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里卡多·达林皮特·蓝萨尼诺尔曼·布里斯基AlejoGarcíaPintosJorgeGerschmanDanielaLeyvaBecerraAcosta苏珊娜·帕姆平克劳迪奥·达帕萨诺JorgeVarasFabiánAbecasisMarielaAcostaDavidAlegreFacundoAquinosPepeAriasHugoBalcone弗朗西斯科·贝尔坦亚历杭德拉·弗莱克纳沃尔特·雅各布哈维尔·库斯罗JulianLevi劳拉·帕
类型:剧情传记历史犯罪导演:圣地亚哥·米特雷状态:正片年份:2022地区:其它语言:其它豆瓣:7.1分热度:127 ℃时间:2024-06-11 17:47:4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阿根廷1985,一场远没有停止的审判,五月广场母亲事件后,借助马岛海战失利,阿方辛上台,审判打着打击游击队旗号导致上万人失踪的军方高管,失踪人群很多是年轻的学生,就是字面上的意义,告诉人们他们失踪了。军方审判庭把这个烫手山芋推给了民事审判庭。本片讲述首席检察官顶着巨大压力,和年轻的副检察官以及律师团队们还原了700余件案件的真相,被强迫在巡逻车队后面生孩子的母亲,被殴打的男人,被反复强奸的女人。最终,部分高官被判刑,部分被无罪释放。
本片很大的亮点在于为融合分裂所做的努力,犹豫不决的中产阶级是军队的同情者,如何能够争取最大的民众支持,才是这场审判的关键,获得真相、取得宽恕。副检察官就是这样一个中产阶级代表,他的家庭天然站在军方这边。于是他建议检察官招聘年轻人,避免给中产阶级左的感觉,有喜欢摇滚不关心政治的,有喜欢庇隆主义和爸爸对骂的,随着大家的努力,真相慢慢还原,副检察官的妈妈也表达了对儿子的支持。
本片也不是一味的爽文,检察官向被威胁的证人说明我们无法保护你,被暗示有的军队高管必须宣判无罪,和总统共进晚餐,等等,展示了在强大的军方背景下,司法独立的艰难。
历史必须被还原,真相必须大白于天下,从而让我们知道,无论有多难,即使不知道该走向何方,但有的路我们不能走,已经犯过的错不能再犯。大概这就是我们不断揭开伤疤示人的缘故吧。
——评2022版《阿根廷,1985》
很多年前了,当妮可·舒可辛格那天籁一般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来,便会将你拉到一个你根本不知道、只能凭想象才能铺展画面的国度——阿根廷。
It won't be easy
You'll think it strange
When I try to explain how I feel
That I still need your love
After all that I've done
You won't believe me
All you will see is a girl
You once knew
Although she's dressed up to the nines
At sixes and sevens with you
I had to let it happen
I had to change
Couldn't stay all my life down at heel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 ……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这部电影反应就是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的一段悲剧的历史,电影种多次提到这首歌唱、的主人公庇隆夫人——艾薇塔·贝隆,她被时人成为“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艾薇塔·贝隆原来是一个穷人家出身的私生女,后来成为胡安·贝隆的夫人,与丈夫一起推行“贝隆主义”,创办并建立了阿根廷“第一夫人”基金会与穷人救助中心,为阿根廷妇女赢得投票权等一系列权利,维护穷人利益,受到民众爱戴。“我准备为穷苦人燃烧我的生命。”她去世时,整个国家都为之悲恸。七十万人从阿根廷各地赶来瞻仰遗容。纪念她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和电影《庇隆夫人》经久不衰,阿根廷甚至将她的头像放在阿根廷纸币面额100比索上,以示尊敬。我相信这部电影继承或者说秉承了艾薇塔·贝隆的精神,并且还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像美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一样,阿根廷曾经是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10年五月革命后,于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此后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处于分裂和混乱状态。1853年建立联邦共和国。1862年米特雷当选为总统,宣布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临时首都,阿根廷正式成为统一的国家。1866年定名为阿根廷共和国。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经济势力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大批欧洲移民来到阿根廷。
尤其二战期间,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左右逢源,靠着农产品出口,在40年代末,富裕程度位列世界第七。1943年庇隆总统执政后,提出“社会主义、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的正义主义三原则,即所谓“庇隆主义第三条道路”。结果两边都不讨好。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阿根廷从此就没有消停过,一会儿是民选文官政府,一会儿是军人政变。尤其是1976年魏地拉军人独裁政府上台,以后的七年是阿根廷右翼军政府国家恐怖主义的巅峰期。这一时期,魏地拉、比奥拉和加尔铁里所领导的军政府以消灭游击队为名,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实行国家恐怖主义,开始了对国内民众的血腥镇压;非法地逮捕、拷打、杀害,导致近三万个左派学生、知识分子、记者、工人消失的阿根廷人消失。史称“肮脏战争”。
影片便是以这莫名奇妙地“失踪”的年轻人,也就是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五月广场母亲”事件为背景——1977年的4月30日,一群中年妇女突然出现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五月广场上,她们在粉红色的总统府前徘徊,只想知道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他们去哪儿了?”为了寻找自己失散的孩子,阿根廷的母亲们组织起来,头戴白色头巾,每逢周四就在五月广场上围成一圈行走,以这种方式引起阿根廷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推动了这个南美国家的民权运动。而这群母亲被阿根廷人称为“五月广场母亲”。
1983年,阿根廷结束了军事独裁政权的民选的新政府上台以后,计划对过去的7年中军政府所犯下的罪行进行清算,成立了以检察长胡里奥·斯特拉塞拉为首的小组调查并起诉军政府的主要成员。他的团队开始了近五个月的调查,调查出的结果触目惊心。调查期间,斯特拉塞拉还遇到了总统和部长的干扰,以及匿名杀手的威胁,在家人和律师前辈的支持下,更坚定了他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的决心。经过了两年多的庭审,1985年,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结案演说,终于将施暴者绳之以法。
其实,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当罪恶成为历史的时候,不是人们忘记了历史,而是他们选择了“不追究”。之所以选择“不追究”,是因为在他们看来那是跟某些人,甚至是跟某一个人的“过不去”,再说了,那已经是历史了,何必翻历史的旧账——替古人担忧,跟自己找麻烦。更何况,罪犯往往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还手握重权。于是,绝大多数时候历史的罪恶就被隔过去了,也就是说:历史或许被多次翻弄,却从未被拨乱反正,我们所知道的所谓“历史”,不过是黑白颠倒、遮蔽罪恶的遮羞布。奥威尔说:“过去的被抹掉,抹掉的又被遗忘,于是,谎言变成事实。”奥威尔在《1984》里又说,“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所以,历史应该被翻弄、被反正,只有将颠倒过去的黑白再颠倒过来,正义才能重回人间,道德才嗯呢该重回人间,才能走上光明的路。
(此处删节259字)
所以,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反正历史、审判罪人、重塑道德,让正义重回人间,使得悲剧不再重演。
值得一看的电影。
审判历史,绝不是为了跟某些人过不去,而是为了悲剧不再重演。
大国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至少我觉得两千年来从未对历史做过人类正义层面上的清理有关。再也不能稀里糊涂了,再也不能浆糊一盆了,只要历史一天不好好清理,大国就一天也不能真想进步,人们也就不可能有尊严滴活着,未来就不能真正文明进步。拍的很含蓄,很有张力。
可能像很多人一样,看这一类型的电影,总会下意识地比较,比较残忍的底线,文明的底线,忍耐的底线。
看到有人评论,群体性作恶的形成,只要把不应该的权力给到普通人。我觉得这么说不一定正确,不是所有的贩夫走卒在获得授权后,都会制造人道灾难。更应该避免的,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又不受制约,权力和利益不是通过制度而是通过人身依附,通过效忠和赏赐被分配和固定,职业关系变成裙带政治。这样,每个节点上的权力者才敢肆无忌惮地作恶,甚至会甘之如饴地主动供纳投名状。
影片结尾字幕说,自1985年之后,阿根廷一直是个民主国家。那些为这一目标的达成而努力过,奋斗过甚至牺牲了的人的付出无疑是值得的。大国强国梦在当今世界已经不再理直气壮地成立,无论是从道义正义的角度还是纯理论推演来说。一切的前提至少是对本国的民众负责。
Be a part of good will and good deeds.
1975年的阿根廷,到处血雨腥风。左翼的人民革命军和右翼的反共联盟针锋相对恐袭不断,时任总统伊莎贝尔·庇隆只得仰仗军方来镇压,结果反倒自己在隔年被军方政变,阿根廷进入军事独裁。受美国支持的偏右翼军政府在掌权后随即发动“肮脏战争”,变本加厉残酷迫害不同政见者(尤其是试图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寻找所谓“第三位置”的庇隆主义者),几年时间造成数万人“失踪”。1982年,独裁者加尔铁里发动福克兰战争但惨败于英国,成为军政府倒台的导火索。隔年,律师出身的阿方辛当选总统,阿根廷从此走上民主道路。以上就是所谓的“国家重组进程”。本片表现的则是1985年,阿方辛政府发起的对前军政府高层的审判(Trial of the Juntas)。这是继纽伦堡审判之后世界上第一次对战争罪行的大规模审判;但与纽伦堡不同的是,这次是在民事法庭而非军事法庭,因为担心后者会袒护军方。负责起诉的是检察官Julio César Strassera和副检察官Luis Moreno Ocampo,他们也是众检察官中唯二接受任命的。其他人要么政见不和,要么害怕被报复,毕竟死亡威胁和安放炸弹在当时已司空见惯。本片主要就是重温两位检察官带领年轻人团队排除万难搜集证据(此前阿方辛总统成立的“全国人员失踪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提供了大量线索)、两人各自的家庭生活(商业片标配)、以及法庭上证人陈述惨痛经历(最令人动容)。导演并不刻意追求剧情上的一波三折,而是以记录和纪念历史为首要目的;当Strassera(由阿根廷国宝级演员里卡杜·达林扮演)发表那段著名的“Nunca Mas(永不再来)”的总结陈词(全文演说),电影水到渠成达到高潮。最终,魏地拉、马塞拉、比奥拉等人因其国家恐怖主义行径而遭到应有惩罚,“五月广场母亲“们呼唤多年的正义虽迟但到,但美国中情局在兀鹰行动中的卑劣行径则直到多年后才被解密。
最后想聊一个小细节。对于Strassera的评判,片中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批评他此前在独裁政府中的无作为。事实上,他在国家重组进程中确实拒绝了很多人身保护令,成为非法拘禁的间接帮凶。虽然我们并不了解具体情况和他的真实想法,但至少从表面看,这件事是他的污点。但他后来顶住压力勇敢的站出来起诉暴政者,为一场主持正义的旷世审判立下头功,也配得上“英雄”二字。我们可以说,人无完人,但做正确的事永不算晚。
这是今年的一部新电影,9月上映。
讲的是1983年的阿根廷结束了军事独裁政权。新政府计划对过去的7年中军政府所犯下的罪行进行清算。成立了以检察长胡里奥·斯特拉塞拉为首的小组调查并起诉军政府的主要成员。斯特拉塞拉立马感到这不是个好差事。在同事和亲人的劝说下,勉强为之。安排他的团队开始了五个月的调查,调查出的结果触目惊心。调查期间,斯特拉塞拉还遇到了总统和部长的干扰,以及匿名杀手的威胁。也得到了妻子儿女的鼓励,以及律师老前辈的支持。坚定了他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的决心。经过了两年多的庭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结案演说,终于将施暴者绳之以法。
这是根据当初阿根廷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事情并不复杂,情节也借鉴了好莱坞的套路。比较特殊的是如片名所说:阿根廷,1985。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后,发展的还不错。尤其二战期间,表面上中立,左右逢源,靠着农产品出口,在40年代末,富裕程度位列世界第七。后来庇隆上台,推行他的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结果两边都不讨好。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1952年庇隆夫人去世,为了纪念她,有好事者创作了著名的那首歌曲《阿根廷别我为哭泣》。一语成谶。阿根廷从此就没有消停过。一会是民选一会是军人政变。尤其是1976年魏地拉军人独裁政府上台,以后的七年是阿根廷右翼军政府国家恐怖主义的巅峰期。这一时期,魏地拉、比奥拉和加尔铁里所领导的军政府以消灭游击队为名,在美国的暗地支持下,开始了这场“肮脏战争”。不合法地逮捕、拷打、杀害,导致9,000名至30,000名的阿根廷人消失。这期间,除了马拉多纳的足球夺得世界杯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正能量的事情。
好不容易盼到了1983年新的民选政府上台了,但人们经过这些年的折腾,心有余悸。军人和警察的势力仍然很大。这也就怪不得斯特拉塞拉一开始犹犹豫豫不敢接手这项调查了。今天是民选,说不定明天一觉醒来,军人又上台了。与其贸然出头,还不如踏实呆着。
他的妻子西尔维娅对他说:“有时候我觉得你害怕的要命。”
斯特拉塞拉答:“我当然害怕的要命,那是一定的。”
西尔维娅又问:“你在害怕什么?”
斯特拉塞拉答:“所有的一切!怕这是个陷阱,怕他们利用我进行某种妥协谈判。怕你们会出事。”
西尔维娅最后坚定的鼓励他:“你可以做到的,胡里奥。”
家人的鼓励增添了斯特拉塞拉的勇气,但并没有完全打消他的疑虑。为此他又去拜访了他的前辈老律师阿尔贝托穆奇特尼博士。
老律师对他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五十年来我一直在告诉你,这个国家会走向谷底。新政府每次都说他们会作出改变。然后又委任同一批混蛋来做事。我跟你说件事,你听好了。事情可能会出错,某人可能会分心。这时,会有一个很窄的机会窗口出现,一条裂缝,就这样。它稍纵即逝。当它出现时,你必须抓住。然后你就可以做一些事。那些在独裁时期无法做到的事情,胡里奥。重要的事情就是这样完成的。需要智慧、胆量、机智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番话是在鼓励斯特拉塞拉。指导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这个机会,在未必那么好的新政府中去争取公平正义,去为受害者伸冤。这番话也指出了做这个事情应有的动机以及所能够期待的结果。最后果然如老律师所愿,他们打赢了这场官司,虽然赢的并不那么完美。更重要的是,他道出了人民的愿望“不让悲剧重演”。这也是这部影片的“眼”。
从影片所反映的这件真实历史事件中,从更广的一面看,当时的阿根廷政府和斯特拉塞拉所代表的中产阶级以及全体人民,在经过了多年的苦难之后,都在努力为这个国家治愈伤痛。就如同对待一个人的肌体那样。当一个人得了癌症,医生要做的就是查清病源,仔细清除大大小小的毒瘤,休养生息,恢复健康的体魄。
还有一种治疗办法,就是在病人身上清除了主要的毒瘤之后,为了让他尽快的恢复过来,暂且不去追究毒瘤的形成过程,也不必去顾及那些小的病菌,宜粗不宜细,只是去加强营养,增进抵抗力。只管向前看。这样的办法或许比影片中所说的治疗能够帮助人更快的恢复健康,但是却有了隐患。那些隐藏的病菌或许会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出来作乱。此时,新生的肌体或许根本就不认识这些病菌,不了解它的毒害,因而放松戒备,导致新的癌症。导致“悲剧重演”。
无论采取哪种办法,最重要的是不要让病菌侵入我们的心脑。有一颗维护正义的心脏,有一颗坚持理性的大脑。有了这些,即便是断臂残肢,总有一天会站起来。
本人评分: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