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克里斯·帕拉特拉莫尼卡·加勒特亚历克西斯·拉奥特克里斯蒂娜·怀道尔J.D.普拉多泰娜·拉欣汤姆·阿曼德茨JaredShawRemiAdeleke阿尔洛·默茨马修·劳奇ConorSherry斯科特·C·罗伊海勒姆·穆雷JustinGarza德里克·菲利普斯凯萨琳·戴尔卡尔斯腾·诺尔加拉德扎克·杜哈梅凯万·伊斯迈利泰勒·克奇珍妮·特里普里霍恩丽莉·吉欧杰·科特尼吴恬敏帕特里克·施瓦辛格帕特里夏·德·莱昂迈克尔·布罗德里克ShonLange洁基
类型:剧情惊悚欧美导演:弗雷德·托耶西尔维恩·怀特迈克尔·巴塞特安东尼·福奎阿状态:已完结年份:2022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豆瓣:0.0分热度:278 ℃时间:2022-07-02 14:04:54
《终极名单》的豆瓣评分有八点多,目前看过的人不算多,一万出头,可以说是一部稍微冷门的高分剧集吧。比较奇怪的是 Metacritic 和烂番茄的专业影评人给这部剧的分数却都只有 40 分,而观众评分呢,却都在 90 分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怀揣着好奇心,点开了这部剧集。
01
《终极名单》应该说是一种阴谋惊悚片类型,即主角突然被牵扯到了一个阴谋事件中,经过ta的一步步调查之后,揭开了最后的真相,并且ta在调查期间总是身处于险境之中。
《终极名单》的故事就是这样的。由克里斯·帕拉特饰演的主角里斯是一名海豹突击队少校,他在执行一次任务时中了埋伏,一整个排最后只存活下来两个人。没过多久,除了里斯之外的另一个人,也“自杀”身亡。
这很明显就是有人要杀人灭口的意思,但剧集并没有如此简单直白地讲述这个故事,而是增加了里斯记忆力有问题,偶尔会有发作幻想的设定。
里斯去做脑部检查时,果不其然遭遇暗杀行动。他在与歹徒几番搏斗后,回到家中却发现妻女已死,但警方做出的报告却表明医院里除了他和医生之外,并没有第三个人出现的痕迹。
主角和观众都陷入了困惑,事件到底是不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主角精神分裂幻想出来的?
第一集这样写,立马就将观众的胃口吊起来了,观众越想知道“后事如何”,越急着打开下一集“分解”。
但从第二集开始,剧集就马上抛弃掉“精神分裂”这个法宝,坐实了主角的经历是确有此事,不是他在凭空幻想和“自导自演”,回到了阴谋惊悚片的正轨上来了,而精神有问题的设定则沦落成一个推进剧情的麦高芬。
没关系,剧集还有第二个吸引眼球的法宝,也就是片名所提到的“名单”。里斯为了找出杀害亲人朋友的幕后黑手,开启了“杀神”模式,他顺着名单,一路挖掘真相,一路杀,像极了非超级英雄版本的“惩罚者”。
不过,剧集略去了惩罚者会一直探讨的反英雄的正当性,显然,他们认为复仇是一件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确定这部剧就是那种典型的“爽剧”,让观众把思想包袱通通甩掉。
02
爽剧,不能光说不练假把式,还好,这部剧是真材实料的练家子。《终极名单》是一部小说改编作品,原著作者 Jack Carr 本身就是一名前海豹突击队队员,他同时也是这部剧集的编剧和执行制作人,所以,剧集在战斗、装备、枪械等方面的专业性毋庸置疑。
比如海豹突击队主要使用的武器之一「M4A1」,出现在了第五集开头里斯的记忆闪回片段里。
比如在过去三十年里海豹突击队最常使用的手枪「SIG Sauer P226 MK25」,正是里斯的配枪,不仅出现在了核磁共振室的那场战斗中,更是每集都出现在片头里。
2015年后,「Glock 19」取代「SIG Sauer P226 MK25」成为海豹突击队的配枪,所以在使用了 P226 之后,里斯也在不同的场景里使用了这把手枪。
剧集里有一集,里斯被 FBI 穷追猛打。为了抓捕里斯这个海豹突击队精英中的精英,FBI 找来了 FBI 属下的人质救援队来帮忙。人质救援队平时做的活,除了顾名思义的人质救援任务,也肩负反恐的任务,同时他们也是非常专业的搜捕队。
这种势均力敌的抓捕行动,一下子就让这一集变得很有看头。一边是装备齐全的专业搜捕队,一边是只身一人又身负重伤的海豹突击队精英队员,为了增加对抗的难度,以及凸显出里斯这个反英雄角色并没有完全丧失人性,剧集还设置了里斯不能杀害搜捕队员的设定,换到游戏里,这个难度绝对可以说是地狱级的了。
里斯有可能能够逃出生天,也有可能成为瓮中之鳖,剧集并没有完全写死其中一种可能,观众的心随之也悬了起来。观众从主角的视角出发,自然是希望他能够继续去完成他的复仇任务的,但这种绝境下,他要如何做到呢?剧集没有让我失望,他们呈现了极为精彩的一集,完美展现了什么才叫“战术”,而不是简单地用双方互相射击来解决问题。
里斯的形象立起来了,剧集也没有忘记其他角色的存在,包括女性角色。
动作片,常常被冠以“直男电影/直男剧集”的名号,因为创作团队也好,观众也好,总是错误地认为动作片的受众百分之百都是直男,为了讨好“假设的目标群体”,创作团队会用尽所有笔力去刻画男性形象和男性情谊,而女性角色,选角往往还是性感热辣大胸翘臀美女,却只能获得一个做花瓶的机会。
我不服,难道直男观众就不配看认真刻画人物形象的优秀影视剧了吗?更何况看这部剧的、觉得这部剧好看的,又不是全是直男。
里斯家破人亡之后,在上述所说的这类影视剧里,可能会处理成,复仇路上遇到有同样目标的美女,一路携手前行,最后大仇得报,里斯也放下过去,抱得美人归(噢,听起来差一点点就要变成《新蝙蝠侠》的剧情了)。
但《终极名单》没有这样安排,很简单的道理,不是是个女的就要爱上男主角。
记者的出现,她有她要探求的真相,而她的穷追不舍,有自身成长的原因。机长来帮助里斯,是因为里斯对她有救命之恩,而且她还是里斯女儿的教母,报仇这件事对她来说也很重要。美国国防部长这个角色,她所做的决策都有受到她父亲的所作所为影响的影子。甚至是一个对剧集没太大影响的法警,在她被抓捕对象里斯救了之后,她并没有如同白雪公主被王子吻醒一般,立马转投里斯阵营,而是在面对记者的质疑时,清醒地说“是他先害我身陷塌方中的”。
老实说,配角这样的人物塑造是远称不上立体的,总的来说,还是工具人一般服务于主线的存在,但相对来说,女性角色能够有意识地被塑造,我还是要表示赞扬的。
而每个与杀害里斯家人朋友有关的凶手们,他们的死状也和他们的所作所为颇为相关,令人玩味。
现在我不难理解为什么观众评分会如此之高了。
那么,这部剧又“差”在哪里呢?
03
我个人的观感,是这部戏有太多可以删除的冗长的文戏了。
为了描写里斯严重的创伤应激障碍,剧集采用了大量的闪回片段表现,其中有一段是他准备离家归队前家人团聚的短暂温馨时光,然而此时一只鸟撞死在玻璃窗上。这一场戏反反复复出现了很多次,但每一次的出现都没有较上一次出现有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所以让我感觉到有些冗长。
剧情的基础是建立在里斯和他的朋友们一步一步探寻真相之上的,但剧集对于破案的描写又过于简单。
里斯是有探案思维的,在种种证据和古怪中,摸索到了这个阴谋的线头,他发现某个人的可疑之处,却又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这个人就是内鬼,但里斯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直接“登门拜访”。里斯端着枪威胁他时,仍然没有发现证据。正在情况有些尴尬的时候,这个人却自己开口告诉里斯,他就是整个计划的其中之一,还给了里斯接下来的线索。这不算是里斯真的靠自己的能力破了案,只不过是他误打误撞地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这场戏很不戏剧,却很真实,撒谎的人有的时候并不需要对方完全掌握真相,就会在自己的心虚中将事实和盘托出。不过,我仍然觉得整个故事是搭建在摇摇欲坠的悬崖上的。
而此后,更多真相被挖掘出来,就几乎全靠的是神秘的人脉资源。里斯找到了接下来的线索,接着交代记者去调查。记者打个电话或者上网一查,欸,真相们就挨个自己蹦出来了,不费吹灰之力,要不然就是直接让凶手们自己讲点解释性对话,让观众了解是怎么一回事就够了。对于阴谋惊悚片来说,确实不够有看头。我只能说,剧集把重点都放在如何用精湛的战斗力处决凶手,而不是如何找到凶手上了。
在文章最开始,我提到过,剧集最先是抛出主角是否真的精神分裂来吊足观众胃口,但很快就把这招舍弃,转而认真书写主角的复仇之旅。我认为这样是蛮可惜的,毕竟我真的很吃“精神分裂”这一套。
主角的精神问题在开头两集之后,就只剩下了 PTSD 症状,死去的战友和亲人时不时地出现在他执行任务的期间,让他的复仇计划执行的时候多一点障碍,同时剧集这么做也是为了表达对战后 PTSD 的关注。
但主角的精神问题,又不完全是由于战争所导致的。剧集反而是写成了本剧最大的阴谋导致他出现了 PTSD 等精神问题,仿佛战争不是罪魁祸首,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药物才是根本原因,如果不吃药就没有事情发生了。这样一来,便消解掉了剧集最想关注的现实问题——战争对士兵的影响,控诉变得不再有力。
最后,剧集的摄影,我也不太喜欢。比如在警局里,剧集为了渲染氛围的低沉而拍得很暗,但是,谁上班环境是暗到不开灯的啊我靠真是服了。
综上所述,我给这部剧集的打分是 6-7 分。
喜欢看武戏的推荐一看,对文戏比较较真的观众就别浪费时间了。
《本片原著作者JackCarr最近在自媒体和主流媒体上的成就》
剧集开播不久,Jack Carr 上了塔克·卡森的节目,两个人群嘲了左翼主流媒体对本剧集的批评,所谓的“精神错乱之右翼分子的复仇幻想”。两位在节目中的表现,以及观众的反馈,可以参看下面几张截图。
Jack Carr 在自媒体上,联同本剧集的主创人员开了一个访谈节目,介绍本剧集制作花絮为主。参见截图。
最后,不少终端用户在本剧集开播前就买了剧集中出现的高价商品,例如剧集海报和片头还有剧情中多次出现的战斧。
不少人真的花六百美元原价买了,非军人身份是没有任何折扣的。
意识流,分享一下我喜欢的点。
剧情整体来说比较简单,就是男主Reece带领他的小队在中东出任务被内部陷害,甚至妻女被杀,之后摸清事情真相,逐个复仇的故事。可惜的是最后并不是好兄弟浪迹天涯,而是Reece孤身一人。
我觉得本剧剧情上的优点就是Reece复仇的时候从来都不磨叽,打感情牌?看看我死去的妻女!
另一大看点是专业细致的战术场景,第一集直接入迷,在第一幕战斗前还提到了夜晚的照度(什么叫专业啊):
本片的车也是很有看头:
咱LA大城市是不一样哈,不整福特的皮卡了。
老酷路泽,AT胎,水泥灰,前后铁杠带绞盘,还都换装了LED灯,太有范了!!
老车的壳子加上现代化的电气,谁能顶得住啊!!
反PIT,学会了吗家人们,发现有PIT动作时,刹车踏板到底,防止警车撞你的尾部让你失控
政客的喷气式和退伍飞行员的螺旋桨式,这里算不算是一种对比呢?
先写到这吧。
本片投入成本不低保证了视觉效果,很多细节也做的很好,看的出都是真正热爱的人制作的作品,直男太爱了!
缺点也有,就是全片的曝光都有点欠曝的感觉,可能是为了渲染失去亲人与战友悲伤的情感主调吧。
标准的惊悚动作故事,冷峻肃杀,条理清楚,逻辑准确。乍一看像是一名特战老兵的直男意淫苦情复仇大戏,但其实里面包含了太多真实存在的酸楚:Cake eaters的自私自利过河拆桥,PTSD对归家老兵们无尽的伤害,以及家人与战友间的取舍平衡。但凡对军旅文化有些了解的观众都能与本片产生强烈共鸣。高级的视听语言,极其专业的战斗场面,带给所有观众满满八小时的特战盛宴。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最终成片出来的效果极佳说实话一点也不让人惊讶。合格的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的创作者,永远不需要刻意讨好观众的口味,这边放个小鲜肉,那边按个大美女,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再正能量一波,盼个老少咸宜男女通吃。他们会尽全力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儿,倒逼着让观众主动迎合他们的口味。高逼格的纯直男战术戏不是没有受众,是鲜有人拍得好。都还没拍就笃定没人看,这不是经验之谈,只是无能者的借口罢了。而所谓的“不能拍”,则是不会拍的人最后的庇护所。