面被高晓松猛批一顿然后淘汰掉了的清华男。不知道他在这里拿了冠军之后,有没有跟乐嘉老师一起骂金星和奇葩说呢嘻嘻嘻。
————————奇葩说和辩论推广————————
第二季9强落定之后,引入了“奇袭”的赛制,却引起了一点波澜。导火索是150718里胡天语奇袭姜思达时频繁打断他的讲话,被网友喷抢话没风度。后面几个辩手都发了微博来解释。
“@马薇薇:奇葩说的奇袭赛制源自正规赛的盘问:“一方提问,另一方必须作答,不能反问。盘问方可随时打断被盘问方。目的就是避免逃避核心问题。”——所以你们这群说人家打断很没风度的人啊,想想如果辩论中不能打断对方的胡扯,人家上来给你搞个故事联播散文集抒情诗,你确定你受得了?”
“@邱晨虫仔:生活里的让都未必是好的,更何况辩论这需要“据理力争”的事。人类辩论赛的盘问环节“强制”双方交锋,就是为了避免各说各话式的耍太极。而人类辩论赛没奇葩说“好看”,不仅因为舞台感欠缺,更因为双方付出很大代价只是为了“不走题”。现奇葩说终于引入个防胡扯的奇袭环节,大家还要求和气……”
姜思达也曾经说报名参加这个节目的初衷是想让大家多了解一些辩论,现在中传媒辩论队都用队长做招牌吸到不少粉。
4月份,很多人去了南京的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有个主办方妹子发了照片夸他美,美玲居然一改神经病微博风格,一本正经地做了个转发:
“图中更多的是辩论届的宗师前辈。他们以知识、见识与思考将辩论活动培养成为中国高校内不可或缺的思维阵地,并扩大着影响。我作为能力仍需锤炼的后辈,以奇葩说的影响力忝列其中,心中不安。美不美什么的,根本不重要。意识到一个节目带动的青年思辨意识的进向,才是你我应窥之所在。”
http://weibo.com/1764145893/Cd76Q44v3
这一刻,美玲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名媛!胸前的红领巾闪闪发亮!
————————综艺还是辩论————————
节目第一季是个成长的过程,选手从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一路往下淘汰,也明显能看出赛制和节奏上的不断摸索,马东东作为主持和策划人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掌控能力。
当然,领导这个身份给了他比一个单纯的主持人更大的发挥空间,他在这个“看心情”的比赛规则里能真正说了算啊。150711出柜议题那期,天天植入广告不亦乐乎的马东掷地有声地说出“今天没有广告,能赞助这样一档节目是你们的荣幸”,瞬间让整期节目的逼格再上一层。
最初,辩论型选手在综艺班面前是吃了亏的,花希辩论水平应该相对较弱,但他比较快地找到了综艺的节奏,反而留得比小包和学姐更久。
马薇薇是把辩论和综艺结合得最好的一个,无论在比赛水准还是商业价值方面,这个冠军都当之无愧。
第一季半决赛里马薇薇颜如晶vc肖骁范恬恬,马薇薇先发表观点,评委们表示好像攻击性不够啊,薇薇才说,她和如晶都从没有打过一辩,并不擅长立论。“我是学姐嘛就让我来咯。” 瞬间吸粉。
决赛第一场马薇薇对肖骁,发生了一件意思的事情。双方陈词完之后主持让二排议员补充,肖骁打完感情牌后找包江浩助攻,往逻辑上拉回来一些。马薇薇一看小包啊就派出了大美玲,用辩手vs辩手的方式挡住了攻击。
如晶宝贝是个非常优秀的辩手,吃货理论、憨厚外形、”辩论开关“这些特点给她带来了超级高的人气,而不按常理出牌的辩论风格也让她在这个节目里面能走到很远的位置。
第二季150718里,邱晨奇袭如晶的例子就很典型。邱晨的逻辑很厉害,用“餐厅不可以带外食”来驳斥如晶的“有备选好过饿死”理论,然而如晶开始耍赖,说“我就是要带打包的食物进去吃”,邱晨一脸郁闷,丢下一句“跟你说不清”结束了这个环节。
这个回合在辩论思维的人看,是如晶败了,邱晨驳斥的条理非常清晰。但是在很多观众眼里,会觉得“如晶宝贝好萌啊一句话把噎死对手棒棒哒”,这样下来现场观众票颇有优势。如晶在第二季应该也能有个好名次。但只限于这个节目,再找到另一个适合她的节目太难了。另外,为性格和外形所限,她也很难有额外赚钱的机会,还是好好念书吧宝贝,网红交给大美玲和花希去做吧。
第一季五强里,如晶不适合这行,艾力的工作重心大概还是在当讲师以及推销正能量成功学方面,剩下的自然就成了三贱客马肖恬(抄袭马晓康)。
3月份时三人上了一期快本,那期还用了“马薇薇说哭谢娜”来做宣传。
跑去看了他们参与的部分,结果就是现场搞了个鬼辩题“谢娜要不要在工作黄金时期去生孩子”。明星们跟三贱客讲话节奏完全对不上,三个人被反衬得用力过猛格格不入,尴尬得要死。然后明星们尽讲一些蠢到哭但是观众喜欢的屁话,三贱客发言温情脉脉正面极了,看到我浑身难受。
这些人如果真的想在语言类节目上继续发展,要么努力地痛苦地适应传统电视台的风格,要么自己在网络媒体打出一片天。
————————还是忍不住分享一点跟辩论无关的八卦————————
【关于新东方】
马薇薇曾经在珠海新东方工作过(后来某个上过她课的朋友说是广州新东方);
艾力是北京新东方的老师;
第二季被淘汰的新咖周思成任教于长沙新东方,参加过第一季海选,自称因为工作时间安排未能参加第一季,第二季去踢馆被淘汰,众望所归。
【中国传媒大学】
金宇轩,中戏博士,在中传媒做老师。有直系的学生在奇葩说导演组剪片子。在某电视台电影相关节目担任嘉宾。我其实蛮喜欢金老师的,无奈教师包袱太重放不开。学学人家周玄毅“睡你麻痹起来嗨”嘛;
姜思达,大美玲不多说啦;
刘思达,校花嘛,今年本科毕业;
轰叔(廖劲锋),也是中传媒毕业的,找他估计是网红和话题性…
马薇薇去年跟朋友合伙作为股东在广州开了一间老友记主题咖啡,朋友能不能约那期还有人质疑她不了解Friends,其实是真粉丝哦~详情:http://weibo.com/1720788860/C6BaO3De1
美玲和花希在参加奇葩说之前都是素人,粉丝那么少网红都不算。能回来第二季还真是因为红了。
美玲大概签了爱奇艺的合约,在那边主持了一个整容app的栏目,妆化得那叫一个浮夸惊吓。
美玲5月底带队来中大传设院打比赛了无奈那时候完全不知道这个节目(捂心口
花希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孩纸,很早就关注了马薇薇黄执中各位大神的微博。
花希还是个老好人,其他人明显都不喜欢校花,但他在发生表白事故之后还有跟校花的合照与一点点互动。
胡天语名气不算大,但是跟老人们关系都不错,可能跟师从于刘京京并且澳门挨着珠海有关?但是他人气不行,看脸的社会太残酷。
邱晨的女朋友是马来西亚圈内人,陈咏开牵的线,邱晨叫他小舅子。他们在三届星辩里都在同一队,想八的自行去官微搜名字=w=
执中少爷有女朋友,一个长得很台湾的丰满妹纸,粉丝们不要再把少爷和薇薇拉CP了,别乱YY有对象的人啊。
胡渐彪现任珠海赛车场副总经理,疑似单身。
小包真的是直男。
美玲为什么还找不到男盆友。
=========================
另:
评论不能贴图连超链接都不能做好纠结。
有一些相关的比赛视频会慢慢补全。
真正对辩论感兴趣的话可以看这个知乎问答里的整理推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297032
《奇葩说:“奇葩也不是一天炼成的”》导演采访,讲了一些节目的制作思路
http://www.pingwest.com/pw-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